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 第64章 国球无双64 假装被爱

第64章 国球无双64 假装被爱


  “第五局,  两个人的心态都很好啊,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就算暂时的落后或者丢分,  都没有影响他们的状态。”
  解说员看着场上的比分,道,  “很多人输了第一局,后面可能就缓不过来了,  但是这两个年轻小将能打出这样的心态,非常可贵。”
  除了他们两自己心态比较成熟以外,还有就是两人无论是队内私下的训练,还是出去打比赛,  狭路相逢的情况太多了,  而且,  双方各有输赢。
  所以,两人都知道一点——暂时的落后,  不代表永远的落后!
  他们是最有默契的男双搭档,也是常在单打赛场生死对决的对手,  无论这个冠军对谁意味着什么,  只要站在赛场上,  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退让。
  比分又一次越过了21分。
  22平,  23平,  24平。
  互相追逐,彼此追赶,不留给对方任何一点喘息的机会。
  “戚无反手快撕,漂亮!”
  “发球,相持,对拉,  骆景正手爆冲,连续爆冲,戚无这个变线变得漂亮——!!!”
  终于,在不断出现平分之后,戚无连赢两分,以26比24的比分获得了最后一局的胜利!
  骆景又一次输给了他,在单打赛场上!
  “这样,戚无就以三比二的比分获得了本届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的冠军,这也是他人生当中第一个世界冠军!戚无今年十八岁,刚刚成年的他世界排行已经非常靠前了,但是却一直没有一个重磅的冠军在身。”
  “让我们祝贺戚无!他代表华国,取得了这次乒乓球世界杯的金牌!”
  场上的观众都在欢呼。
  这场比赛本来就在澳城举办,华国人还是非常多的,能在澳城回归之前,在这片土地上为华国取得世界冠军的荣耀,让观众席上,颁奖台上的华国国旗飘动起来,对他而言,对华国而言,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冠军!
  比赛结束,按理来说两人应该握手,但戚无和骆景却在朝着彼此而去的时候,选择了伸手击掌。
  少年击掌,不像是单打结束之后对手的友好握手,更像是双打之后,两人一同迎接胜利时的庆祝!
  戚无是看得见的高兴,骆景输了也没什么遗憾,他还替戚无高兴,击掌之后,就是一个彼此认可的拥抱!
  颁奖典礼结束后,戚无作为冠军自然是备受瞩目的,被媒体记者团团为主了好一会才出来,骆景就认真等在旁边,索性帮戚无把他的东西也收拾了。
  戚无接受完采访回来,走路都是蹦着跳着的,见了骆景早就帮自己打包好了背包,郭立教练还在旁边接受采访,他收回目光,看着骆景坐下来换衣服,忽然凑近了一些,笑着问他,“老实说,这个髌骨带哪里来的。”
  半决赛结束后他就注意到了,世锦赛时骆景可没带过这东西。
  什么时候去买的他也不知道,他可是经常翻骆景衣柜找衣服穿的,骆景买了什么衣服他全知道,没理由不知道这个东西。
  髌骨带和护腕很像,都是一圈套在肢体上座防护作用的东西,但护腕是用在保护手腕的,髌骨带则是保护膝盖关节。
  骆景的这条是黑色的,但摸起来手感挺好,比赛的时候戴在他的腿部,正在膝盖下面,小腿上方,乒乓球运动员打球的时候穿短裤,方便运动,髌骨带自然会露出来。
  戴上髌骨带,比赛的时候就可以固定髌骨,减少半月板磨损,避免脆弱的腿部膝盖受伤。
  膝盖受伤可比肌肉拉伤严重多了,而且带来的疼痛感也会更强。
  戚无眼睛亮了,“有这么好的东西,下次比赛借我试试。”
  骆景:“……别的东西能拿,这个不行。”
  戚无本来是随口一说,没想到骆景回的还挺认真,“这东西不便宜吧,但你也不至于这么小气不是,我还能给你戴松了?回去送你一个护腕。”
  骆景似乎想到了谁,耳根一红,“不是钱的问题。”
  戚无还想问什么,骆景忽然腾地站起来,把他的包往戚无怀里一扔,“走不走?”
