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辛亥大英雄 > 第863章 撒马尔罕的火焰 下

第863章 撒马尔罕的火焰 下



        凌晨两点半,气温降至零下。寂静无声的泽拉夫尚河东岸出击阵地内,刚分配来部队的赵浩文带着钢盔,身披夹了钢板的战术马甲,蹲在地上将自己的18毫米霰弹枪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堑壕战是激烈残酷的,二十多年前双方趴在深深战壕里,来回冲锋逐层清剿最后死伤盈野的事情国防军也是见识过的,所以不管是军官还是刚入伍的士兵,都被告诫要小心堑壕,还针对堑壕战研究出多套战术。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战术中,有一种兵是不变的,那就是被大家戏称为“扫垃圾”的堑壕突击队。赵浩文这次就倒霉的和整个团一起被抽入突击队序列。虽然头上的制式m56钢盔是世界最好的钢盔,战术防弹马甲里嵌有钢板,但他还是很紧张,所以检查完霰弹枪后,又将绑在大腿上的民元式手枪,腰里的进攻手雷反反复复拿出来看。

        “别怕,到时候跟着我跑就行。还有你,说你呢看什么看。做事毛毛躁躁的,上回你那机枪,差点在老子身上穿出六个窟窿。瞧瞧你们的熊样,我告诉你们,别看俄国毛子人高马大的,其实胆子小着呢。打昆都士那回,我和你们一样压根不懂,见到个柴垛有动静,抄起刺刀就往里面扎了三下,你们猜怎么着?妈的,躲了三个毛子兵。当场就吓得老子两腿打摆,可没等拼命呢,他们倒先把枪一扔,白瞎了老子一身汗。”

        “哈哈......。”

        排长拍拍他,将冲锋枪玩怀里一搂,满嘴胡诌吹牛跑马驱散大家的紧张。

        赵浩文勉强的抽抽嘴角。起身压低脑袋趴在堑壕边。泽拉夫尚河已经解冻,葱岭高原的雪水让河道变得泥泞开阔,黑森森西岸就犹如老家荒地的坟茔,让人恐惧和不安。他知道,在那片黑暗中,有着无数的机枪暗堡和手持各式武器,等着击倒自己和伙伴的敌人。左边轻微的响动吸引了他,扭头看去七八辆架桥车上,工程兵已经解开缆绳。这个细节告诉他,进攻很快就会开始。

        但他不知道,在出击阵地后方四公里的土堆掩体后面,36门1939年式130毫米机动车载火箭炮以5米一辆的间隔成行排列,32根无缝导管内已经塞满固体涡轮式火箭弹。身后的炮兵也打开弹药箱随时待命。整个战场,总计212门155毫米榴弹炮和500余门其余火炮同样做好准备。

        在前方更靠近河岸的掩体内,八辆重型破障火箭炮也被厚厚的掩体遮挡住了视线。

        “开始吧。”指挥所内,孙传芳下达了总攻命令。

        “开炮!”

        一连串相同的怒吼,如同惊雷般从炮兵阵地内席卷而过。在声音的带动下,212门155毫米榴弹炮率先发出怒吼。紧接着,部队里的85、105毫米两种口径压制火炮也从各个位置发出怒吼。“轰隆隆、轰隆隆......。”短短一瞬间。天空被撕裂,黑暗被驱散。无数耀眼的火球从泽拉夫尚河西岸升腾而起。

        山崩地裂般的炮火,让赵浩文仿佛觉得天空都要垮塌下来,瞳孔里满当当的全是火球和闪光。“各营的80毫米迫击炮压制射击。重机枪......。”师长在后面大声的叫喊着,催促营级火力全面开火。一门门80毫米迫击炮加入对近岸地区的压制轰炸,营级12.7毫米重机枪按照白天的侦查方向,打出一道道璀璨的火线。片刻后。苏军的反击炮火也来了,爆炸和气浪一遍遍从出击阵地前掠过。长不到10公里的突破段前,全都是火球和呛人的白烟。激烈的炮声,比春雷还响,席卷着整个泽拉夫尚河沿岸。炮火,炮火,还是炮火!一枚枚的高爆榴弹,摧残着苏军辛辛苦苦挖出的漫长堑壕,炮团侦察兵不断地将战果和目标通过电话汇报给炮兵指挥部。从他的角度看去,一个又一个被怀疑隐藏武器的土堆被掀翻炸开,激荡的弹片如疾风般扫过地表。火光中,不断有苏军士兵逃窜的身影和爆炸残肢被带出。

