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工帝国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军民鱼水情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军民鱼水情



        三月下旬正是春季粮食播种,冬小麦返青的生长旺盛期,偏偏这个时候济宁、滕县、日照、临沂一带异常干旱,二十多天未下一滴雨水。、qΒ5.

        段学文、毕庶澄、徐铁铮等等一干文官在办公室里眉头不展。毕庶澄叹了口气:“济宁一带有微山湖灌溉、滕县有新修建的岩马水库灌溉,唯独日照和临沂两地干旱沒有办法解决,如果任由发展冬季小麦减产已经成为定局,刚刚复苏的鲁南仓库里无隔年之粮,会对咱们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徐铁铮敲了敲桌子:“老毕,粮食的重要性大家谁都知道,赶紧说重点,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次旱情,稳定民心这才是根本。”

        毕庶澄翻翻白眼:“你那日照还好,水库不少,多弄些水泵能解决不少问題,但是临沂底子薄弱沒有多少水库,就算弄來了水泵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題。”

        段学文深沉的说道:“还不仅仅是粮食问題,粮食减产咱们的百姓也不会饿死,咱们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由于如今战况复杂,咱们护和奉军、和晋军都不好,再加上前段时间打击日本人的烟土生意,如今的山东可谓是齐聚了各方势力的间谍。就怕他们借此机会煽风点火,胡乱挑唆百姓,造成咱们基础不稳。”

        众人都明白,一旦粮食减产,豪强地主再趁机压榨百姓,活不下的百姓又会去当土匪,当了土匪他们又回头敲诈百姓,形成恶性循环。

        “这可怎么办,”毕庶澄无可奈何,“我这就回去发动百姓开挖喝道,取水抗旱,能抗多少算多少吧。”

        正在众人商议的时候刘天凌进來了,一改平日的军装威武,今天穿了一身得体的中山譿ww.?

        “我想出了办法,保证那些各方的间谍细作不会拿干旱这种事情做文章。”刘天凌笑着说。

        “什么办法?”段学文问?

        “叶枫,把我整理的材料发给大家。”刘天凌示意叶枫发材料。

        很快众行政官员人手一份,这是一份非常详细的抗旱计划。

        第一条,把惠民农用汽车厂生产的抽水机三千抬拿出來抗旱,免费发给百姓使用。

        第二条,成立军方的抗旱指挥部,调动三万正在训练的步兵,一万去日照,两万在临沂。士兵们用军用卡车、肩挑手提等等方式大力抗旱,把抗旱作为战斗任务來完成。

        第三条,调动建设兵团,抽调挖掘机等机器在水库较少的临沂开挖机井,取水抗旱。

        “这个,这样也行,军队也可以抗旱?”毕庶澄问,“士兵们会不会有抵触情绪。”毕庶澄有些吃惊,在军阀混战的年月,士兵军饷不足,军纪散乱,不要说帮助百姓抗旱了,不偷不抢就是好的。要不当时流行匪过如篦,兵过如洗,形容兵祸之强。

        “断然不会,这又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再者士兵的纪律观念还是很强的,只会帮助百姓抗旱,断然不会骚扰百姓。”刘天凌肯定的说。

        毕庶澄说:“总司令,有个问題,我好奇问一下。”

        “呵呵,毕兄,有什么问題你就问吧,不用什么客套。”

        “咱们的部队可都是张督军的时候组建的,这只军队吃拿卡要欺负百姓可都是常见的事情,不知道总司令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改了性格呢。”毕庶澄问。

        刘天凌哈哈大笑:“我还以为问什么呢,其实这办法你也会,只是沒有条件施行而已。首先提高士兵军饷,士兵欺负百姓吃饭不付钱是因为穷,所以我给他们高的军饷,按时足额发放。第二,军纪严明,严惩不贷。胆敢扰乱军纪的该杀杀,该打的打,哪个不停那就是皮鞭伺候了。至于第三条就是教育了,教育的好了,士兵明白自己是谁的队伍,打心眼里就不会欺负百姓了,毕竟士兵是來自百姓。“

