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用巨星组球队 > 第十七章 小试牛刀

第十七章 小试牛刀


  老王木立在场边,呆若木鸡。眼睛瞪的像两只铜铃,嘴巴大张着,能够塞的下他的拳头,手指间夹着的香烟早已经燃尽,只剩下长长的一截灰白色的烟灰,而他却浑然不觉。
  他如今满脑子想着的只有一件事:为什么比赛才踢了不到半个小时,自己的球队居然已经以0:2的比分落后?
  而比比分更让他郁闷的是场面。在已经过去的将近三十分钟的比赛里,自己的球队在场面上全面被动,控球时间远远少于对手。
  对方除了攻入两球之外,创造出的机会已经超过了两位数,要不是队员们实在年龄太小,比赛经验不足,机会把握太差,那么现在的局面已经成为屠杀了。
  可是他实在想不通,这明明就是自己之前的那个手下败将,怎么短短的时间里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完全脱胎换骨了一般?在场上占据这样压倒性的优势。
  作为一个曾经的职业球员,一个从事少儿足球培训长达十几年的老教练,老王看的非常清楚,其实李宁的队员们在技术环节方面并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地方。
  从技术动作上看,他们运用的技术自己的队员基本上也都掌握。
  但是,李宁的队员们在一个方面却做到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合理。
  对于一个不踢球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在足球比赛当中技术运用合理意味着什么:
  偌大的一个球场,二十二个人追着一个皮球,皮球在单个球员脚下停留的时间只有一两分钟而已,有时候甚至更少。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是在无球状态下空跑。试想,皮球控制在一个人的脚下,他要同时观察着另外十个队友和十一个对手,如果技术运用不合理,他就根本无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就像对方进的第一个球:当时,对方的两个后腰在本方中场控球,原本是慢条斯理的倒脚,看着没有任何威胁,然而就在反复的左右拉扯之后,突然看到空档就塞给了前腰。
  前腰接球转身之后,看到左边锋已经沿着肋部高速前插,想要利用自己右后卫和右中卫之间衔接处的身后空档。
  这时,自己的后腰队员做出的选择看似没有任何问题,他看到对方的前腰是右脚球员,便将站位选的稍稍靠左一些,封堵对方右脚内脚背的传球线路,因为绝大多数的右脚队员此时都会选择内脚背传球。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的前腰却突然选择用外脚背弹出了一个直塞球,皮球带着外旋弧线,正好和自己左边锋跑动的线路一致。
  当所有的防守队员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球已经到了前锋的脚下,并且直接形成单刀球,轻松破门。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对方前腰右脚传球的线路已经被封堵大半,看起来似乎没有可能制造威胁了。
  可他却在电光火石的刹那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选择了可能唯一有效的外脚背传球,这就是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老王还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李宁的球队在战术组合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球队。
  少儿足球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足球的基本功训练和技术培养多一些,对战术的要求比较少。
  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因为孩子们还小,正是培养足球兴趣和足球基本功的时候,足球技战术的安排既枯燥乏味又佶屈难懂,小孩子根本理解不了。
  因此都是等到他们稍大一点、对基本功的掌握合格之后再逐步加进去。
  老王的队员们就是这样,按照他的理解,孩子们只要能在场上站住位置,打出一些简单的跑位组合就行了,进攻主要依靠孩子们的个人发挥和小范围配合。
  可李宁的队员们就有不同。
  比如他们进的第二个球:当时是右侧的后腰控球,右边翼卫往中间靠,把边路的空间让出来,和后腰以及回撤的前腰形成局部人数优势,通过反复传递将对方的左边路防守吸引到中间,而这个时候,自己的右边后卫却悄悄的从后面套了上去,形成一马平川的局面。
  等到对方意识到他们在中路的传接只不过是佯攻,真正的目标是在边路却已经来不及,他们的后腰突然一个斜传将球交给右边后卫,直接打穿了边路的防线,然后右边后卫趁着对方仓皇回防中路立足未稳的时候,将球横扫到门前,由包抄到位的中锋一蹴而就。
  这个进球从战术设计到战术执行都可圈可点,参与其中的几个小队员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开始的佯攻不急不躁,看似漫无目的的倒脚非常耐心,一点点将对手的防线重心拉偏,然后给自己套边的边后卫传直塞球的时候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竟然隐隐可以看到成年队踢球的影子。
