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用巨星组球队 > 第399章 世界杯(1)

第399章 世界杯(1)


  中场休息的时间终于到了。
  对于从上半场后半段开始,就一直站在场边眉头紧锁的李宁来说,这中场休息的15分钟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也是对一个主教练提出考验的15分钟。
  事实上,在世界杯开赛之前,欧洲媒体就已经对这支异军突起的中国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
  从球队的球员构成,位置分布,战术体系等等,逐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球队的优缺点,战术特点。
  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得出了两个潜在的弱点。
  第一,中国队的战术打法过于单一,球队采用4312的阵型一成不变。
  虽然到目前为止,因为球队的成绩太出色了,也看不出有什么必要进行改变。
  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的强队,当球队的中路突击无法奏效的时候,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备选方案。
  第二个弱点似乎有点无厘头,那就是主教练李宁。
  分析认为,虽然李宁目前的带队成绩好的一塌糊涂。但是,他们毕竟还没有和世界上真正的一流国家队高手过招过。
  一旦遇到这样的球队,自己的打法被克制,需要临场做出重要调整的时候,不知道这位少帅有没有胆量,有没有眼光,做出这样的颠覆性调整。
  要知道,这样的变化,如果成功,自己就可能名垂青史,可一旦失败,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也是一个足球教练员必须面对的压力。
  其实,这些欧洲媒体的分析真的是非常到位,只是没想到,中国队在世界杯上面对的挑战来的这么快,在小组赛当中就已经出现,而且对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一流强队,只是瑞士队而已。
  不过,他们对于李宁的了解还是有点太浅了。
  如果求稳,李宁完全可以不对阵容做出任何变动。因为只要下半场球队的两个边后卫不助攻那么狠,不给对方留下太多空间,以瑞士队的进攻能力,根本就不足以在阵地战中威胁到中国队的球门。
  那样的话,比赛最多就是一个平局收场。
  而中国队首战已经拿到3个净胜球,大家拼净胜球的话,很可能中国队还是小组第一出线。
  但是,李宁显然对这样的保守踢法不能接受。
  对于目前的困境,他不仅没有觉得紧张,反而暗自庆幸,庆幸困难来的这么早,正好给了自己调整和演练的机会。
  他觉得,瑞士队在小组赛里就给自己出了难题,这真的是个大好事。
  所以,下半场一开始,他就连换了两个人。
  他撤下了一个中场蒋佳杰,换上了一个右边锋苏建新,撤下了一个中锋范建辉,换上来了另外一个前锋赵剑超。
  同时,把阵型从4312变成了4231。
  苏建新转移的是荷兰「小飞侠」罗本的能力,而赵剑超则是克圣克鲁伊夫的翻版。
  从上半场的比赛当中,李宁已经看的非常清楚,瑞士队是利用中国队以中路渗透为主、边路进攻主要靠边后卫套上助攻的战术特点,主要打自己两个边后卫身后的空档。
  他们看准了,自己和中国队拼中场,无论如何也是拼不过了。
  所以,索性绕开中场,直接长传打过顶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两个边后卫助攻之后留下的身后空档。
  由于瑞士队的队员身体强壮,速度还很快,冲击力强。所以,中国队想要防住他们的进攻还真是要费一番功夫。
  应该说,李宁中场休息时做出的调整,就是根据瑞士队的打法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调整。
  既然你不走地面,那我就没有必要留三个后腰了。
  既然你频频利用我的边后卫助攻,打我边后卫的身后,那么好,我就改变一下阵型,增加两个边锋,用边锋来打边路进攻。
  一方面压制你的边路,一方面解放我的边后卫,不需要边后卫再前压的那么厉害。
  他换上的苏建新,模仿的是罗本,他可能是过去20年里最好的右边锋了。
  不仅突破速度快,能够下底传中。而且,他的内切射门的功夫堪称一绝,巅峰时期,甚至留下了一个所谓的罗本区域。
  至于赵剑超,一身克鲁伊夫的本领。
  他既能够内插到中路去射门,同时也能够拉边,当做一个边锋来使用,可以说是能中能边。
  也正是看到了他的这个能力,所以李宁并没有派出一个纯正的左边锋,而是直接派他上场。
  中国队组队以来,这并不是李宁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当中变阵。
  但却是他第一次在球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有意识的变阵,并且改变打法。
  在之前的比赛里,他的4312的基本阵型,已经足够把对手冲的七零八落,没有必要用变阵的方法改变战局。
  之所以去改变阵型,完全是出于演练阵容、调整不同阵型的角度。
  而今天的瑞士队,却是他因为原来的阵型不奏效,不得已之下的第一次调整。
  而他的调整,立刻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
  或许是因为瑞士队的主教练和队员们都没有想到李宁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居然敢于在一个平局的状态下,中场休息就连换两人,并且彻底改变之前的战术体系。
  所以,下半场一上来,他们的防线立刻被冲的乱七八糟,完全陷入被动。
  在上半场的比赛里,中国队主打中路渗透,边路进攻以两个边后卫的助攻为主,这就需要他们长途奔袭很远的距离。而且身后的空挡会被频繁利用。
  而下半场,他们有了两个边锋,频频从中场开始,频繁压迫瑞士队的两个边路,这一下子让瑞士队的防线变得非常不适应。
  中国队的两个边锋实在是太犀利了。而且,他们还都有边中结合的能力。
  右边锋速度奇快无比,带球突破的时候是以小碎步趟球为主。
