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神奇医馆在古代 > 第276页

第276页


  大堂正中靠里有一长达十米的柜台,后面坐了三个男人,中间一人下颌胡须梳得齐整,约莫四十上下,左右两人略显年轻些,大约三十左右。
  三人手下忙碌不停,算盘打得噼波作响,柜台前也是排了三条队伍,个个手上皆拿了一张药方。
  “一共六两二钱,这药给你开了半个月,一天两次,记得天天都要吃,刚才大夫应该都说了吧?”左边男人将算盘一码,抬头对着前面的少年说道。
  少年忙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将银子数出来,放在了柜台上。
  “成叔,我都记着呢!我家老爷这药断不了,我这十天半个月都来一趟,哪里还记不得啊。”
  成叔将银子收好,拉开身下的抽屉,里面顿时哐啷作响,抽屉里已经放了好些银子铜钱,纷杂无措地堆叠在一起。他把银子扔进去,将抽屉利索地往里一推,便关上了。
  “该提醒我还是得提醒的。你这小子,上回来拿了药不是就忘了?还得又跑一趟过来问。”成叔嘴里念叨着,拿起一旁的印章“啪”地一声盖在了右下角的“慈”字上。一个鲜艳的“周氏医馆”四个大字便印在了这张药方上。
  这个“慈”字也是有讲究的,代表了开药方的大夫。“慈”代表了这是周慈心大夫开的药方,若右下角写的是个“商”字,则代表了商桂大夫。
  听两位大夫说,这是医馆主人周大夫规定的,大夫们每开一张药方,都会有提成的。
  而且这提成还不低,足足有十个点提成。除了提成每月还有固定工钱,真真是羡煞旁人了。
  每月底他们都要清算一下,两位大夫光是每月的提成都是不可估量的。
  不过他们虽羡慕,也不会嫉妒。毕竟大夫们医术高明,是医馆的顶梁柱,拿这份工钱那是明明白白的。更何况,他们的工钱也不低的。大夫们提成越高,就说明医馆生意好,那他们的工钱也就越多。
  当初他们为了进医馆工作,那可是拼了老命来竞争考核的,不知眼红了多少人。就现在,也还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他们这个位置呢!真真是马虎不得。
  盖了章的药方上立时便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萦绕在鼻尖。这香味正是周氏医馆的独门秘方,香味奇特,经久不衰,任是谁也无法模仿的。
  “好了。”成叔将盖好印章的药方交给少年,“拿去隔壁抓药吧。”
  少年忙接过药方,“谢谢成叔,那我过去了。”说完便捏着药方急忙往隔壁过去,这时间不等人,来一趟周氏医馆得排老久的队伍,他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今天人这么多,他就该前几天过来,虽说下着雪,但总好过这反复排队啊。
  来到旁边的周氏医馆,果然便见里面人头攒动,一个个拎着药包从大门走出来,又有捏着药方急忙凑上去的。
  看来又少不了等候了,少年眼见着有一个汉子捏着药方过来了,他连忙凑上去,排在了队伍末端,刚好站在了汉子前面。
  “终于出太阳了!”
  周锦感叹一声,牵着01号的小手走在大街上。
  将近年关,今日又是难得的晴天,微微暖阳下,来来往往的人群摩肩擦踵。大街小巷上吆喝的商贩络绎不绝。
  摊子上摆放着各种年货,耀目喜庆。临街铺子已经贴满了大红对联,各式红灯笼迎着冷风微微荡漾。
  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竟让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周锦披着一件厚实的毛裘披风,兜帽戴在头上,将脸遮了大半。就这么在大街上走着,倒也没有人认出他来。
  他也乐的轻松,一路就这么一边欣赏着,一边牵着01号往医馆而去。不过才走没多久,01号便猛地松开了周锦的手,一溜烟便冲着旁边的道上奔了过去。
  周锦一愣,“你干嘛去?”
  “阿锦你先自己回去,我要去吃点好吃的!”
