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当年的穷苦生活,真正的脱离了人民群众
  从产业园出来,舒玉芬和李国功商量好带大家到村小学去看看。
  路程穿过整个村庄,她们给大家讲到了村上的基础建设。
  西部地区黄土沙漠,最缺的就是水,丰收村也不例外。
  饮水工程是最大的难题。
  李国功说,千百来年,我们山里的人为了一口水,历经千难万险。
  以前这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井水,吃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挑一担两桶水,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家。
  如果家里没有劳动力在,一家子吃口水都困难。
  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是这里祖祖辈辈人的梦想。
  “淘米的水,积攒下来洗脸,洗脸的水,积攒下来洗衣服,洗衣服的水积攒下来喂牲口,世代都这样。人都吃水难,种地只能靠老天赏雨,雨水好就有饭吃,雨水没,这一年就……”
  李国功说到最后说不下去了。
  后来条件好了些,政府在村口给打了井,但供不应求,人们还是摆脱不了去挑水喝的噩梦。
  国家脱贫攻坚战,让丰收村告别了挑水和水井的时代,甘甜的自来水源源流入百姓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根本致贫原因。
  除去饮水,路、电、通讯是贫困地区对外连接的枢纽,丰收村实施街巷硬化、土路整修,通油路、水泥路覆盖率100%。
  针对农村电网电压不达标、架构不合理、不通动力电等问题,实施了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供电可靠率100%。
  通讯方面,实现了移动通讯无死角,网络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了全覆盖。
  CC老师有感而发:“安得广厦千万间,古人荡气回肠的千年祈愿,在国家脱贫攻坚中如愿以偿了。”
  到了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们上课,她们一行直奔校长办公室。
  校长也是位女士,慈眉善目,正忙着给学生们筹备新的课外读物。
  见到舒玉芬带着大家赶过来,她激动的与各位握手,并趁着学生上课期间带大家在学校各处转一转。
  学校的面积不大,但教室整齐,操场干净,朗朗的读书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入耳动听。
  校长说,丰收村以前没有学校,要上学就要去县里,走上两个小时的山路,孩子们过的很辛苦。
  现在不同了,脱贫攻坚战不仅仅对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视,刚毕业的大学生,成年后的教育都很着重。
  除兴建学校外,对成年人还经常组织培训,给大家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教大家术业有专攻。
  校长说,只要努力,平凡人也会成为这样的巾帼英雄。
  现在大家都相信这一点,哪怕日子过的好了,也都肯更努力。
  看到丰收村曾经的照片,破败不堪,再看到丰收村现在的新天地。可想而知,这一路走来人们吃了多少苦,多么的不容易。
  大家看到舒玉芬和校长这样的女英雄,感动的落泪。
  离开学校前,她们在学校的院墙上看到一行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C老师和尤老师年纪大,最容易动容,听完丰收村的故事,看到大家现在过的这样好,路边的老人有说有笑,学校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本就红了眼眶。
  再看到这句话,CC老师情不自禁的说道:“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话,离骚中还有一句,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看到民生疾苦却毫无办法,最终跳江自尽。若屈原前辈还活着,看到国家如今这幅模样,再也不用长叹息以掩涕兮。”
  尤老师点点头,又道:“也许依然会长叹息以掩涕兮,像咱们现在这样,看到这几年来国家攻坚克难的扶贫成果,让人又骄傲又忍不住落泪,当年的穷苦生活,真正的脱离了人民群众。”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小康生活,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新生活的新名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小康之花正在绽放,齐建绿色家园,全面共享小康,这一宏大誓愿,终实现。
  段敬琛跟在人群中,一米九的身高让他鹤立鸡群,而他从始至终没有表现的和其他人那样动容。
  他更多的是迷茫中逐渐清晰。
  眼前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来之不易。
  可索拓星际时代科技发展空前,人们的生活如伊甸园般,更多的是麻木。
  没有人会为生计奔波,想要的都会有。
  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不是钱的多少,而是权利的多少。
  所以劳动获得的淳朴从未在索拓出现过。
  这就是所谓的文明吗?明明更多的是对权利欲望的贪婪。
  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穿衣用食并不会与别人不同,但依然会被排斥和欺负,因为他的身后没有足够的力量。
  联邦已经腐旧,所以宿老先生才用尽一生谋划与改变。
  段敬琛是他的棋子,他们又是彼此的希望。
  地球是有生机的,活力和生机,他的希望可以不再寄托于一个人而已。
  他开始喜欢这里了。
  中午,校长带他们在学校的食堂吃了一顿简简单单的餐食。
  学生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粗茶淡饭,但大家都很开心。
  下午舒玉芬说要带他们去体验一下种苹果树,尤老师有点担心。
  下午本打算回去种田,不然晚上宴请客人的伙食钱可就不够了。
  舒玉芬告诉大家,在果园种树是有工钱的,她们从来不拖欠和赖掉百姓的工钱!
  听了这话尤老师放心啦,下午大家都开始去果园种树挣钱。
  每年的三月四月是苹果栽种的季节,以前苹果树苗从南方运来,这样栽前必须对苗木进行清水浸泡处理12小时以上,以补足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损失,但即便如此成活率依然较低。
  近年来为了本地苗木随挖随栽,尽量减少中转环节和时间,确保成活,丰收村开始冬天在大棚里进行培育苹果树苗。
  三四月人工进行栽种,确保成活率,也减少成本。
  下午她们一行人跟着工人们一起进行苹果树苗栽种,就数段敬琛种的最多。
  他只看了一眼工人们怎么种植的,就掌握了所有要领,种的又快又标准。
  段敬琛一人挣两个人的工钱,晚上所有的酒钱他包了。
  干体力活虽然累,但傍晚回到苹果没一个人喊累,这一天过得相当充实。
  四位主人借来脚蹬三轮出门采购,段敬琛体力担当充作骑手,载着三人进县城。
  到了菜市场四个人带着一堆摄影师满菜市场跑,尤老师负责选材,CC老师和刘恣意负责砍价,段敬琛负责搬菜,四人默契十足。
  夜幕降临,苹果居热闹了起来。
  舒玉芬书记、李国功还有校长纷纷赶来,说也要坐做上拿手菜给大家尝尝,感谢节目组对丰收村的助农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