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79章 景徽十六年

第79章 景徽十六年


  大妮和二妮在家里住了两天,  她们之前也没来过县城,就想出去逛逛长见识,回到村里说出去也显得她们厉害啊。
  正好赶上方瑾休息,  他就带着几个堂姐一起出去逛。方瑜上午学完习,  午休时过去找他们一起溜达了半个多时辰。
  方瑜最近在抓紧时间放松,  这一两年里他的神经实在是太过紧绷了,身体隐隐感觉有点吃不消,好好休整一冬,来年开春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入府学学习。
  方瑜就跟在姐姐和堂哥后面,随意走走停停,  脑袋里随便想些有的没的,很是潇洒。
  突然,  方瑜愣在原地,  回想起在现代无聊时搜索过的内容——香水的最简易制作方法。
  酒精加上香料,这样就可以啦!
  方瑜很兴奋,想了好几年的赚钱方法最近冒出来了两个,  他能不高兴嘛。
  “小鱼,你怎么不走道了?”方瑾噔噔噔跑过来,  伸手就掐了一把堂弟的小白脸。
  方瑜打掉臭屁瑾的爪子,  兴兴头地跑去买了一小罐据说最烈的酒。
  方瑾跟在方瑜屁股后面,不解地问:“哎,  你买酒干嘛啊?你前两天不是还说不许我偷喝酒呢嘛。”
  “和你说了你也不懂!”方瑜提着酒,比较小心,  因为这玩意真不便宜。
  至于香料,  方瑜打算先用茉莉干花代替,  这玩意相对便宜,  试验阶段还是省着点才好,  毕竟之前网上说的做胭脂的方法就没弄成功。
  不过他觉得这次的成功希望比较大,因为香水这玩意确实是要靠酒精来挥发香味的。
  方瑜去茶庄买了一大包茉莉干花,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他打算把这些花都泡到酒里,多泡几天,看看效果如何。
  大妮和二妮手上没有多少钱,也不太舍得花,就去绸缎庄买了两包碎布头,打算拿回去做点小东西。
  “小的给秀才大善人请安。”一个瘦高个的小厮干脆利落地给方瑜磕了个响头。
  方瑜仔细认人,方才记起:“你是叫小麦吧,我教过你几次。你现在过得可还好,有没有当上账房的徒弟啊?”
  小麦被小秀才扶了起来,笑着说:“托您的福,小的现在认识了三十多个字,在管事的跟前露了脸,现在混成了小管事,比以前能多赚一点,再攒两年钱就能娶上媳妇了。”
  “那就好。”方瑜没想到他一年之前的顺手帮忙,可以给一个小厮带来不错的进步。“遇到了就是缘分,我今天就再教给你几个字吧。”
  等回到家,方瑜把试验香水一号做好,然后就是读书练字,也许是心情好的缘故吧,今天的字写起来特别顺手。
  最后他甚至还写出了一首不错的诗,用来记录这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又充实的感觉第二天拿去给先生看也得到了夸奖。
  方老太太和大妮二妮说了一晚上的话,讲了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等到第二天吃过午饭,大妮二妮就依依不舍地坐上牛车,跟着二叔回了村子。
  路上,二妮的心情有些低落,她小声和大妮说:“要是咱俩再小几岁就好了,这样也能留在城里生活,还能嫁到城里人家。唉,我是真羡慕三妮和四妮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看着吧,最小的两个妹妹以后嫁得肯定比三妮四妮还要好。”
  大妮很精明地说道:“咱们全家都是靠着咱们弟弟才能过上好日子的,你和我已经过得不错了。现在啊咱们就要好好照顾家里,然后没事就教咱们孩子读书识字,要是他们以后能像弟弟这样出息才好呢,咱们就能享福了。”
  等回到家看到婆婆,大妮立刻热情地迎上前去,从怀里掏出用小块绸缎缝出来的香包,里面放的是方瑜用剩下来的茉莉干花。
  大妮当着邻居的面说道:“娘,这是我弟弟在县城给我买的香包,我想着娘还没有呢,就拿回来孝敬给您老了。”
  大妮婆婆原本还想说两句诸如“瞎花钱,还不如买点有用的东西”之类的话,不过旁边几个邻居的羡慕眼神给了她不少脸面,就也不说什么了。
  之后的几天,大妮窝在娘家和二妮一起给公婆用这些碎绸缎做鞋面子,再买两个鞋底子缝上。这样的孝敬送出去既不花多少钱又体面,公婆穿出去还能给她们姐妹传孝顺的好名声,十分
  划算。
  方瑜这几日天天带着方瑾一起学习,因为他发现方瑾这小破孩最近有些松懈,天天就是混着学。
  “小鱼,三堂姐的嫁妆还没买完呢,咱们跟着二奶奶一起去街上看看呗,反正今儿也休息。”方瑾现在心里就跟长草了似的,反正只要是不学习就感觉好玩。
  “我三姐的嫁妆有长辈们操心呢,你跟着瞎跑什么。”方瑜铁面无私,就盯着方瑾学习。“再说了,过几天就是三姐成亲的大日子,到时候你还得请假半天,缺的功课怎么办,赶紧趁现在补上!”