  戚无心想,他可真行。
  比赛的时候红脸,打完球了红耳朵,也就是骆景仗着自己皮肤白,随便红。
  看着骆景有些“落荒而逃”的背影,戚无灵活的脑子忽然转动了起来。
  常晴在世锦赛上带着的新护腕感觉有些许的眼熟……
  如果这东西不是骆景买的,那就只可能是别人送的。
  他猛然一惊——
  三个人的故事,难道没有姓名的竟是我?
  **
  戚无倒是没有机会去找常晴问个清楚,骆景的宝贝他不碰就是了,但是也挺心痒,自己跑去给自己买了一个。
  戚无:假装自己也有人关爱。
  骆景知道以后,送了他一件新衣服,说他可怜,弱小又好笑。
  常晴临走前,也听骆景说了这件事,还给戚无留了一个礼物。
  戚无本来今天高高兴兴,回宿舍打开一看。
  什么东西,项链?手链?绳子上挂着的这坠子是什么——哦,黑檀木头做的,做成了球拍的样子,还是个手工艺术品。
  细细看来,球拍上还写着两个小字:自信。
  戚无:??
  骆景:“常晴说,这叫自信球拍,希望你以后保持这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自信。”
  戚无冷笑一声:“戚爷的自信还需要保持?与生俱来,从未消失过。”
  骆景伸手:“那不然给我吧,我比你更需要自信。”
  戚无一把抓住,塞进自己的怀里,然后急速后退,像是抢食的小猛兽,“滚,这是送我的。”
  他又眯着眼睛,看向骆景:“或者,拿那个髌骨带来换也行,我感觉那个挺实用,还挺好看。”
  骆景:“再见。”
  转身就走。
  等他走了,戚无拿出来,发现是个手链,还挺别致。
  自信,自信。
  他没忍住,笑了起来,随后收起笑意,咳嗽几声。
  还算常晴有点眼光,金陵出来的少年,能不自信吗?
  **
  戚无没机会去问带子的事情,一个原因是获得了世界杯男单冠军后,他的积分距离世界第一也很近了,而各种采访也随之而来,这几天是忙得去不了女队。
  另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全运会要来了!
  采访的事情结束,他们就要马上回去。
  距离全运会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之后国外也没有重要的比赛要准备,国家队的很多人都会回到自己所在的省队,和省队的一起封闭训练一段时间,全力准备接下来的全国运动会。
  和国际比赛,公开赛,乃至世界杯不同。
  全运会的乒乓球项目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因为出去打比赛,是有名额的,很多人就被名额这个门槛挡在门外,比如上次的世锦赛单打,华国队男子单打七个人参赛,只需要击败剩下的六个人,基本就稳了。
  杀进决赛,打赢外战固然是难,但是不是没有能力去拼,否则他们也不会获得参加世锦赛的资格。
  难得是打败队友!难得是获得冠军!
  世锦赛男单比赛当中最惨烈的两场比赛,毫无疑问就是骆景对戚无的半决赛,以及戚无对邓奕的决赛。
  这两场都是华国队内战!
  而全运会呢?
  七个人参赛?想多了!
  光是男单赛场,就有一百多人参赛!这一百多都是全国各地的乒乓球顶尖人才,有的人可能拿不到世锦赛的参赛门票,有的人可能都不在国家队的成员名单里,但是他们就是能赢你,就是能当黑马。
  就算你是世界第一,要是运气不好,抽到一个克制自己的,自己又发挥不好,甚至都可能爆冷出局。
  世锦赛是打六个华国——也是世界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全运会就是打一百多个华国远动员!