        “做好准备,炮火过后肯定是强渡河流。机枪封锁河面,注意浮桥和皮艇,把战防炮准备好。高炮营,小心夜袭的敌机。”苏军军官和政委们冒着爆炸来来回回在阵地内鼓舞士气,被选出的党员和共青团突击队士兵全都扎好白毛巾,准备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战友和敌人血战到底。激烈的炮火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才逐渐的减弱。但就在苏军以为国防军要渡河,纷纷冲出掩体,架好机枪,摇动炮口时,叫喊却再次从对岸响起:“方位010,距离7300米,强压制开火!”一阵迥异的嗖嗖声中,天空中立刻出现无数道橘红色的尾焰,如同天外来袭的流星,从赵浩文的出击阵地上方越过。

        “那是什么?”几乎是立刻,站起来的赵浩文就惊叫出来。但他还没明白像流星般划过头,老子是炸不死的!冲,冲啊,王八蛋,你哭丧个屁!老子死不了!给我宰了他们!”医护兵迅速跑了过来,用绷带扎紧肩膀处的大动脉,然后注入吗啡减少痛苦。赵浩文用力地喘着粗气,凝望了血肉模糊的排长一会,咬着嘴唇发了疯般向前冲去。

        “替排长报仇!杀啊!”

        整个战壕内,都充斥着疯狂地叫喊。赵浩文刚越过堑壕拐角,一柄雪亮的刺刀就从斜刺里扎中他胸口的钢板。对面的苏联兵似乎没想到刀尖会被阻挡,还没反应就被购买专利生产的m1917温彻斯特霰弹枪对准脑袋。在他惊恐的目光中,18毫米口径霰弹冲出短粗的枪管,直接将他的脑袋轰飞半边。

        没有任何的迟滞,短短两个小时的战斗让赵浩文像老兵那样,眼中只剩下敌人、敌人、还是敌人!堑壕被不断扯开,当最后一枚霰弹打光,他拔出手枪击倒躲在堑壕侧壁地洞试图偷袭的苏联兵后,等待许久的冲锋号终于响起。扭头看去,四公里外的河道上,成千上万的战友沿着五道浮桥,如同迁徙的蚁群从突击队开辟的缺口向纵深冲去,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将战壕填平,喷火器拉出长长赤炎,将整个撒马尔罕防线都变成了火海。

        连更远处的撒马尔罕城,都被天亮后通过浮桥的火箭炮和轰炸机联手淹没。

        “您看,正面已经有5个步兵团通过浮桥,其余各部队也从四面压缩防线。卓凡带来的破障火箭炮帮了大忙,它们上去后已经连续打开多道缺口,部队的速度加快不少。原来预计要五天,现在看最多三天就能完成歼灭。”指挥所内,代理参谋长杜聿明趴在地图上为孙传芳讲解战况:“工兵和三个突击团伤亡很大,接近四成,我已经让他们停下休息。等下午我的第十装甲师通过浮桥,就可以直插撒马尔罕城。”

        卓凡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学习集团军级会战的宝贵机会,得知自己带来的火箭炮发挥了重大作用,心里也很开心,但对昨夜首轮突破的四成伤亡率还是感觉痛心。这意味着至少有1300名士兵伤亡,几乎相当于克孜勒奥尔达阻击战第一天的伤亡数字了。但这也没办法,破障火箭再强也无法全部抹平堑壕,躲在死角和掩体里的敌人终究要靠步兵去一个个找出来消灭掉。

        慈不掌兵,孙传芳不会吝啬兵力,继续要求各部队继续轮番进攻后,看他一眼挥挥手:“别在这里杵着,去前面看看,这对你将来有好处。”

        “是。”卓凡心里感谢他给的这个直接观摩集团军歼灭战的机会,但刚走到门口准备和第十装甲师一起出发,就被进来的通讯参谋拉住:“卓凡,你去哪里?快快,出事了,卡拉干达北面的阿克德姆山昨夜丢了。龙将军电报,要求战区内的所有东哈萨克集团军军官和士兵立刻回去报道。”

        “阿克德姆山丢了!”卓凡吓了一跳,立刻冲到地图前找到位于卡拉干达正北,在卡拉干达和埃基巴斯图兹中间的这块高地。看清楚地势后,孙传芳的脸色都阴郁下来。因为海拔高度899米的阿克德姆山高地,是从巴甫洛达尔至卡拉干达这条防线上的唯一制高点,丢掉这里就等于在防线中间粗线一个30公里的大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