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勉强科举日常 > 第107章 方家姐妹事

第107章 方家姐妹事


  方大妮带着几个孩子来县城娘家玩,  听说前两天弟媳妇生了个小侄女,就问二妹什么时候她能过去探望一下。
  这几年大妮的日子过得是越发舒服了。
  她的公公婆婆先后去世,家里大多数财产都归到他们这一房手里,  娘家又是节节高升,  大妮终于熬成了当家做主的人,  在凌河村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
  大妮爱去县城娘家长见识,方宜文也乐意给大姐讲些人情往来,再加上老太太时不时的教导,大妮的眼界也开阔了不少,为人处事上早不是一般村妇可比拟的了。
  就比如说,  面对大小姐弟媳时,她就很有分寸,  既不会屈膝逢迎,  也不会木讷畏缩。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和这身份高贵的弟媳没有共同语言,她就和姐妹们一起过去拜访弟媳,  除了问候和几句寒暄,她也不会多说话,  偶尔会带点乡下好看的野花野草给弟媳瞧个新鲜。
  这样下来,  冯婉反倒对大姑姐的观感不错。
  现在也是如此,听说弟弟弟媳喜得贵女,  大妮也不急着去贺喜,反而是问二妹和奶奶,  看那边什么时候方便她再去道喜。
  方宜文抱过大姐家的小闺女,  爱得不行,  和姐姐说:“弟弟说婉儿还没修养好,  现在天天都在睡觉,  咱们去了也说不上几句话,招待不好我们,就说等出了月子再请我们过去好好聚聚。”
  大妮善解人意地说:“弟弟想得对,我刚生完孩子时最烦有人来打扰我休息了,偏咱们村子里那些大妈大婶最爱串门说话,我还得分出精力来招待她们,白日里想补个觉都不行。”
  方宜文笑道:“就是这个道理呢,咱们都是一家人,自然要多体恤弟妹了。”
  大妮想起程瑞,就关心地问了妹妹:“前几日我看程瑞带着行李走了,听说是要去考秀才的,他半道来这里了吗?”
  “怎么能不来,他在咱家住了两天,还想从我手里要点盘缠呢。”方宜文提起程瑞就皱眉,她板着脸说:“他要和五妹夫、谷慧思一起结伴去府城考试,结果五妹夫的亲娘得了急病,一下子没了,现在也去不了了,就只有谷慧思和他一起走了。”
  “程瑞这个大男人也真是不要脸,平时你自己赚钱养着孩子,他一文钱也不给,住在咱们家,平时也就春种秋收时能在地里忙个两天,真是吃白饭没够的家伙。”
  大妮平时骂程瑞多了,也懒得再说这人,转头和二妹议论起了五妹家的事情。
  “这下咱们五妹可算是熬出头了!她那个婆婆真是偏心眼子,天天想划拉云天成和五妮的私房给不成器的小儿子。真不知道这云家婆母是怎么想的,她不对出息的大儿子好,难不成还指望小儿子给她养老送终嘛。”
  “现在可好了,没有了她,咱们五妹就是云家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了,以后也可以舒心顺意地生活了。”
  “哪有这么简单。”方宜文替亲妹妹叹了口气,“云家的小儿子是个混账东西,云天成给他分了四成的家产,他还不知足,想要找族长闹,还雇了几个街上的小流氓一起回家里闹。最后还是五妮去求了咱们弟弟,让几个带刀的捕快去那边逛了一圈才把云家小儿子给吓住。”
  大妮也替亲妹妹捏了把汗,感叹道:“多亏咱们弟弟和弟媳,要不然这事还有的闹呢。哎,五妹家现在守丧呢吧,要不我们过去看看她,我也有二十多天没见着她了。”
  方宜文让两个还没出嫁的妹妹来看着孩子,她和大妮换上素色衣裳,走着去云家看望妹妹。
  方佳丽穿着孝服,亲自出来迎接两位亲姐姐,又让帮佣的婆子去端茶和点心,虽然碍于孝期不能欢笑,可眼里却很有神采。
  姐妹三人打发走佣人,轻松地歪在塌上,边吃边聊,十分惬意。
  方佳丽伸了个懒腰,轻声和姐姐们说:“这下总算是清净了许多,也没人闹了,二房也搬出去了,家里都宽敞不少,只可惜我家那位苦学一年,现在也考不了了。”
  大妮安慰地说:“好饭不怕晚,妹夫是有学问的,等守完孝再考就好了。”
  方佳丽说:“本来弟弟都给我们家那位找好差事了,等今年考完院试就去县衙当书吏,结果现在要替婆婆守孝了,就不好这时去当差了。”
  方宜文也觉得可惜,“能去县衙当书吏,这是多少人家挤破头拿着银子都进不去的,要不是借着弟弟和弟妹的光,这美差还能主动送上门了。就是咱们家方瑾不珍惜,非要去府城当教书先生,现在也就是三妹夫抓住了这个机会,当上了户房书吏。”
  大妮也是头一次听到这消息,十分惊喜,连忙追问道:“关妹夫进了县衙当官了?这可真是件大好事啊!还有这户房是管什么的官啊?”
