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10章 家暴的逻辑怪圈

第10章 家暴的逻辑怪圈


  哼,以后我也不心疼她们了,就让她们天天在家干活,看她们以后还敢不听话的。”
  方瑜听到院子里的声音,和四妮探头看了看,有些担心地说:“姐,小七和小八能受得了嘛。”
  四妮不担心两个妹妹,反而觉得奶奶做得对,“就是在家里干活,能累到哪去,你放心吧,奶奶心里有数,是不会真累到小七和小八的。而且她俩也确实是欠管教,我像她们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帮着家里干活了,不像她们仗着排行小一直在偷奸耍滑。”
  方瑜没想到四妮是这样想的,这和他这个穿越来的现代人想的很不一样,于是又问四妮对刚才男人打老婆那一幕的看法。
  “都是三婶不好,不等奶说完话,就跑出去瞎搅和,连累娘也被奶说了。”四妮有些偏心眼地说道。
  “爹打咱们娘了,你不心疼咱们娘吗?”方瑜难以置信地问:“你就不生爹的气吗?”
  四妮手上摘着菜,理所当然地说:“那也不算是打人啊,就是怼了两下而已,而且那是三婶和娘犯了错,奶奶让教训的,爹和三叔不过是听奶奶的话而已。”
  方瑜看着四妮对家庭暴力麻木不仁的模样,现代社会所养成的三观被古代小姑娘的一席话震得稀碎。
  “那要是你以后嫁了人被婆家的人打了该怎么办啊。”方瑜面色难看地发问道:“难不成你也要忍着?”
  四妮嗔怪地瞪着弟弟,笑道:“我为什么会挨打啊,我好好的做事不出错就不会挨打啊。”
  不出错就不会挨打,挨打了就是犯错了——这逻辑真是绝了!
  “方四妮,拜托你清醒一点!”方瑜一脸无语,恨不得揪着四妮的耳朵,让她把错误的逻辑从脑袋里清出去。“你出错和你挨打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你出不出错也不是你说了算的,要是人家就想为难你不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怎么办啊,难不成你还要一直挨打啊!”
  方四妮被弟弟痛心疾首的一顿话给弄懵了,说实在话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她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在家里要懂事勤快,听长辈的话,长辈说什么你也不能反驳,否则就是不孝,家里的奶奶和爹娘打她也是因为她做错了,不能反抗。
  “四妮,给你弟弟喂点水,他该渴了。”方老太太在院子里喊四妮做事,四妮从迷糊中回神,立马下炕去给方瑜端了一碗凉白开,也不再想这些不懂的事了。
  方瑜在心底叹了口气,知道这是时代所造成的认知偏差,他也不想把自己当做救世主,去彻底改变四妮的思想,毕竟这是一个未知的古代时空,四妮有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倘若他真的把四妮的思想改造为独立女性思想,那四妮在古代反而会过得更辛苦。
  他只要做一点点事就好,现阶段能帮身边的女子多学几个字就很棒了。方瑜这样给自己打着气。
  方瑜有些无精打采,不想这般无聊地待在屋里,就拉着四妮去院子里迎风背诵三字经。
  清脆的读书声随着清风飘散,正巧被隔壁的方老秀才听到,然后这位秀才公就对他家院子里乱窜的猴孙子表达了不满,也抓着方瑾在回书房背起了书。
  方瑜对于他带给隔壁瑾堂兄的无妄之灾一无所知,背完书后又蹲在院子里用小木棍写大字,思索起他的教学计划来。
  “奶,快吃饭了吧!”方瑜看看天色,兴奋地问道。
  方老太太从厨房出来,笑着说:“快了,马上就做好了,福娃要是饿了,先过来吃两块肉。”
  “那我现在可以教姐妹们学认字了吧!”方瑜想早点教,这样也能让女孩子多休息一会儿。“我去叫二姐和三姐出来。”方瑜十分积极地跑去找织布的姐妹俩。
  方老太太觉得时间还早,不过她看孙子这般高兴,也没有阻拦。
  二妮和三妮看弟弟叫她们出去,十分欢快地从织布机下来,快步走到院子里,围在弟弟身边。
  “这是方字,是咱们家的姓氏。”方瑜首先就教了这个字,女孩们看得十分认真。随后方瑜又让女孩们拿着木棍在地上写字,他一个一个地监督指导。
  这个字很简单,女孩们学起来也轻松,很快就学会了,这让女孩们很有成就感,同时也向老太太展示了教学的成果,大家都很满意。
  这时候上午刚挨完打的方小八又跳出来显摆了,她在众姐妹跟前又巴巴地写了天和玄字,然后非常有优越感地说:“我还会不少字呢!”
