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重生洪荒人祖 > 第205页

第205页



        “此事不怨你,朕还因祸得福,增加二十年的寿命呢!哈哈~~~~”说道此处不由开怀大笑。

        “陛下,我看应该取缔佛门,我中原一直是道教为国教,怎能容忍旁门而立,这恐怕就是护法和人祖点化你,不然为何为您增添寿命?”房玄龄想想说道。

        “本来朕还念及十八武僧的救命之恩,可是为了大唐基业,只好对不起他们了!”李世民大感头疼。

        “陛下不必如此,从今日起我们不在接济他们便是,从中使点手段,逼他们自己还俗便是!”魏征出来说道,想弥补自己的过失,将此事担下来。

        “不错,那些和尚不劳作,靠他人施舍度日,又断绝七情六欲,实在有为人伦,理应取缔,让他们还俗,一国家可增加劳力,二可繁衍后代增加人口!”房玄龄站出来支持魏征的意见。

        地府之中,地藏王的道场被团团围住,当然带兵的乃是冥河老祖,就是不让地藏王和门下之人离开,急的他们不行,因为人皇已经到了,就算不能忽悠人皇,也不能叫他现在就死在这里。

        如果真是这样,恐怕地藏王自己就先完蛋了,幸好人皇被送回去了,地藏松了一口气。但不知道佛门被说成如同吃人的恶魔,将人皇吓得不敢与之再亲近。

        玄奘今年已经十八岁了,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将玄奘的身世道来,然后取出血书一封,玄奘看的痛哭流涕,原来自己不是孤儿,也是有根之人。

        原来玄奘的父亲叫陈光蕊,乃是贞观年间的状元,娶妻温娇乃是殷丞相之女,大婚之后,唐王命魏征看看那有空缺,然后命新科状元赴任。

        最后选定的是江州,夫妻二人便一同前往,谁知遇到两个冤家刘洪、李彪,也是是前世的仇人,李洪看上了陈光蕊的夫人。

        半夜害死新科状元,强占温娇为妻,还替李光蕊赴任当官。要不是温娇此时已有身孕,恐怕会随夫君一起共赴黄泉了,她只能忍辱偷生。

        当孩子出生后,不忍孩子认贼作父,将他放在木板上,随流而去,在孩子临走的时候,在衣襟上写下血书,父母的姓名、事情的经过、还有自己的冤屈,希望孩子能为自己报仇。

        玄奘年龄已到,看到书信知道母亲还在受苦,恳请师傅相助,法明长老便开始着手安排,温娇和玄奘在金山寺见面,二人也确认身份,母子终于相见。

        玄奘本来想留下母亲,好使她脱离苦海,但温娇害怕刘洪找来,到时候害了所有人,便让玄奘先去找自己的奶奶,自己修书一封,在去找殷丞相。

        玄奘知道这是唯一办法,最后由他外公禀明皇帝,皇帝大怒,命殷丞相带兵前去围剿刘洪那厮!最后刘洪在不知情的境界下,被当场擒拿!

        当刘洪被斩杀后,殷温娇羞于见父亲,便想自杀,被玄奘劝下来,几人来到江边祭奠陈光蕊,这时便见河水往两边裂开,陈光蕊在下面昏迷着。

        温娇当然认得自己的夫君,匆匆将他带上岸,发现胸口还是热乎的,还有一口气,众人将他救活。然后一家人团聚,皇帝封陈光蕊为大学士。

        当然,陈光蕊没死,恐怕也是佛教之人暗中动了手脚,不然十八年不吃不喝,在水底不能呼吸,岂能活下去,这一切也许都是为了玄奘,只是苦了玄奘父母二人。

        地府之行没能蛊惑了唐王,佛教当然不死心,然后叫李世民的兄弟前来哭诉,佛教许诺二人帮忙超脱苦海。

        从此二人每日来到太后身边哭诉,导致太后夜不能寝,食不知味,便想为二人做些什么,梦中问道二子有何要求,当然二人将佛门之事一说。

        太后开始找李世民商议此事,李世民一开始不愿意,毕竟护法说过佛教不好,现在母亲前来哭诉,最后还求自己网开一面,李世民如何敢忤逆母亲。

        最后和大臣商议此事,决定顺了太后的意愿在说。便叫玄奘前来讲佛,观音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唐王陪同太后为自己兄弟做法,当然他多少有点愧疚,毕竟当时玄武门兵变,将自己的二位兄弟杀死,自己继承了大统。

        在玄奘今日讲法完毕后,观音变化成一老和尚,带着惠岸小和尚前来求见,言道自己有佛家至宝。

        唐王闻言,即命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好物件,便想买下来送给玄奘,感谢他安慰老太后,但此时观音却不要钱了,本来说的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的。

        “你莫非以为朕乃是帝王,便要强取豪夺不成?该多少就多少,来人,取银子来!”唐王太宗吩咐道。

        “陛下且慢,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

        出了大殿,二人便出了皇宫,继续在城隍庙隐身,只等时机到来,好显化真身,点化金蝉子远赴西天求取真经,不然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唐王便将袈裟和锡杖赐给玄奘,今日正好乃是大会的最后一天,一连七天法事,观音一直等着呢。玄奘换上新的袈裟,犹如罗汉转世一般!

        玄奘今日念了一遍《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菩萨知道时间差不多了,今日唐王大开宫门,许多有身份和富商前来观看。

        虽然人不是太多,但也不少啊,观音挤到前面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佛法,可会谈大乘佛法么?”

        “敢问老师傅,何为大乘佛法?”玄奘跳下佛台,跑到身前问道。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这边的事情惊动了唐王太宗,太宗一见二人,便认出二人便是送宝的人。

        “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太宗不喜道,毕竟天家之事岂容打断,何况还是为了宽慰母心而设。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那有这么多道道,休要胡言乱语!”太宗还没忘护法的教诲,一个小乘佛法就够受的了,再来一个大乘的,那自己日后还过不过!

        “皇帝陛下休得胡言,怎能不敬天地神佛,还请大师言明大乘佛法在哪?好为我两个苦命的儿子超度!”原来是太后来了,正好听到这段对话!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看到太后的面容,心里也不好受,脑中灵光一闪。

        “不知大师还记经文吗?”

        “贫僧当然记得!”是的,观音来之前,已经细细读过此经书。不愧是佛门经典之作!

        “还请大师上台讲经!”在太宗眼里,对方恐怕就是想一鸣惊人而已。

        这时老和尚一笑,飞身而起,小和尚紧随其后,二人显化真身,正是观世音菩萨和惠岸行者。然后二人消失不见,一但显化真身,便会被转移回地仙界!

        太宗没想到佛门大士亲自前来,自己真实不知怎么是好,而且看到的人这么多。老太后更是天天找太宗,叫他前往西天取经。

        最后没办法,也是为了尽点孝道,李世民找来玄奘,命他前往西天拜佛取经。这点正好遂了她的心意,玄奘叩谢唐王大恩。

        为了凸显自己,表明自己的孝道,唐王和玄奘结拜为兄弟,赐国号唐为姓,又赐三藏之名!所以后来玄奘即叫唐玄奘又叫唐三藏!

        玄奘开启了自己的取经大业,只是不知路上还有多少新鲜事等着他。
------------

256悟空脱困

        唐三藏西天取经之事惊动各方,纷纷前来围观送行。其中有人劝他莫要逞能,这一路妖魔鬼怪甚多,如何去的,但三藏不管,只道佛心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