  方宜文给大姐解释道:“不是官,是小吏,就是给官老爷们帮忙的,关妹夫进的户房专门管县里财政税收,就是管全县所有钱的。”
  “管钱的还不是官了。”大妮喜滋滋地说:“管他是大官还是小吏,不都是管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咱们见到了都要客气喊声老爷。哎,咱们家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你们说,我家大小子再过几年能不能托他舅舅给弄进县衙当个小吏啊?”
  方宜文怕大姐真起了这心思,就委婉地说:“这就得问咱们弟弟了,不过大姐,你家大小子也不爱学习啊,要是坐不住板凳写字还怎么当书吏啊。”
  大妮说:“我也愁这事呢,家里几个小子都随他爹不爱读书的性子了,只有小闺女识字最快,可她一个女儿家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啊。”
  方宜文不爱听这话,就替小外甥女说话:“花儿多好啊,一看就是个聪明孝顺的孩子,她能读书就让她读嘛,以后和我一样抄书也能赚钱养家啊。”
  大妮知道二妹的心气高,也不愿意和她争论这事,就转移了话题:“我家大小子读书写字不成但身子壮啊,我看当个捕快也不错,多威风啊。”
  方宜文心里翻了个白眼,拿出最大的耐心和大姐说:“捕快可是贱业,看着是威风,但后代子孙都不能科举考试的。小吏和衙役可不同,别看都是在衙门里当差的,这身份可是天差地别呢。”
  冯婉出了月子,整个人丰腴不少,脸蛋也红扑扑的,一看就是养得很好。
  方成安小朋友也是肥嘟嘟的,小胳膊跟藕节似的,看着就像个可爱的白面小馒头。
  方瑜这下有了当父亲的感觉,每天都要抱着小闺女说些有的没的,就算是身上被拉了尿了他也不嫌弃。
  冯达这个县丞二舅也是成天往妹妹家跑,他没有女儿,家里只有三个儿子,所以很是稀罕妹妹的小闺女。
  一日,他带着小儿子来看宝贝外甥女,在亲亲抱抱举高高后,他就顺嘴提议道:“要不然以后就让安儿嫁给我家老三吧,这样她不用嫁到别人家受委屈。”
  方瑜一听这话,头很大,连忙笑着说:“我可舍不得女儿出嫁,以后定是要招婿的,二舅兄就不要打我家宝贝的主意了。”
  “哎,真是不好骗啊。”冯达装作可惜的模样,玩笑道:“那我就把小老三送给你们家了。”
  他家小老三今年才三岁,还很可爱好骗,听他不靠谱的老爹这么一说,就嚎了起来:“啊,爹不要我了,我要找我娘告状去!”
  小老三这么一哭,把安成小朋友也带哭了,三个大人笑着哄孩子,也是十分看坑娃了。
  方瑜看把这事糊弄过去了,才松了口气,晚上又郑重其事地和孩子他娘说了安儿未来的婚事。
  “女孩子也不一定要嫁出去,也不能早定亲,反正就是要慎重再慎重。”方瑜怕冯婉受传统思想影响,就三令五申,不过也没说太惊世骇俗的话,怕接受传统女子教育的冯婉一时半刻接受不了。
  冯婉想起她之前定亲的事了,也是后怕,就很同意丈夫说不早定亲的事。
  从这起,方瑜每日抱着女儿都直发愁,就这个破环境该怎么让安成活得快活自在呢?
  至于近亲结婚的担忧反倒不是那么大,因为他是父亲,对女儿的婚事有最终决定权,只要他不点头,谁也不能让他闺女嫁人。
  方瑜左一个想法右一个想法,可哪个都不是很容易行得通,毕竟大环境如此,一个女人总会被当成男人的附属品。
  又过了几日,冯婉特意在小家里张罗了宴席,专门请婆家亲属过来小聚。
  方家姐妹都带了些用心的小礼物,又围在小侄女的身边夸了一大堆好话。
  等到八月末,府城那边的刘勤书来信,说程瑞出考场就病倒了,请来名医也是无济于事,没几日便一命呜呼了。
  方宜文接到信,虽然也有些可怜程瑞,毕竟是个大活人,突然没了也是可惜,但她心里头更多的是轻松。
  作者有话说:
  叮咚,程瑞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