  乒乓球难度——入门,业余,职业,公开赛单站冠军,洲际冠军,世界冠军,全国冠军。
  对应的情感分别是,快乐,加倍快乐,快乐和痛苦并存,快乐升级,快乐的超级加倍,陷入狂喜,以及最后的——魔王认证。
  单打赛场还好,像是双打,尤其是团体,这种多人赛场,不是一个人当孤狼就可以带飞的,省队的人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遇到黑洞级别的队友,世界冠军也带不动。
  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得短暂地在首都分别,然后回去一个月训练完了,再在全运会这样的大舞台上再次相遇。
  届时,他们就不是队友了,而是又一次变成对手。
  常晴练了两个月,正好就送了这么一个比赛来练练手,俞近识当然是很满意的。
  去全运会,可以碰到更多其他的对手,赛程紧密,对手实力也不会太差,对常晴的新拍实战很有帮助。当然,打到最后必然还是老熟人更多。
  正式比赛和队内训练不一样,说起来也复杂,可能只有亲身上场才能感受的出来。
  全运会的乒乓球项目和世锦赛差不多,团体、双打、混双、单打,单打依然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个人水平的最高荣耀,团体虽然不是代表国家出战,但也是极讲究地方荣誉、团体精神的。
  常晴、何虹的教练本来就是俞近识在负责,俞近识也是川队出去的,回来带全运会的比赛,做场外指导,在省队教练员们的意料之中。
  省队现在女队主教练是张力,他总算是如愿以偿成功上位,一是带出过黎海燕这个成绩不错的现役国家队队员,二也是他工作积极负责,后面又招了一些好苗子,最重要还是之前来虚晃一枪跟他竞争的程教练半年前转走了,人家去了体育局,直接转不同升职路线。
  程教练转走了,省队又招了另一个新教练,马国力。
  说起这个马国力,就不得不提起马有理。
  马国力家里也是家境不错的,人脉也广,马有理算是他们马家一个远方亲戚,就这样还沾了光,进了区城的体校,拿了不错的位置。
  但谁知道马有理把工作干成这个样子,前段时间又被撤职又被查,让马家多了不少麻烦,而一切的根源无非就是招生的事情,常晴现在是世界冠军了,世界冠军当年在体校招生中被放弃的时候经过媒体报纸的报道,成了一段“经典”。
  吃瓜群众当然觉得经典,但是他马家作为瓜主,自然就觉得难受了。
  外面的闲言闲语谁都不爱听,马家好心办坏事,固然有马有理这个不成器的亲戚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不还是在那常晴,在陈国鸣身上吗?
  如果不是常晴打出了这么好的成绩,陈国鸣借机发挥,说不定就是陈国鸣暗中举报的马有理,他们两在区城是对头,而俞近识呢?又是陈国鸣的好兄弟,这三个人联系在一起,就让马国力难受。
  难受归难受,横竖是人家有道理,马国力也不会承认是俞近识他们带出常晴这么好的成绩让他酸了,眼睛进沙子了,红了。
  他只是打心底就不喜欢俞近识等人而已。
  以前俞近识在国家队,和他见不着面,现在回来了那就可太气了,不仅回来了,还一副觉得自己挺厉害的样子,上来就对全运会场外指导的事情指手画脚。
  开会的时候,马国力心里就憋着气呢。
  俞近识不仅要做常晴何虹的场外指导,还要做骆景的场外指导,他倒是想得美,两线作战,怎么什么好事他都想要呢?
  听说骆景、常晴还有何虹,这三个现在队里宝贝地不行的队员,以前是俞近识的亲传弟子,好家伙,这是抓关系来了,凭着这层关系,谁敢不给他俞近识三个场外指导?
  到时候打出成绩来了,不还是得夸他一句,俞指导教导有方吗?
  自己吃那么多肉,也不懂得给别人分点,三个人,跨了男女队,还真敢想!
  倒是自己旁边这个张力,平时最会算计,怎么俞近识这个时候说话,他作为女队总教练,连个屁都不敢放!
  张力还点头:“你说的对,这几个孩子你的确更熟悉一些。”
  马国力:“??”