  这都是之前方瑜用糖做诱饵教给小八的,这小姑娘到现在也就还记得这两个简单的字了。
  “小八可真厉害,以后也要认真学写字啊。”二妮年纪最大,不会像小七那样和妹妹吵嘴。
  方瑜看着自己这个没事就要秀优越感的龙凤胎妹妹,知道她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不过是小孩子学了新东西想要炫耀,也不会生气。只是同为孩子的小七就很憋屈生气,一个处处都要和自己比还比自己强的破妹妹,真是烦人烦人太烦人啦!
  这时老太太喊开饭了,家里人都去了饭桌上坐好等着吃肉,谁也没心思想其他的事了。
  吃完饭,方瑜又抓紧时间背了一段三字经,趁机熏陶一下家里人的文学素养。
  方老太太和儿子们听过孙子的背诵,又闲话了几句,之后天就彻底黑了下来,大家也就各回各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方老太太就醒了,开始准备要带到县上的物品,又派儿媳去隔壁问问什么时候出发。
  方老秀才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这去县上不比去镇里方便,就算是坐牛车也要小半天,他今儿还要领着瑾哥和瑜哥去学生家坐坐呢,必须要早早出发。“这就要走了,让你家婆婆赶紧把东西搬到车上来,我家的已经放完了。”
  方老太太听到传话,立刻让儿子儿媳把东西搬到车上去,她回正屋把孙子摇醒,麻利地替孙子穿上衣服,搽脸梳头。
  方瑜还没睡醒,在迷糊中就被老太太收拾好了,然后就被人抱上了车。
  牛车摇着,并不耽误方瑾和方瑜眯觉,方老二坐在前面赶车,方老太太和秀才公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等到天大亮时,方瑜和方瑾也完全醒了,打着哈气看着陌生的村子。
  “这是陈家庄,奶的娘家就在这里。”方老太太对孙子说。
  方瑜这才知道方老太太原来姓陈,又好奇地问:“奶,你到了娘家怎么不回去看看。”
  “我都是有孙子的人了,还想什么娘家啊。”方老太太有些怀念地看着陈家庄的模样,叹道:“一晃儿多少年过去了,我爹我娘都不在了,兄弟姐妹也没剩下几个了,陈家庄的人我认识的也不多了。”
  方瑜见老太太有些伤感,就不敢再问了,转而提起县上的事情。
  说起县上,一车人都有话讲。方老二对儿子说乐平县是方圆几十里最繁华的县城,那里什么都有。方瑾乐呵呵向堂弟比划着上次去县城看到的舞狮队有多长,还有新娘子的大红花轿有多漂亮。方老秀才提到那里的书肆有五六家,里面的书也很全,还有几个卖古董文玩的店铺。方老太太的话不多,只是说在县里卖东西更划算。
  一行人聊聊天,行到半路再拿出从家里带出来馒头咸菜和茶水吃吃喝喝,还不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到了县城大门口。
  城门处排着队,几个官差在登记盘查,若是进去行商就还要交一些税费。等轮到方家一行人,那官差见方老秀才身着长衫,一看就是读书人的风范,便客气了几分,待听到方老秀才说他们进城是去看望私塾的刘秀才时,就直接放车过去了,也没提收税的事情。  方老二挺直腰板赶车进了城,与有荣焉地说道:“还是跟着大伯一起进城好,就连官差大爷也不敢为难咱们。”
  方老太太也捧场道:“是啊,你大伯一看就是个有身份的读书人,那些官差也不敢得罪你大伯,咱们这一趟进城可带了不少东西,要是没有你大伯还要被那官差收不少钱呢。”
  方老秀才被捧得很高兴,不过还是比较谦虚地摆摆手,对弟妹说:“都是些小事罢了,不值得一说的。我们先在街上逛逛,等过了吃午饭的时候,我再领你们去我学生那里坐坐。”
  方老二在集市上找了个位置停车,守着东西在街上卖,剩下的人就跟着方老秀才去街两边的店铺里溜达。
  方瑜看着热闹的古代街道,行人交织,叫卖声不绝于耳,对身在古代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乐平县确实是附近几十里最繁华的县城,不过对于见惯了现代大都市的方瑜来说,这县城也不是很大,不过就是比镇上多了几十家商铺而已,根本就不够逛的。
  方瑾此时已经乐疯了,在方瑜旁边蹦蹦跳跳,看见什么好吃好玩的都想要……
  作者有话说:
  希望大家不要对身边的暴力问题麻木不仁,对受害者有罪论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