  01号的声音很快便淹没在沸腾的人声中,周锦远远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心里顿时就笑了,这家伙,八成是去那家烤鸭店了!难得他这么久了还恋恋不忘。
  周锦摇摇头,只好自己先回去了。还未看到周氏医馆的大门,那熟悉的长龙便跃入眼眸。远远看着,医馆人虽多,但大家都还算守礼,并未出现拥挤吵嚷的情况。
  周锦心口突然砰砰跳了起来,他站定在人流后,抬头仰望着镌刻着“周氏医馆”四个大字的实木门匾。与他紧邻而立的便是“诊疗馆”了。
  不过才离开两个多月罢了,他竟觉得好似已经离开了许久了。
  他绕过长龙,从侧边走进大门,医馆里的布置和他离开之前没什么太大差别,只是偌大的柜台后站了四个伙计。
  其中一人正是小齐,他比之前要更成熟稳重了许多,俨然一派掌事作风。在他旁边的另外三人年纪大约二三十左右。看着都比小齐年长些。
  几人都是手脚麻利,在身后一个个药柜间来往忙碌,手中拎着一杆小药秤,眼睛盯着秤杆刻度,十分明亮有神。
  周锦只看了一会,心下也是十分满意,看得出来这几人都是勤劳爽快的人。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商桂和阿慈也把医馆管理得有条不紊。
  这样,他心里也算放心了。
  这边周锦在医馆里慢慢闲晃,旁边的病人们却在细细打量着他。
  他一身的白底袍子绣着金丝红纹,袍尾处是大团盛放的海棠花,光是看着便知质地上乘,价格不菲。
  镇上能穿得起这般料子的人家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大家就算叫不出个名字,也能看个脸熟。
  像周锦这般左看右看,又不肯排队取药,大家心里猜测着只怕这又是哪处过来求医的公子。光看着门口的“周氏医馆”的门匾就进来了,还不晓得这地方是只抓药不看诊的。
  也不怪他们这般想,而是慕名而来的人实在太多,经常会有千里迢迢过来找周大夫看病的人。他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位公子可是过来求医看诊的?”
  周锦一愣,才反应过来这是在跟他说话呢。他转过身去,见一个老大爷眯着眼睛看着他,“要看病得去隔壁啊,这里是只抓药的!”
  “大爷说的对,你得去旁边的诊疗馆才行。大夫们都在那边呢!”
  “今儿天气好,看病的人挺多,你现在过去怕是要排老长的队了。”
  “是啊这位公子,你从哪里过来的啊?住的地方找好没有?还是得先安顿下来才行,不然等你排好队拿好药天都黑了……”
  周锦还没来得及开口,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就说上了,又是指路又是建议的,十分热情。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宫里头的那些郁闷统统都抛掷殆尽了。果然,他们甘酒镇就是民风淳朴,瞧瞧,这些老百姓多么可爱啊!
  众人看他没说话,又道:“你莫不是来找周大夫的吧?”
  “那可来得不巧,周大夫去京城了,还没回来呢!可惜了可惜了,怕是白跑一趟了。”
  “也不算白跑,商大夫和阿慈大夫也不错的,他们可是周大夫的亲传弟子呢!你反正来了也是来了,找他们看看也无妨的。是吧?”
  周锦轻笑了出声:“多谢各位乡亲们,我不找周大夫,我这就去找商大夫他们。”
  众人见他好说话,也都笑了起来,一一附和道:“这就对了嘛!商大夫他们也不差的,你过去瞧瞧就晓得了!我们不骗你的。”
  周锦点点头,瞧了瞧小齐他们,三人正忙的热火朝天,完全腾不出手来。他也就没有过去打扰他们,向着众人道谢一番,便转身出了大门,径自往隔壁去了。
  小齐百忙之中眼睛瞥了一眼周锦,恰好看见他离开的背影,长袍摇曳之下,竟是觉得这背影有几分眼熟。只是还未想清什么,便立刻又投入了忙碌中去。
  刚才他早已注意到一旁的动静。只是实在忙碌走不开,加上百姓们也已经自发为对方说得很清楚了,他也就没有过去招呼了。
  诊疗馆里相比医馆要热闹几分,病人们有痛哭流涕的,也有沉默不语的,总之人生百态,都可在这里见到。
  他刚一踏进去,还未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就被人叫住了,“公子您找谁?可是要看病的?”
  嗓门清亮,声音里都是朝气。
  周锦转头,就见一个两眼炯炯有神的圆脸少年一脸喜色地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