  俞近识可对马国力怎么想没有兴趣。
  骆景在国家队的教练是周道,周道年纪挺大,以前也给俞近识做过场外指导,横拍直拍都能教,算是老教练了,所以骆景交给周道,在国家队的时候,俞近识也放心。
  教练员手底下的运动员能打出什么成绩,对教练员的评选和升级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马国力将心比心,认为别人肯定和自己一个想法,只不过他们是当局者,不好出头,“要当骆景的场外指导,小俞啊,你可得好好想想,这件事我们得多考虑一下其他因素。”
  俞近识比他小,马国力今年四十四岁了,叫他小俞本来是应该的,但旁边的张力怎么听怎么觉得有点别扭。
  “骆景回了省队,就应该是男队来负责,他的场外指导,该由男队主教练老王来安排吧?老王做场外指导可是非常不错的,你要带两个徒弟,其中一个还是咱们这次夺冠的热门种子选手,哪有那么多精力分心呢?”马国力苦口婆心劝说起来。
  旁边正在摸鱼的王教练:“?”
  马国力想着自己是在替王教练说话,老王肯定会顺着他的话来说,“是吧,老王?”
  王教练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他,“骆景是俞教练一手带出来的,在国家队他们肯定也更熟悉,俞教练自己都不怕辛苦,我还求之不得啊,要不是他带了两个女队队员,我都想把他要过来,给男团做场外指导。”
  好几年了,川队的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项目在全国性的比赛当中,一直都没什么名次,不只是乒乓球,其他项目也危险,更别说全运会。
  不管是全运会还是其他的全国性赛事,队里甚至有时候连前三的名次都拿不到,团体赛对于老王和在座其他领导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事关川省的荣耀,其他体育项目夺冠希望不大,但今年世锦赛乒乓球出了三个世界冠军,三个都是他们川队出去的,毫无疑问,本次全运会,乒乓球将是川省夺冠的最有希望的项目。
  就算拿不了冠军,能拿到前三的名次,也非常不错。
  再说了,这是男队的事情,你马国力一个女队教练,来捣什么乱。
  而且,听你这个发言,你不是来帮我的,你简直就是来害我的!
  俞近识档案不在省队,手底下乒乓球运动员成绩再好也不会抢他们主教练的位子,他不领省里的工资,还白干活,主动申请当骆景的场外指导,这种好事老王怎么可能会拒绝。
  男队那么多人,老王一把年纪了,既然带队,又要负责几个孩子的场外指导,自己体力都吃不消,有人愿意分担工作量,为什么不呢?
  骆景当年在省队,是已经被放弃,差点被退回的队员,在俞近识手下练了才多久,直接就送进国家队。
  傻子才会拒绝俞近识当骆景的场外指导!
  于是,马国力的发言,就这么蚌埠住了。
  他感觉自己情感上受到了来自张力和老王的双重冲击。
  **
  俞近识是刚回省队就被领导们叫到这屋子里和其他教练一起开会的。
  这一次的比赛,上面非常重视。
  原因很简单,以前是连进前三的希望都不大,那就躺平好了,重在参与,领导可能都不会来过问一下太多情况。
  但是现在,俞近识回来了!
  不仅他回来了,还有常晴,何虹,骆景,黎海燕也回来了!
  四个国家队的选手,三个世界冠军,别的省队有这样的配置吗?这还不拿冠军?这都不拿冠军那就见鬼了!
  上一次川队拿全运会的乒乓球冠军,还是俞近识参加的男团冠军,那都多少年了?俞近识都去做了好几年的手术,又是退役,又是当教练。
  那块男团金牌,怕不是都在荣誉室里放到生灰了!
  于是,就有了这么郑重其事的一幕。
  在教练们开会的时候,常晴等人也抵达了省队的乒乓球训练中心,新中心比以前好多了,面积大了一些,环境也更好了,以前还是小树苗的树,这几年长得比人还快,郁郁葱葱,看着养眼。
  旧的宿舍楼拆了,在别的地方盖了新的,男女队宿舍的都在一个区域,靠的近,就在隔壁。
  和骆景分开之后,常晴、何虹和黎海燕朝着新宿舍过去。
  何虹一路走一路不断惊呼,感慨省队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尤其是看到新宿舍楼,那可比他们之前住的地方好多了,新楼漂亮又宽敞。
  当然,比起在首都的宿舍是差一点,但是在这儿已经算不错了。
  而此刻,在一楼尽头的某个值班室里,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正找宿管理论着——
  “凭什么要给她们让出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