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殊色误人 > 第73章

第73章


  菱窗半开着,  依旧是崔茵早晨带着阿珩离开庭院去郡学时的模样,但此时庭前空无一人,  谁都没有来打扰分别已久的有情人。
  伴着日渐冷寒的秋风,  隐匿在树间的蟪蛄早已停止了恼人的鸣叫,穿过窗口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将半搭在床边的芙蓉罗裙吹的轻轻摇晃,  伴着一阵沉闷的喘息声,终于掉落下来。
  素白的玉指轻柔的抚着他左臂之上一道还未完全愈合的疤痕,刚刚结痂不久的伤口触起来微微凸起,  有些硬,  伤口有数寸长,看起来像是被刃器所伤,崔茵不敢用力触碰,  光看着就令人心惊。
  可这对于萧绪桓来说像是在呵痒,比这更重的伤他都曾受过,  她这么小心翼翼地触摸着,  垂眸看去,臂弯里的美人乌发散在肩头,眼眸里写着怜惜和心疼。令他刚刚才平息下去的体温再次为之灼热起来。
  “郎君,你还未曾与我说,是何时见过我。”
  她忽然开口,  打断了他的动作。
  崔茵垂着眼睫,  慢慢捧住他的脸,  小声道,“你走后,  我总是忍不住猜想,  若说是我待字闺中时,  大概是没有机会遇见你的。”
  那时候,他还只是初露头角的年轻武将,回到建康的次数少之又少,而她自幼丧父,母亲体弱多病,几乎缠绵病榻,她便一直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鲜少和姊妹们出门玩乐。
  “我想了许久,”她面颊上还残存着欢愉后的绯红,轻轻凑过去亲了亲他的下巴,“唯一一次在陌生的地方停留许久,还遇到过一些混乱的场面,就是四年前在江州。”
  她看着他的眼睛,见他慢慢弯了弯唇角,带着笑意揽着她重新躺了下来。
  “郎君,你说我是不是太笨了,竟然没有想到那一次,也不记得见过你了。”她懊恼着,心里叹了口气。
  当时她才十六岁,带着满腔怨怼和对母亲的不舍离开建康,要去远嫁给一个陌生男子。
  那场叛乱里,她生病的原因,既是因为被血腥的场面吓到了,也是因为隐隐猜到了淮阴王府众人的阴暗的用意,想让她自生自灭。
  少女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命运的无力深深攫住她的内心,因此那段经历,再没有别的记忆。
  萧绪桓点了点她的额头,说道,“你当时都病了,哪里会注意周围有什么人,再者说,你我也未曾面对面见过彼此。”
  她惊讶地啊了一声,“那你是怎么记住我的?”
  他却不肯说了,大概是觉得自己当时一厢情愿,太过青涩和傻气,含糊过去,“你都猜到是何时了,就不必再想这件事了。”
  崔茵吃吃地笑了笑,不许他躲开,非要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萧绪桓无奈,“你不许笑我。”
  “你先说嘛……”
  当时他从江州经过,本未接到朝廷诏令,以他那时的地位,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私自领兵平叛。
  然,无辜的百姓从城中逃了出来,有人饿死在路边,听闻淮阴王率人追赶叛乱的首领,城中那些流民和匪人作乱却无人管顾。
  他既看到了,就不会在意那些繁文缛节和僵死的规定,带着刚刚从南方回来的手下们,冲进了江州城中,而后继续往城郊镇上赶去。
  他赶到时,一群杀红了眼的流民围住了一队送嫁的车马,一半的嫁妆都被他们抢了去。
  就是在这时,他护住了马车里的一袭红衣的少女。
  尘土飞扬,兵戈相见,那少女惊慌之中和侍女抱在一起,面色苍白,侍女想护在她面前,少女却一把拉住了她,在流民的箭矢放过来时,护在了侍女身前。
  那一幕落进他的眼中,惊鸿一瞥,未曾想过柔弱的小娘子有这样的勇气。
  后来手下将流民抢去的车马带了回来,他却叫住手下,要亲自送还。
  说不清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明明知道,那个小娘子已为人妇,是要出嫁了,心里却模糊地欺骗着自己,只是想同她说句话而已。
  而他赶到客栈时,却听人说小娘子病了,病得很重,他见一个嬷嬷皱着眉头出来,吩咐人去王府禀报一声,王妃要过几日才能启程去豫章。
  他诧异不已,原来那位小娘子是淮阴王新娶的崔氏女。
  他知道两人之间什么都不可能,她甚至不记得自己,但心里那种深深的遗憾,令他头一次对手下说了谎,借口驻兵在附近休整,陪着她在这里停留几日。
  直到夜里他去河边饮马,无意间听见对岸小娘子对月祝祷,知道了她的名字。
  崔茵。
  也听了出来,她似乎不是崔家原本要嫁给淮阴王的那个贵女,只是被逼无奈替嫁的可怜人。
  连续几日,他都来到河边,只偶然遇见过那么几次,始终没有让她发现。
  直到他听说那队送嫁的车马已经走了,他才带着手下回建康。
  原本只是萍水相逢,埋在心底的一段悸动心事,他却没能忍住,悄悄从阿姐那里打听,确认了她的身份。
  直到在谢太后去世之后,李承璟在先帝那里渐渐得势,又替先帝打压处置几个蠢蠢欲动的宗室,扶持小皇帝登基。
  彼时他还在江北,刚刚打了胜仗,心腹告诉他,李承璟只带着世子回到了建康,似乎没有带那位王妃。
  他先一步赶会了建康,知道了她的处境并非他想象的那么好。
  而就是那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放手了。
  ***
  那一只捉来的蝴蝶,阿珩一直护在手心里,春草领着他回到住处,给他找来一个装蝈蝈的笼子,让他把蝴蝶装进去。
  他便一直抱着这个小笼子,等着给阿娘看。
  可谁知,从中午回来一直等到暮色沉沉,他才见到阿娘。
  阿珩哼哼两声,跑过去把萧绪桓推开,拉着阿娘的手去看那只蝴蝶。
  小家伙气呼呼地皱眉盯着萧绪桓,又看了看阿娘,小脸立刻委屈下来。
  崔茵脸一红,他们方才在房里闹太久了,差点忘了这还是白天。
  戳了戳小家伙的脸蛋,“珩儿要给阿娘看什么?”
