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用巨星组球队 > 第274章 奥迪杯(43)

第274章 奥迪杯(43)


  “呼!!”慕尼黑安联球场里一片惊呼!随后,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不过,和之前大家眼睁睁的看着这道红黑身影和皮球赛跑时不同,这片寂静当中夹杂着满满的不安,一阵阵的窃窃私语也不绝于耳。
  欧洲的球迷不仅看球非常专业,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平时都有踢业余足球的经历。
  而且,其中不少人小时候都还或多或少接受过正规的足球训练。
  他们非常清楚,眼前的这次碰撞,伤情可大可小,运气好的话,这只是一次硬伤,暂时会很疼,稍微缓一下也就过去了。可是,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造成筋断骨头折的严重伤势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只有极少数人注意到,这个奋不顾身飞身抢险的人,正是那个刚刚加盟的中国球员:李嘉毅。
  在这个球的运转过程中,李嘉毅这个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的酷毙少年,眼睛一刻不停的观察着皮球的整个运行轨迹,大脑更是一刻不停的飞速运转着。
  当皮球确定已经进入基米西控制范围的时候,作为AC米兰左中卫的李嘉毅便已经进入了极度戒备的状态。
  他看到穆勒和莱万多夫斯基的跑位非常讲究,两个人各自分拆本方的一名中后卫,而穆勒的跑位正好是在自己的防守区域当中。
  于是,他一边侧身回追,一边注意观察着莱万的跑位。同时,还非常留意着自己和对方跑位前锋之间的水平位置关系,希望能够尽可能的给对方制造越位陷阱。
  不过,从当时自己和队友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穆勒和莱万的跑动线路综合来看,直觉和经验告诉他,这个球的终极威胁,恐怕还是在莱万的脚下。
  所以,他一边死缠着穆勒的线路,一边非常警惕的观察着莱万的一举一动。
  当基米西传出的那脚致命直塞球刚刚出脚,还没有来到莱万脚下的时候,李嘉毅已经彻底确定,这个球的关键点一定是在莱万的脚下。
  所以,他已经提前开始在纵向跟随穆勒的同时,往中路进行了移动,力图尽可能的靠近莱万一些,试图给守门员多纳鲁马一些帮助。
  不过,他也不敢往中路收的太狠,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彻底放弃了盯防穆勒,以莱万的视野和脚法,是完全可以突然给穆勒横传转移的,如果是那样的话,穆勒一旦接球,就真的是面对空门了。
  等到莱万多夫斯基接到基米西的传球,调整身位,拉开射门角度的时候,李嘉毅知道,这个球已经不可能有别的变化了。
  因为莱万已经做好了射门的一切准备,他的身体姿态已经不允许他再有别的选择,只能射门了。
  而他的射门角度此时也已经确定了,就是要射远角,从多纳鲁马的身体下面穿过去。
  这一点,李嘉毅已经判断的非常肯定,正所谓旁观者清,他站在莱万和多纳鲁马两个人的身边,对于自己的守门员封堵的角度非常清楚,他相信,射远角是莱万唯一的选择。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什么顾虑,立刻调整重心,提前启动,往自己的后门柱方向补位。
  不过,他的重心调整再快,也比不上莱万的捅射来的快。
  所以,他只能做出飞身堵枪眼的救球动作,希望能够把这个球提前解围掉。
  随着「砰」的一声,他的身体重重的撞在了门柱上,他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胃液上涌,险些直接呕吐出来。
  他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尽可能的采取了保护动作,不让胳膊、腿这样硬骨和球门相撞。
  但是最多也只能顾到这么多了,这一下正好撞在了自己的胃部,如果肋骨不出现骨折,应该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紧接着,多纳鲁马、特奥、罗马尼奥利等队友急忙赶了过来,连莱万多夫斯基也第一时间跑了过来,询问李嘉毅的伤势。
  一秒钟之前,他还在为自己错失了一个黄金机会而感到悔恨不已。
  但是,紧接着看到对手狠狠的撞在了球门的立柱上,他立刻忘掉了比赛和进球本身,急忙赶过来观察李嘉毅的伤势。
  比赛获胜固然重要,但是无论任何时候,球员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经过裁判员的同意,AC米兰的队医也飞奔着赶到了现场。他们慢慢的将李嘉毅扶着坐了起来,忙不迭的询问着他的感受。
  李嘉毅坐在地上,缓缓的活动了一些四肢,确定没有出现骨折的情况,心里就首先送了一口气。
  然后,他在队医的搀扶下,慢慢站了起来,按照比赛规则,缓缓朝着场边走去。
  他需要先在场下接受治疗,确认符合比赛要求之后才能重新上场。
  这时候,场上突然想起了一片拍手加油的声音。
  这片鼓掌声开始的时候非常小,只是从安联球场的一片看台上传了出来。
  很快,掌声像是水中的涟漪一样,迅速扩大,蔓延开来,不久就传遍了全场。
  而且,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最后,整个变成了一片爆发的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对李嘉毅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球员拼搏精神的一种肯定。
  而这片掌声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站在场地中央的拜仁慕尼黑的副队长——托马斯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