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女人,天生是尤物 > 第34章

第34章



                                    

        自然,妙不妙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必插嘴,但这种念头怎么一下子跑到他

        阁下脑筋里哉?实在值得研究。

        /*  50  */《女人,天生是尤物》第四部分爱情如作战

        柏杨先生有一句话,说出来准使正人君子和天真纯洁的朋友们寒心,但如果

        不说,又觉得实在忍不住。盖不但人生如作战,不但追求异性如作战,不但谋职

        做事如作战,即令在爱情上,在家庭中,以及夫妻之间,无一不是作战。这作战

        有两种意义,一是要征服丈夫(藉此补充一个隆重声明,我们谈妻子时,没有抛

        弃不谈丈夫之意,不过同时谈两方有点麻烦,敬请举一而反二),使丈夫死心塌

        地,心服口服。二是要击败其它女人,使她们在丈夫眼中,不占席次。如果自以

        为天下已定,老娘不必再战战兢兢,不必再杀得血流成河,那么她的江山真是危

        如累卵。如果上帝和她特别有交情,没有人碰她,那是万幸。如果上帝一时照顾

        不到,竟有人碰她,稍微一碰,恐怕再多的蛋都要稀烂。

        一个有头脑的太太,永不会忘记修饰自己,不知道修饰自己的女人乃一头伟

        大的母猪,它以为它连老命都奉献啦,应该被爱了吧。人类却是爱猫者有之,爱

        狗者有之,爱金丝雀、画眉者有之,而爱母猪的似乎不太多也。盖人之异于禽兽

        者,在于人有审美眼光,禽兽则无。人类间之爱,不完全基于实用,有时候甚至

        和实用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只求悦目。像一幅图画,像一首音乐,它能疗饥

        疗饿乎?一个作妻子的人必须了解这一点,才算孺子可教。你为他做饭,洗衣,

        带孩子,他睡觉时你为他打扇子赶蚊子,他病了你三个月都不睡觉——呜呼,这

        一切都是对的,也是可感可佩的,但仅仅如此这般还不够,必须再有点别的才行。

        如果能穿得整整齐齐,长得漂漂亮亮,举止缠缠绵绵,那将更无懈可击,大获全

        胜。有些太太坐在梳妆台前,一坐便是三十分钟,坐得老爷叫苦连天,咦,对于

        那种叫,当太太的千万不要介意,孟轲先生曰:“其辞若有憾焉,其心乃窃喜之。”

        便是说的这一类的事。世界上没有一个丈夫不愿自己太太美如天仙,但又不敢明

        目张胆鼓励她在脸上身上乱搞,抓住一点埋怨埋怨,乃人性之常。有些三心牌太

        太,丈夫对她固没啥可挑剔的,甚至还到处宣传她贤慧,不过心里总有点不是味

        道,尤其是面对别的娇娃,那股劲就更难排遣,家破人散的危机乃在赞美声中埋

        伏生根。

        女人们修饰自己,也就是说,女人们爱漂亮爱美,是正当的,也是她们的特

        权。呜呼,不但是特权而已,依柏杨先生之见,那简直是她们应负的严正义务—

        —她必须有适当的打扮,以使他的丈夫爱她,她的子女敬她,她的朋友以她为荣。

        她至少也应使她的丈夫儿女和朋友们不厌恶她。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没有

        尽到一个女人或一个妻子应尽的本分,她就要付出代价。

        一个女人,美丽不美丽,是天生的。漂亮不漂亮,却是后天的培养。天生的

        黑皮肤,吃啥药都不能使之变成雪白,但应想办法使之润泽;天生的箩筐腿,走

        起路来若鸭子散步,应靠毅力板之使正;天生的笑时露出牙床,自不能从此不笑,

        但不妨少大笑而多微笑;天生的有点驼背,怎么也弓不直,则应经常的穿高跟鞋,

        同样的可以刚健婀娜也。有些女人,生了一个孩子之后,便理直气壮的开始糟蹋

        自己,真教人在旁为她捏一把汗。前月有一位朋友发生婚变,太太留学生也,读

        的还是目前最吃得开的美国语文,在某学堂教书,丈夫是个爱面子的人,(谁又

        不爱面子乎?)若干年前,有一次一起去参加婚礼,两人约定在礼堂会齐,届时

        太太抱着孩子驾到,玻璃丝袜扭在腿上不算,还有一只重叠而下,堆在脚面上,

        一双平底鞋,鞋底烂而四溢,鞋面上东一块泥,西一块灰,丈夫顿觉脸上无光,

        便悄悄告诉她快去把袜子提好,她觉得他挑剔她,愤愤不理,丈夫不愿看她的嘴

        脸,便躲到休息室和新娘的爸爸聊天,十分钟后,该太太尾追而至,冲着他勃然

        曰:“袜子提好啦,你可以消气了吧,我找你不容易,请也抱抱孩子,何如?”