  阿珩笑起来,“蝴蝶!”
  “谁抓到的?”
  小家伙不好意思的垂下眼睛,小手指了指萧绪桓。
  “他是谁?”崔茵知道他年纪太小,肯定已经不记得了,拉着他的小手晃了晃。
  “是爹爹呀,阿珩不记得爹爹了吗,”她柔声道,“蝴蝶是爹爹给珩儿抓的。”
  小家伙眼睛亮亮的,飞快看了一眼,害羞地抱住了阿娘的手臂。
  他记得自己快摔倒时,是这个人一只手就把自己拎了起来。
  力气真大!他迷迷糊糊想着,要是有这样一个爹爹,似乎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爹爹……”
  阿珩小声叫了一句,看见爹爹也对自己笑了起来。
  他简直要害羞死了,赶紧把装着蝴蝶的笼子打开给阿娘看。
  那是一只彩色的蝴蝶,翅膀漂亮极了,和阿娘发髻上戴的珠花一样好看。
  打开竹篾笼子,蝴蝶却迟迟没有飞出来,阿珩着急,将笼子倒过来,那蝴蝶却轻飘飘的落在了地上,不动了。
  阿珩还不懂什么生死,睁大了眼睛,看着地上的蝴蝶,着急起来,啪嗒啪嗒掉眼泪。
  崔茵愣住了,看着那只蝴蝶,心里却用上一股后怕的滋味。
  她若没有梦见前世,就不会执着的从李承璟设下的囚笼中挣脱出来。
  自己上辈子,和这只死掉的蝴蝶又有什么区别。
  萧绪桓察觉到了她的情绪,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另一手抱起阿珩。
  “不哭,等明天,爹爹带阿珩去骑马,好不好?”
  小家伙很好哄,听到骑马,暂时忘记了蝴蝶死掉的难过,抱住爹爹的脖子,“摘花花。”
  他指了指阿娘漂亮的头发,“给阿娘。”
  萧绪桓笑起来,“好,摘花给阿娘戴。”
  阿珩咯咯笑起来。
  ……
  大军得胜归来,停留在蜀郡休整了一段时日。
  建康派来人宣旨,给萧绪桓加封了几个官衔和爵位,他本就做到了大司马,这些虚名只是宫里齐太后做给百姓看的。
  绫罗绸缎,珠宝珍玩,遥遥从建康运来。
  萧绪桓冷笑,“运来这些东西,宫里那些人倒是不嫌麻烦。”
  南羌的一半兵力划归到荆州杨盛手下统管,沈汲和程改之留在了长安镇守着从羯人手里夺回来的城池。
  他这次向齐太后讨要了一件事,就是让人护送阿姐离开建康,去到长安。
  先前,他手握重兵,却被士族门阀忌惮,每次出征,阿姐都要作为人质留在建康。
  而如今,崔家倒台,谢丞相辞官退隐,剩下的陆氏齐氏都无法与他抗衡,他再也不需要委屈阿姐留在建康。
  不日,他便也要回建康。
  羯人北退,洛阳却还在胡人手中,北伐依旧未完成。
  这一条路,大概还需要几年的光景。
  在这个秋风即将消逝的时节,他带着妻儿,踏上了从蜀郡归京的路途。
  阿珩已经不记得建康了,一路上缠着爹爹带他骑马。
  他小脸冻得红红的,回头发现,阿娘也骑着一匹温顺的马儿跟了上来。
  小家伙高兴地指了指马,觉得阿娘很厉害。
  崔茵笑道,“是爹爹叫阿娘学会的骑马。”
  阿珩哇了一声,仰头看将他护在怀里的爹爹,眼睛亮亮的。
  怎么办……又多崇拜爹爹了一点。
  寒风簌簌,倒不觉得冷,车马缓缓行在古道之上,蜀地连绵的群山远远落在了身后。
  崔茵担忧地问,“那若是你将来再出征,我和阿珩是不是也要留在建康。”
  萧绪桓微微一笑,垂眸看她依旧清艳美丽的脸庞,“只看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
  “只要你愿意,他们不敢强留住你。”
  她垂首轻轻笑了起来。
  “我当然愿意。”
  愿意与你一道,去完成未竟的愿望,愿意与你,共白首。
  作者有话说:
  明天先写平行世界民国篇番外,之后再写正文后续的番外,茵茵梦见前世的事情会在番外告诉男主,取代小皇帝自己上位也会在番外里写到,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其实没有结束,但我觉得正文停在这里就好啦,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这章发红包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