  方瑜总算是体会到了辅导熊孩子写作业的痛苦和恼火之情。他现在都想在家里预备一个戒尺了,专门用来揍不好好学习的破孩子。
  十一月初十,是个嫁姑娘的好日子。
  三妮穿上绸缎做的红嫁衣,头上簪着红绒花,还有关秋茗送来的他们家祖传的两支银簪子,耳朵上挂着嫁妆银耳环,看起来十分阔气美丽。
  昨天赶过来的大妮和二妮正在帮着三妮扑粉、点红唇,屋里屋外挤着全家的姐妹,中间还夹着方瑜和方瑾。
  听到院子外面来接亲的锣鼓唢呐声,方瑾笑道:“三姐,我来背你出门!”
  一听这话,大家都笑了。
  方瑜嫌弃地说:“嘻,就你这小身板,还是去厨房啃萝卜去吧!”
  老太太从前院过来,对家里的孩子说:“别挤在一堆儿,像什么话,大妮给你妹妹盖上红盖头。新姑爷马上就要进门了,瑜哥瑾哥你们快去前院堵门去,给你们的新姐夫来个下马威。”
  “保证完成任务!”方瑜乐呵呵地答道,拉着方瑾一溜烟跑到大门。
  方瑾大声向外面喊话:“来者何人?报出大名!”
  关秋茗笑道:“小舅子是我啊,你们的三姐夫!”
  之后就是热热闹闹的堵门环节,关秋茗带着几位同窗好友当伴郎,一起回答两个小舅子的提问。
  这时候方家门外自然是围满了看热闹的街坊邻居,看着新郎官做催妆诗、背圣人言,虽然听不懂,但觉得挺厉害的。
  等到关秋茗终于进了门,方瑜和方瑾也扶着三妮从后院走到前院堂屋,新娘新郎一起跪拜娘家父母长辈。
  关秋茗满脸喜色骑上租来的高头大马,三妮坐上花轿,后面还有人抬着嫁妆,一行人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离开方家去到关家。
  方老太太觉得这次婚事办得十分体面,以后在新街坊邻居跟前也有面子了,不枉她花费了八成的聘礼钱来操办。
  方瑜倒是没什么感觉,不用怕有恶公婆来为难三妮,以后三妮也可以和家里常来常往,他现在最放心的就是三妮了。
  方瑜回到屋子里,拿出衣柜里放着的试验香水一号,打开闻了闻。
  一个来月的浸泡还是有些香味的,不过就是比较淡,沾一点擦在手背上不到半个时辰就没有味道了。
  方瑜最后把主意打到橘子皮上去了,他把半斤的橘子皮放在茶炉子上的小锅慢慢煨着,最后得到小半碗的橘皮“精华水”,闻起来果香四溢,直接兑进试验香水中,再浸泡一个月。
  时间就在读书和试验中有条不紊地度过,经过几场大雪,很快就到了春节,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景徽十六年。
  方瑜开始准备起去府城读书要带的行李了。
  其实他带什么去都不是重点,主要还是要把家里人都安排明白喽。
  方瑜把未来一年给姐妹上课的教案都大致写好了,十分郑重地交给方瑾,让他保证一定要好好教课。
  然后就是和当家的方老太太通气,让她守好家里,四妮的婚事也要等着和他商量完再决定,最起码要把四妮留到明年再说。
  其他人都好说了,方瑜的爹、大伯和三叔都是离不开家里田地的,那就让他们两头跑,反正两边都有家,十分方便。
  倒是家里的女性长辈都不想回村里了,城里的日子多舒服,谁乐意回去啊。这就更好办了,她们可以在家里织布做饭做家务,一天也很忙的。
  家里的姑娘生活得就更惬意了,现在也不用出去捡柴挖野菜喂猪喂鸡,除了读书织布也没有什么可干的活,连小脸都圆了半圈。
  等到二月末,方瑜就跟着勤书师兄舅家的商队去了府城。
  几月不见,刘勤书更清瘦了,一看就是苦学熬出来的。
  方瑜很担心这个好师兄,就借着出去吃饭的功夫劝他要好好休息。
  刘勤书笑着说:“这些话倒是我去年常对你说的,今年反过来了,让师弟替我操心。”
