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捡漏金锋曾子墨 > 第866页

第866页



        “嘎吱。”

        一声清脆而悠远的闷响传来,开启了尘封六百多年的回忆和往昔。

        在外面的人透过大开的木门瞅见了大殿里一些端倪。

        单檐庑殿顶,屋顶起翘平缓,檐下斗拱,有木栏杆围绕着一个叫不上名字来的东西。

        原本有一些帘帷帐幔,可惜大多都已经化为灰灰。

        在木板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人物的画像。

        只见着金锋缓缓的拿起一块大大的灵牌轻轻的擦拭,沉重的放回原位。

        恭恭敬敬的向灵牌位行礼,慢慢退了出来。

        现在的金锋,脸色有一些悲泣,更多的是肃重。

        “这地方……全部拆掉,给我运回去。”

        弓凌峰也算是行里的老人了,深知这些古建筑的重要性。

        这是比任何文物和古董都要值钱的东西,价值远在百倍千倍以上。

        “我们的人手不够。这些都是明代建筑,必须要调最专业的队伍过来……万一走漏了……”

        金锋扯掉手套掉点上烟,深吸一口:“搬山派吴家,他们做这个,正合适。”

        弓凌峰心里一凛,默默点头。心道金锋怎么会认识搬山派的人。

        矗立在大殿前良久,金锋绕过大殿,静静的看着对面。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宫殿式的建筑群,左右两边是民居式的木板茅草房。

        坐北朝南的那地方,是一座略矮于太庙的一座宫殿,面积超大,飞檐斗拱,巍峨雄阔,气势非凡。

        毫无疑问,这座最大的宫殿就是朱允炆的居住之所了。

        在宫殿的两边,还有十几座大大的房间和建筑,大部分都保存完好。有的建筑还刷了朱红大漆,在明亮的灯光下隐隐还能看见本色。

        看到这里,金锋甚至有些恍惚。

        这里,就是一个石头城里缩小版的故宫,更有些像宝岛省的微型版的故宫一般。

        金锋都不用走近,就能清楚的点出来哪些建筑是干什么用的?

        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疑团。

        这些建筑弄出来颇为时间和功夫,在六百多年前,建文帝是怎么做出来的?

        他那时候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手?

        要知道,朱棣起兵靖难攻破石头城,朱允炆成为了过街老鼠,整日东躲西藏,一会在天贵省,一会在天闽,一会又在彩云省,惶惶不可终日。

        他又是怎么来这里的?

        太多太多的疑问占据了金锋的思绪,各种史料不论是野史还是正史亦或是地方志,全部翻找出来,却是没有答案。

        当年石头城坡,朱棣进入大明皇宫,只见着几具烧焦的尸体,大太监指着烧成焦炭的尸体说这就是建文帝跟他老婆的尸体。

        显然,朱棣肯定不信。

        这场大火来得太过蹊跷,当时又没有黑科技可以验明正身,自己这个侄子皇帝也就成为了自己的一块心病。

        历史向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靖难最后得了天下,在明史当中把朱允炆说成什么日御数女,遗诏嗣位,忘哀作乐,淫佚放恣,靡所不为,最后连什么老妇人都不放过的商纣王之流。

        不过,在他心里,始终是有芥蒂的。

        因为,他无法确认朱允炆到底死还是没有死。

        这块心病就像是康熙时的朱三太子案一样。

        吴三桂反叛了康熙以后,很多仁人志士冒充崇祯的儿子竖起大旗反清复明,那些年,朱三太子案足有几十起。

        朱允炆严重威胁到了朱棣的地位,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朱棣在全国各地大肆收捕朱允炆的下落,还有随同朱允炆一起不见的十三太保大首发

        最后还命令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其中队伍里就有无数锦衣卫和东厂太监,目的就一个,找到朱允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朱允炆的逃跑可以说非常艰难。