  不过,他是逆足踢右路,其实是一个左脚球员,所以,他特别喜欢内切。
  无论是内切射门还是内切之后和队友配合。总之,内切是他的第一选择。
  但是,如果你因此而死守中路,去封堵他的内切线路的话,那你就会立刻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为,他可不是光会内切,不会下底。
  那样的话,他就会立刻用闪电一般的速度,快速沿着边线突破到底线。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内切依然是他的第一选择。
  他会溜着底线往中路走,到了禁区线附近,再选择把球用倒三角的方式传给后排跟进的队友。
  而这个时候,因为他已经到了禁区,所以瑞士队的球员们往往不敢犯规,只能拼命封堵他的传球线路,搞得自己的禁区里一片狼狈。
  如果中国队只有右路一条边打活的话可能还好一点,但问题是,左路的赵剑超让瑞士人更加头疼。
  这个拥有克鲁伊夫能力的前锋,在速度上可能没有右路那么劲爆。但是,他的综合能力却更强。技术也更加全面。
  他既可以沿着边路突击,又可以往内线移动,和自己的中锋或者前腰直接建立联系。
  他的突然假动作更多,变向和变速结合的非常紧密,让瑞士队的防守队员晕头转向。
  而且,这个球员的视野极其开阔,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发起进攻,组织进攻。在这一点上,他根本不像是个边锋,反倒像是一个十号位的球员。
  本来,中国队在场上能够支配球权的有两个人,前面的魏东来和后面的慕容拓哉。
  不过,这两个球员都是在中路活动,是中国队的中轴线。
  只是,一旦瑞士队收紧中路,他们的调度也会显得有点单调,有失灵的可能。
  而赵剑超的上场,改变了这种局面。
  他在左翼卫的位置上,如果形成突破,经常能够穿过瑞士队横向的众多防守队员,一眼看到最远端包抄的那个队友,这一点,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这需要极强的视野,以及非常好的足球智商。
  而如果他带球内切到中路,瑞士队的防守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会和身边的魏东来进行非常灵活的跑位变化,互相接应,互相策应,形成一个前场进攻组织上的双核配置,你根本就不知道下一步到底他们会由谁来进行真正的组织。
  况且,他们两个都拥有非常强的个人突破能力,谁脚下有球,都能形成一种妙笔生花的局面,让瑞士队的防守球员顾此失彼。
  所以,下半场的比赛刚刚开始不到十分钟,瑞士队的防线已经被中国队冲击的七零八落,随时都有被进球的风险。
  而他们上半场一度有声有色的反击,下半场则彻底打不出来了。
  一方面,中国队的两个边后卫下半场的压上已经少了很多。
  因为,两个边翼卫承担了他们很多的边路进攻任务,他们即使压到中场,也经常可以不必再往底线附近活动。
  另一方面,中国队在进攻端实在表现的太出色,已经把对手压制的喘不过气来,哪儿还有时间和能力反击?
  赛前,中国队的主教练李宁,被认为是中国队最有隐患的环节之一。
  不少欧洲媒体表示,他的临场指挥能力到底如何,或许会成为决定中国队最后能够在本届世界杯上到底能够走多远的一个影响因素。
  而今天,看到李宁的临场指挥如此果决,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直接一口气换了两个球员。
  而且,根据上半场出现的问题,非常果断的调整了阵型和打法,电视评论席上的各家电台的转播员、评论员,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他们纷纷表示,这或许是他们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当中,看到过的最机智、最迅捷,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调整了。
  如果中国队全员都保持这样的敏感度和状态,说不定中国队真的能够在本届世界杯上创造奇迹呢。
  正在他们纷纷发表感慨和预测的时候,中国队进球了。
  其实,结合下半场开赛以来中国队的表现来看,进球没有任何可意外的,只是时间问题。
  赵剑超在左侧肋部的位置发动进攻,他带球沿着大禁区线的延长线往里突破,在他的右侧,魏东来灵活的跑位,吸引了瑞士队的后腰必须跟防他,从而给赵剑超创造了很好的突破机会。
  对方的中后卫这个时候应该上来顶防。可是,之前他已经被赵剑超连续突破了两次,都是幸亏自己的边后卫拼命回追,为自己补锅,这个时候,他防守赵剑超已经完全没有信心,担心自己如果顶上去,会被对手再一次突破,所以只能频频后退。
  而这个时候,中国队的中锋萧逸腾则用非常坚决的跑位要中路,死死压制住了瑞士队另外一个中后卫,让他同样不敢有任何动作,只能跟着往禁区里面收。
  眨眼之间,或许就是一秒钟左右的时间,瑞士队的两个中后卫已经退到了大禁区线的附近,如果再往里收,就已经非常危险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剑超往左侧沉肩,右腿摆动,似乎要大力远射了。这个位置,已经完全进入了他的射程。
  对手急忙伸腿封堵,没想到这只是他的逼真的假动作。
  他右脚轻轻一扣,就晃开了对方的重心,把球扣到了自己身体的左侧。
  在对方的重心还没有归位的时候,他已经用左脚往前轻轻一趟,进入大禁区,然后飞起左脚,小腿快速摆动,脚弓绷直,一脚把球抽出了一个斜线,直飞瑞士队球门的远角。
  这一系列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频率却快的惊人。而且,赵剑超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球员,你几乎无法分清楚,他到底是一个左脚球员还是一个右脚球员。
  事实上,他两只脚的能力非常均衡。
  所以,他一脚左脚的抽射,让对方的守门员猝不及防,只能眼看着皮球准确的钻入边网。
  1:0,中国队破冰成功。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瑞士队想要反攻,却又担心被中国队再打反击,只能继续防守。
  而中国队也不慌不忙,最终以一球优势拿下比赛,以小组第一进入32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