        该丈夫站起来,夺门而逃。那一次便闹了个天翻地覆,柏杨先生是居中调解人之

        一,该太太悻悻曰:“我就是穿袜子穿得不整齐,也犯不上发那么大的脾气呀。”

        呜呼,她念书虽多,却是把书念到狗肚子里去啦,竟不知道问题不仅在于袜子,

        而在于她的那种没情调,不懂风趣的气质。即以当天而言,她虽然提上袜子,而

        鞋子的灰仍在也,其腰仍弯如虾也,其脸上的粉仍东一块西一块也,其头发仍是

        一个半月以前梳洗的也。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她那些奇妙的举动,不但不能争

        回自己的荣誉,且徒使两个人都无地自容,我当时便警告她自我检讨。事后我一

        直为她担心,前些日子,她果然把家捣散。

        真正天生的美女不太多,而且怪的是,天生的美丽女子,如无训练,往往索

        然无味。有吸引力的女人并不是全靠她们的美丽,而是靠她们的漂亮。包括风度、

        仪态、言谈、举止,以及见识。任何女孩子们都应注意的是,妻子就是妻子,既

        不是主人,也不是奴仆,既不是女儿,也不是娘。丈夫对她有各种矛盾的要求,

        当伴他外出时,她应是公主;当在家做家事时,她应是佣工;当谈情说爱时,她

        应是姘妇。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可举出来,当她洗衣洗碗时,他希望她洗得又勤又
        净,可是当赴宴会和别人握手时,他却希望她的手又白又嫩。男人心理竟如此之

        怪,甚至如此之坏,作一个妻子的真应该恍然大悟,有所抉择。

        以中国人而论,大体上说来,南方籍的夫妇,比北方籍的夫妇,要有情趣得

        多,盖北方人爽朗敦实的性格,他们内心虽如火烧,却缺少表达的能力,给人的

        印象是木讷无味。在北方,一旦成为好友,危急时他真能两肋插刀,为你卖命,

        但感情越笃,他和你在一起越是没话可说,盖他认为两人既属知己,就不必再巧

        言花语啦。这种气质固有其长,但在夫妻关系上,却实在别扭。柏杨先生有一位

        朋友,年龄已逾四十,太太大学堂毕业,且有两个可爱的男孩,去年硬是离了婚,

        问他为啥如此胡搞,他不回答,但日子既久,一直等他和那个介入的女孩子结了

        婚,酒余茶后,口风不紧,才略露若干,他曰:“那女孩有一次把脸埋到我怀里,

        呓语般的说:”我爱你!‘老天,我结婚十五年,太太从没有讲过这种话,我以

        为这种话只电影上才有。“呜呼,所谓情调风趣,都离不开行动,诚于中而形于

        外,如果不能形于外,不出两个原因,一是根本不诚,一是呆头鹅,不知如何去

        形也。这两种原因,无论那一种,都会在家庭中造成阴影。名作家程大城先生曾

        说过,北方人不要说搞政治搞不过南方人,即是恋起爱来都恋不过南方人,盖北

        方人处理感情的方法实在是有点落伍。如果不信,有柏杨夫人为证,她年轻时固

        一时之杰也,清末之时,读洋学堂,虽是小脚,却会骑脚踏车,头披红巾,驰腾

        过市,路人为之侧目,我当初拍她的马屁,硬说她是”女侠飞红巾“,可是,结

        婚之后,粗线条不退,入了民国,被坏风气所染,更讲起来男女平权,情况就一

        天比一天糟。悲夫,一个女人粗线条再加上误解男女平权的真谛,真会搞得臭而

        不可闻也。女人终是女人,除非像虢国夫人那样的美如天仙,她便没有不施脂粉,

        不涂口红,不打扮漂漂亮亮的自由。在美国,凡是不涂口红的女人会被认为是一

        种失礼,啥地方都不敢去,而在中国,却有人颇为欣赏,认为那是朴实无华。一

        个妻子,她有义务使丈夫看着她舒服。她不能做到这一点,她就是个不可救药的

        母大虫。

        ——我们前已言之,当指妻子时,也指丈夫;当指女人时,也指男人。盖把

        同样的话,只换了两个字就再重复一遍,实在辛苦。但在这里,柏老仍要重复这

        一段:一个丈夫,他有义务使妻子看着他舒服。他不能做到这一点,他就是不可

        救药的臭狗屎。

        /*  51  */《女人,天生是尤物》第四部分奋斗的目标

        ——女人跟男人一样的也是人,有拒绝接受大男人沙文主义的权利,有主动

        离婚的权利。

        台北文昌街读者老奶汤明昭女士来了一信,讨论离婚问题,原文恭抄如左:

        “十一月二十六,你在《从一部电影说起》之中,赞成离婚,但许多无辜的

        孩子受破碎婚姻的影响而自卑,而自暴自弃,不曾领受‘爱’的孩子,又怎能去

        关心、信任,对他人负责?在人格上的发展不健全,带给社会的又是怎样的结局?

        充其量也是另一桩不幸婚姻的开端。

        “正由于社会上离开地毯的那一端的怨偶日渐增加,更应倡导中国固有的家

        庭伦理。为响应文化复兴节,教育当局刚刚发动学生做‘夫唱妇随’‘相夫教子

        ’壁报,我所教班上的学艺股长,在制作壁报时,不禁暗暗饮泣,原来她就是父

        母离异下的牺牲品,不曾领略到母爱的温馨,却要配合此一主题,岂不是她自己

        的一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