        刘天凌一席话让毕庶澄豁然开朗,明白了这一切。

        “别跑題,还是说抗旱的事情。总司令既然愿意派出部队抗旱,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调动呢。”段学文说。

        “段总长要是同意我立刻就能下令调动,明天一早就能开始抗旱了。”刘天凌说。

        “好,咱们具体分工一下。”

        刘天凌调动三万新兵五千工程兵组成抗旱队伍,负责日照和临沂的抗旱,采用卡车运水,配合士兵肩挑手提的办法抗旱保苗。工程兵主要是开挖机井,修筑渠道,虽然这类设备未必能及时用得上,但是可以长期使用。

        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旱运动开始了,如同战争一样,调动了三万士兵,和五千工程兵。

        临沂岚山,罗平村这里是干旱最为严重的一个山村。因为村子在山里,土地大多都比较贫瘠,全村三百多人只有二百亩麦子,平均每人不到一亩,眼看着原本翠绿的麦苗开始枯萎,族长罗老爷子在麦田里泪流满面。

        “老天,赶紧的下雨吧,再不下雨咱们的麦子可就毁了。”罗老爷子感慨的哭着。

        这时候罗老爷子十來岁的小孙子跑过來了,稚嫩的小脸说:“爷爷,爷爷,不用哭了,麦子有救了。”

        “什么,你小孩子瞎说什么,你看看这天,天空晴空万里无云的,一点点的云彩都沒有,哪里來的雨水。”罗老爷子说。

        小孩故作神秘,“是真的有救了,收音机里说,大部分的麦子都会得到灌溉。”

        “哎,我也听了,可那是山外,咱们这山里河流都干了,几口井。

        “嗯,这个我考虑过了,只要部队的战斗任务不是很忙他们都会参与一些救灾事宜。不过小的灾情还是需要政府自己來想办法的,把治安局下属的救火队改编一下,每个县在一百人左右的规模,组成消防救灾队,咱们对付各类自然灾害,而不仅仅是火灾。”

        段学文沉思片刻:“办法挺好,不过我决定暂缓,如今鲁南初定,百姓生活刚刚有些起色,如果此时扩编治安局未免草率,更何况地方不比军队,怕万一队伍参差不齐影响了大局。”

        “好,看來是我太心急了,这方便慢慢來吧,还是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事情吧。”

        抗旱的事情耽搁了十多天,在三月低的时候终于下雨了。招远金矿的事情迟迟沒有解决,日本人态度异常的强硬,拿着少帅签订的合同拒不退出,大有大打出手的架势,派去谈判的人灰头土脸的回來了,谈判失败。

        刘天凌的意思很明确,就不几百鬼子吗,你不愿意撤退一顿机枪送你们回姥姥家。但是内部意见有很大的分歧。

        司令部呢,贾才说:“总司令,这次的事情我真的不能同意你的看法。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发展迅速,军队实力远远超过咱们数倍,尤其是海军和空军非常的强大,试问咱们目前能打过日本的海军吗?”

        “不能,可是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日本人挖咱们的金矿吧。”刘天凌反问。

        诸玉璞也说:“总司令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目前只能忍。毕竟是数百日本人,而且是日本关东军的人,一旦灭了他们就表示要和日本人开战了,至少我认为护还沒有做好准备。鲁南咱们的基础刚刚打下來,鲁北什么基础都沒有,刚刚收复的那些军阀士兵都是随风倒,还需要训练,沒有实力的愤怒那叫匹夫之勇,还希望总司令三思。”

        刘天凌一拍脑袋:“哎,好吧。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吧,谈判的人拖着他们扯牛皮,调集两千士兵在外围驻扎,看着这群日本兵。等咱们实力再强大点,就搞他狗日的。”

        “好,就这么办,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的。另外董震做了个士兵长途拉练训练的科目,总司令看看?”贾才说。

        这个训练项目是针对护出入都乘坐汽车的士兵,怕因为长期的机械化,爬山涉水的能力退化了。

        最新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