  “勤书哥既然知道这道理,怎么还让自己累成这样了?”方瑜看刘勤书的眼下一片青黑,叹息着说。
  “知易行难嘛。”刘勤书苦笑道:“乡试越近,我就越紧张,晚上也总是睡不着,就算是累得浑身没一点劲儿,脑袋里也乱糟糟的,躺几个时辰也睡不着。”
  “去看看郎中吧!”方瑜出主意道:“喝点安神汤,然后每天晚上睡觉前泡脚,再让下人给你按脚。”
  这不就是考前焦虑,唉,古往今来的考生都很可怜,尤其是失眠的考生真是伤不起啊。
  方瑜先在刘家安顿了两天,还是住之前的屋子。
  他想着师兄的失眠就去买了烈酒和一堆橘子,吃完橘子留下一堆橘子皮,然后还是小火煨出橘子精华水,兑进烈酒中,再掺些浓茶汤,一款橘香茶香混合款香水横空出世,送给勤书师兄当做安眠香薰。
  刘勤书好笑地接过来自师弟的关心香水,又过了十天,就在他舅舅的陪同下去了省城备战乡试。
  方瑜这时已经很适应府学里的日子了,刘勤书临走前替他介绍了不少靠谱的学长,他也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子。
  冯浩贤原本是没有资格入府学读书的,不过他家条件好,给他疏通了关系,就也来了府学。
  方瑜和冯浩贤年龄最为相近,又相处得好,两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室友,同吃同住,关系亲近。
  在府学读书的日常和在刘家私塾也没什么不同,也是每天披星戴月地学习,只不过府学的讲师更有水平,还会结合着时政来讲课,让方瑜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所处的朝代。
  另外江训导也十分看重方瑜,经常会指点方瑜练字,还会拿出他珍藏的字帖借给方瑜描摹临帖,甚至还在课后的时间教方瑜画他最拿手的花鸟画。
  方瑜很珍惜这样学习的机会,私下里拿出不少时间来钻研,进步很大,让江训导更喜欢这个小学生了。
  待到春去夏来时,方瑜神童的名声已经在府城文人圈子里传得很响亮了,方瑜想着谦虚,可也没办法阻止别人去说什么。
  八月时,远在省城的刘勤书进了贡院考试,府城的方瑜替他祈福,县城的刘家更是日日焚香祝祷。
  他们这些考生家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做些无用功来安慰担忧的心。
  八月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如意湖文会。
  去年来时,方瑜还是跟着--------------/依一y华/勤书师兄一起来开眼的小童生。今年来时,他已经是小有名声的秀才神童了。
  只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今年就有人主动来找方瑜文斗,而勤书师兄还没回来,方瑜只能出来应战。
  所幸,对方不是个蛮不讲理的,方瑜本人的态度是真诚又谦逊,身上没什么傲气,学问又扎实,双方点到为止,彼此都很和气。
  等到九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方瑜才收到刘勤书从省城发来的信。
  方瑜急忙拆开信封,大致一扫,惊得站了起来。
  “勤书师兄现在怎么样,病得重不重?”方瑜抓着送信的人就不放,急得鼻尖都冒汗了。
  作者有话说:
  咳咳,四千字来了,忘了我昨天没更的事情吧……
  可怜兮兮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