        传闻他从石头城密道逃走之后,先去了二十二亡臣的郑家躲了一年,又去了武夷山做了和尚,跟着又流浪到天贵省做了道士,辗转侥幸逃到了这里。

        在这种跑路的情况下,还能在这个无人岛上大兴土木,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想了半响,金锋也没弄明白这里面的原委,指着左右两边的各种建筑大声说道:“建筑不要碰。只拿东西。”

        “两个人一组,全程录像。”

        “丝质、纸质物品我来拿。”

        “发现尸骸马上叫我。”

        说完,金锋大步走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地方。

        那是靠在最西边边上的几间宽大的房间。

        房间的大门已经腐烂,有些地方已经被肆意横流的山泉水侵蚀,轻轻一碰便自化为灰灰。

        轻扫了几眼,小心翼翼的进入到一间房间里。

        这房间的内部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跟其他房间和大殿一样,这里也铺设了一层木头地板,说起来相当的奢侈。

        实木地板,还是本地不怕水的乌木。翎子椽子门窗隔断都是小叶紫檀。

        光这一间房子拆回去,那就是上亿。

        由于小河道的阻塞导致大量的山泉水无法排出,这几间木屋底部已经在小腿肚高的水里浸泡了不知道多少年月。

        不怕水的乌木变成了土圪塔的颜色,大多数木板已经翻翘起来,一部分已经被腐烂。

        脚踩在上面有些空落落的感觉,再下一脚,乌木地板断成了无数截,静静的漂荡在水面上。

        这间房间里摆着几张造型古朴大方的书桌,同样也是小叶紫檀做的。

  0806  东西都还不错

        书桌的造型很简单,一张木板,四根直直方方的脚腿,没有任何镂雕浮雕,像极了现代的简易家具。

        这些书桌上的灰尘尘埃已经堆起了足足半寸厚,板面上,还能看得见一些物件的轮廓。

        看得见,是几个紫檀做的笔挂,上面还悬着一两只的毛笔。

        看不见的,还有一些物件,都被厚厚的尘埃掩盖。

        金锋慢慢的戴上鹿皮手套,轻轻的抬手,从书桌上拿起了一件东西。

        这是迟到了整整六百多年的一拿。

        入手的这件东西,赫然是一个山形的笔搁。

        轻轻的一吹,尘埃飞起,弥散在空气中。

        笔搁露出了本来的面容。

        “嗯?”

        见到这个笔搁的时候,金锋禁不住惊咦出声,眯起了眼睛。

        这个笔搁浑身炫白,包浆厚实,就算是隔着一层鹿皮也能感受到他的油润。

        “籽料白玉!”

        入手第一件东西,就是籽料白玉的笔搁,这让金锋非常吃惊。

        弯下腰就着水一抄,这个笔搁上赫然雕刻着几棵青松,小小的笔搁上几棵青松丝丝入扣,就连针叶都清晰可见,一看就是出自大家手笔。

        翻过笔搁来,金锋的手不由得一顿。

        笔搁下赫然刻着内府二字。

        这是大明朝的内府造办处做的东西,怪不得如此精美。

        将笔搁放回原位,笔搁上的水滴慢慢在桌面上淌开,将周围的尘埃浸湿。

        挨着笔搁的一个东西的一角顿时显现出来。

        金锋再次惊咦出声,抬手轻轻拿起来这个东西。

        桌面上立刻露出来一块大大的空白,伴着旁边厚厚的尘埃,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

        这个东西到手以后,入手有些沉重,赫然是一方砚台。

        蹲下身把砚台冲洗干净,露出砚台的真身,金锋不禁手又抖了一下。

        “澄泥砚!”

        左手拿着这块澄泥砚,右手屈指一弹,顿时传来清脆的金石声响。

        用手一摸,砚台如婴儿皮肤一般玉润滑爽。

        把砚池凑近到嘴边用力一哈气,顿时间砚台就出现了一层细细的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