  老王站在场边脸色铁青,他竟然看不到自己的球队有获胜的希望,自己也实在想不出应对之策。这真的让他有点抓狂。
  上半场结束,比分定格在2:0。虽然李宁的球队又创造了两次好机会,但是一次射偏,一次被门柱拒绝,所以比分没有再改写。
  孩子们显然没有想到自己这几个月的进步竟然这么明显,之前还战胜过自己的健康路一小居然会被自己如此狂虐,所以一个个兴奋的小脸通红,根本就不觉得累。
  而场边观众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更让他们有无限的动力,因此踢的也更加卖力。
  直到此时下场休息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好多队员们的家长也来到了现场。
  想想也是,知道今天有正式比赛,对手还这么强,怎么也要想办法给孩子加油打气呀。
  “孩子,踢的太好了,真没想到你们竟然能够压着对手踢……”
  “孩子,你最近的进步实在太大了,刚才那个直传球真的太妙了……”
  “乖,我说什么来着,我看着你们的训练就觉得最近涨球了,看看,现在健康路一小这样的强队都已经不是你们的对手了……”
  “哎,美中不足,把握机会的能力有点差,要不然再多进三个没有一点问题呀……”……
  “大家上半场的表现非常好,完全踢出了训练时的内容。下半场还是按照这个思路去踢,好好表现,争取再多进几个球。”
  由于上半场完全碾压,无论战术布置还是个人发挥都堪称完美,所以李宁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并没有更多的布置,“我要提醒你们这些主力一点,下半场你们只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因为我和对方已经事先约定,今天的比赛没有换人限制。
  所以下半场第十五分钟,我会把所有的首发队员全部换下来,包括守门员,换上替补队员。
  所以首发队员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替补一会儿也要做好上场的准备,今天的比赛,咱们所有队员都有上场的机会……”
  听到李宁的安排,替补队员们一片欢呼,而主力球员们则意犹未尽,暗暗憋着一股劲儿,要利用有限的上场时间多进几个球……
  不过老王到底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练,他已经看出来今天的比赛自己想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
  所以下半场一上来,他主动放低姿态,不再以曾经的胜利者自居,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先把后防线扎牢,有机会就反击,没机会就少输当赢。
  这样一来,李宁的队伍反而没有了什么好的机会,空有极高的控球时间,却远没有上半场的机会多。
  毕竟,其实双方的差距并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么大,只是当时他们从教练到队员思想准备都不足,丢球之后又急于搬回来,思想不统一。
  如今经过中场休息,大家的思路已经统一,就是先保证不再丢球,不输的太难看,确定了防守反击的战术,所以李宁的队伍也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十五分钟之后,李宁将场上所有的队员全部换下来,此时的比分依然是2:0。
  主力们下场的时候一个个闷闷不乐,倒是像自己是输球的一方一样。显然,他们觉得自己优势这么大,却不能趁机再多进几个球心有不甘。
  其实他们不知道,足球比赛就是这样,排面上和场面上的强弱经常不能真正反映在比分上,只要应对得当,战术对头,弱队战胜强队是常有的事。
  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看到城南路小学所有的首发队员全部下场,健康路一小一方面觉得对手有藐视自己的意思。
  另一方面也觉得替补队员的实力怎么也要在主力球员之下,自己这时候应该有机会了,所以改变了前十五分钟防守反击的策略,开始压了出来。
  结果,他们不仅自己没有进球,反而让城南路小学又一次抓住了自己身后的空档,打进了第三个球。
  至此,健康路一小算是彻底看明白了,今天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在对手身上占到便宜,于是又赶紧收缩防守,把篱笆扎牢,这才总算没有再丢球。
  “嘟……”随着裁判员的一声长笛,全场比赛结束。城南路小学最终以3:0的总比分战胜了对手,报了之前输球的一箭之仇。
  “嗷嗷嗷……赢了,赢了……”比赛结束的瞬间,孩子们喊着,跳着,热闹着,尽情宣泄心中的喜悦,场边,同学们和家长们也把巴掌拍的山响,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给他们送上恭喜的掌声。
  这一刻,他们突然觉得,原来踢球是件令人如此开心的事情……
  看到大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李宁自己也格外开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计划终于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从这次微不足道的实验成功,他看出了自己计划的可行性,他对未来的路坚定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