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 第14章

第14章



                                    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是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飘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1912年,法国的探险家欧文·罗亚尼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探险。他请了一位西藏喇嘛做向导。这位藏人喇嘛在走路时,竟脚不沾地,似飘浮前进。喜马拉雅山一带积雪很深,罗亚尼每前进一步,脚都陷在雪里,因而每步都显得非常艰难。而这位藏人喇嘛行走时脚不沾雪,非常轻松,并且时时在拉他前进。如有一阵风来,这位喇嘛的身体如同树叶一样,身体飘起,随风前进。最令罗尼亚惊奇的是这位喇嘛带着他过康尔尼峡谷时的情景。这道峡谷约200多米深,100多米宽。如果爬山越过,需要大半天时间,而且非常危险,因无道路可行,随时可能跌入峡谷中,不粉身碎骨也要跌成重伤。罗尼亚正为过峡谷需要冒险发愁时,喇嘛弯下腰,把罗尼亚背在身上,要他别害怕,闭上眼睛。罗尼亚突然感到身体飘起,睁开眼睛一看,他惊呆了,喇嘛背着他腾云驾雾地在空中飞行,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越过了峡谷。他实在难以相信,在这荒凉的雪山地带,竟有如此本领的奇人。欧文·罗尼亚返回法国后,把这位藏人喇嘛随风飘浮的照片,和自己的奇遇写成文章登在《巴黎时报》上。有众多的读者不相信,认为这位探险家在写“天方夜谭”般的神话。印度的军事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人体飘浮术确实存在,并且在设想把它用于军事作战。

        组织一支“超人”的军队,那就不怕敌方的地雷、坦克、导弹、轰炸机的攻击,随时可以突击到敌人的后方击败对方,就不必再花更多的钱研制尖端武器。而印度的一些科学家们却认为:这样的设想很难实现,因为当前科学家尚弄不懂人体飘浮是如何形成的。当今为世人所了解的四种力量,即:重力、电磁力以及两种核力之外,我们只能假设还有第五种力量。这第五种力量又是如何从人体产生的?又如何推动人身升空?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如果人体飘浮术确实存在,那么今日物理学原理就彻底被推翻了。

        当然,如今的科学水平尚不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所有特异现象。特别是瑜珈术,更难用科学的道理去解释。印度的物理学家辛格·瓦杰巴博士观察、研究人体飘浮术多年,也接触过几位有此功能的人。令他奇怪的是这些人都隐居在深山大泽之中,从不愿展示自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行为方式及逻辑思维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瓦杰巴博士曾用几种现代物理探测仪器来探测其中的微妙,均无结果。越研究越感到这是奇妙的神话,令人难以理解。所以,瓦杰巴博士认为:印度军事家想把人体飘浮术用到军事作战方面,那是令人不可思议的幻想,要揭开此谜尚需要更长的时间,人类的科技水平能真正发现、挖掘人体内潜在的特殊功能,才能揭开谜底。

        15.“小人国”的缩头术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它的中部最宽处只有640公里,而它的长度却有8900公里。这里山势陡峻,海拔大部在3000米以上,不少高峰超过6000米。绵延的山岭,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是一个神秘的地区。据考古材料证明,安第斯高原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系列较高的古代文明时期,并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印加文明。古老的文明相伴着一个神奇的传说:在安第斯山上曾有过一个神秘的“小人国”。这个国家的人们虽然身材很矮小,却健壮剽悍,凶猛好斗。他们有一些非凡的本领,如:在悬岩峭壁上攀缘树木,简直胜过猩猩;在崎岖山道上快步奔跑,动如猿鸟。他们的武器主要是木棍、石块、长矛和弓箭等。弓是用山羊角制成的,小箭涂有烈性毒液。他们具有高超的射击本领,擅长于在奔跑中发射冷箭,而且百发百中。他们常常背着成筐的毒箭,藏在山坡的草丛、石隙、洞口、树上,出其不意地伏袭其他部落的人和牲畜。

        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对伏击到的战俘尸体,不仅要把死人身上的肉挖下来生吃掉,而且要把死人的脑袋砍下来,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使整个头颅缩小到只有人的拳头那么大,而相貌却不变。他们把这种已缩小了的头颅当作胜利的纪念品,悬挂在自己住房的门前,或者用绳索捆带在自己身上,以此作为光荣和吉祥的标志。猎取人头最多的人被誉为部落的“英雄”,深受全部落的尊敬和歌颂。但奇特而神秘的缩头术却只有他们本部落的成年男人才知道,绝不向外人泄露机密。因此,缩头术成了他们独有的绝技,外人全然不知。“小人国”与邻近的阿拉巴霍族人长期浴血奋战。他们越战越猛,很少死亡,而阿拉巴霍族人却被他们杀死了大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们居住区域突然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彻底摧毁了整个“小人国”。“小人国”在地球上消失了,他们的缩头术也就失传了。

        以上所言虽是传说,然而却是有实物为证的,在秘鲁国立人类学和考古学博物馆的库房里,就至今保存着几个被缩小的人头原物,确只有拳头般大小,其中一个留着八字胡须、秃头、满脸怒气,十分生动有趣。1934年冬,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两个职员到洛基山脉去采挖金矿,发现一个约1米高的洞,洞内漆黑如墨。他俩进入洞内,发现了一具高不及膝的小人干尸。这意外的发现使他俩感到无比的惊讶和新奇。他们把这具干尸送往卡斯帕医院去鉴定,经过X光透视及多项化验,最后公布的科学鉴定结果是:此“小人”身高仅48厘米,皮肤铜黄色,骨骼与人类的一致;左锁骨有明显的重伤痕迹,身上还留存不少伤痕;牙齿整齐而锋利,犬牙尖长,前额很低,而眼睛与面部的比例却比人类的大;从整个体形的发育程度来判断,此“小人”是个60多岁的男性。

        洛基山的这一奇异发现被美国许多报纸作为重要奇闻,在第一版刊登后,轰动了全美国。于是,得到了许多与此相类似的消息:在此发现以前,卡斯珀市的一个律师、一个买卖旧汽车的商人、一个矫形专家和一个墨西哥牧羊人都曾发现过此类“小人”干尸,可惜的是当时均未引起重视而失落了,只有矫形专家理查德珍藏了一个他发现的“小人”干尸。这具干尸后来由理查德的女儿赠送给怀俄明州立大学作研究之用,得以妥善保存至今。洛基山关于“小人”干尸的发现再次引起人们对南美缩头术传说的探索兴趣。

        1935年以后,一些科学家兴致勃勃地对南美洲“小人国”的缩头术之谜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其中取得较突出成就的是挪威学者托尔·海雅达尔。他在1947年曾冒险进入厄瓜多尔密林考察,并根据考察经历而撰写了《孤筏重渡》一书。在这本书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南美洲的缩头术。据该书说,生活在基维陀热带森林里的一支印第安人,抓获外族人中的仇人后,总是砍掉头颅,把头骨砸碎后挖掉,然后在掏空了头骨的头皮里装上热沙,经过特制,整个头颅便会缩小到只有拳头那么大,而相貌不变,以此作为胜利品而保存下来。一些学者认为,托尔·海雅达尔的这一记述和论断是可信的。由于“头颅缩小之谜”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的价值,因而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50年代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派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深入考察,又有一些重要的发现。他们在一个被莽林掩盖的山岩上,发现几十个一尺多高的龛式洞穴,每个洞壁间赫然陈放着一个仅拳头般大小的人类头颅,不仅五官俱全,而且科学家经过生理切片等一系列检验,证明它们都是成年人的头颅。这些发现更引起了全世界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医学教授弗格留申为解开“缩头术”之谜,冒着生命危险,几次深入到据说仍在进行“缩头术”的与世隔绝的希巴洛斯族人的密林住地去。但是,由于希巴洛斯族对外来人怀有仇恨心理,弗格留申尽管在那里一呆就是几年,仍然无法了解到他们的机密。直到有一年,当地伤寒病流行,希巴洛斯族对此束手无策,而弗格留申却用高明的医术救活了整个部落,才终于博得了他们的好感和信任,部落元老破例把机密“特山德沙”传授给了弗格留申。

        原来,希巴洛斯族盛行一种奇特的殡葬仪式:族里人死了,祭师就把死者的头颅割下,用一种名叫“特山德沙”的草药剂浸泡,把头颅缩小成拳头一般大小,既保持原来面目而又经久不烂;如果是受全族尊敬的酋长、元老死了,则全身都用“特山德沙”的草药微缩剂泡浸,使全身缩制成不到一尺高的“小人”干尸,以供全族祭祀。那么,希巴洛斯族的草药微缩法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小人国”的神秘“缩头术”呢?看来,这或许是有共通处,但却是难以证实的了。

        1.形形色色的人

          

        ●含氮的人

        新几亚内亚的一些土著居民,每天仅吃很少量的食物。可是,令人称奇的是,生活在这个贫瘠山区的土著居民,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瘦骨嶙峋,恰恰相反,在这些土著居民中,无论男女老幼,个个都显得十分强壮,没有任何营养不良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