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美男,要不要? > 第17章

第17章



                                            东方律乃“赤凤将军”东方义之母,东方信之祖母,今年已过花甲之年。三十岁时就被先皇封为“安国大将军”。平息国内叛乱,活捉远山匪首,立下过汗马功劳。未见此人,我已对她崇拜异常。东方信都那么的英姿飒爽了,虽然东方律年纪已大,但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定会像杨家将中的佘老太君那样的女中豪杰。

        “殿下,东方大人已经过来了。”小蝶提醒我。

        我平复内心激动的心情,向前迎接。啥?怎么会这样?我的眼睛有问题吗?我用力的揉了揉眼睛,睁大眼睛一看。一位身高不超过一米五,身材圆滚滚,慈眉善目的“邻家老奶奶”走了过来。我保留着心里最后一丝希望,向周围看了看,是不是有其他人。

        “老臣东方律,参见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啪”,我都可以听到偶像的形象在心中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碎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教文的师傅是“蛋白质”那样,教武的师傅又成了这样。母皇啊,您闲着没事耍我玩呀。

        “殿下……”小婷推了我一下。

        我反应过来。“东方师傅免礼。”

        “谢殿下。”东方律可捕捉到了殿下那失望的眼神。呵呵……这个小女娃有意思。

        “殿下,今日老臣带您出宫,到宫外的一个地方去看看,可好?”

        反正我是无所谓了,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默默地点点头。

        “我们骑马出宫。殿下和老臣骑一匹,小婷和小蝶同乘一匹。”

        噢?她难道知道我不会骑马,小婷练武当然会骑,小蝶不会,所以才这样安排。原来她对我们也做过调查了。

        她不教学却带我们出宫是何用意?

        看到眼前的情景,只能用震撼两字来形容。数已万计的士兵在校场上操练,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气势昂扬,纪律严明。原来女子穿上盔甲,在校场上排兵部阵是那样的威风凛凛。看的我是热血沸腾。

        “殿下,看到此景有何感想?”殿下的眼睛都在放光了。

        “这里的士兵们绝对是一支强悍、英勇的军队。”

        那么小的年纪看出这些就很不错了。“不止是这里,凤祥国的军队皆是如此。”

        真没想到我国的军队会是如此了不起。不是一百多年都没有重大战事了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个国家的兴旺,绝对是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做后盾的。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为了保卫家园,所以士兵们不思辛苦,用心操练。”

        是的,在平安的时刻,更要拥有危机意识,做到未雨绸缪。

        “老臣带殿下来这里,是要告诉殿下。臣不只要教您武功,更要教您用兵之道。做为一国的储君,一定要有统帅军队的谋略,更要拥有做为一位军人的果断与勇敢。”

        “东方师傅,我要下马。”东方律先下马来把太女抱下。

        “东方师傅,请您站好。”东方律纳闷殿下这是何意思?我刚才的教导有错?

        “东方师傅在上,请受学生上官锦儿三拜。”我跪下对东方师傅磕了三个响头,真正行了拜师之礼。

        东方律也没料到太女殿下会有此举,但还是悻然接受。“殿下快快请起,老臣定会把毕生所学所悟倾囊相授。”

        我和东方师傅对视而笑。

        “当然了,两位小伴读老身也会一视同仁的。”东方律微笑看向小婷和小蝶。

        “两个小苯还在那里站着干吗?快来拜师呀。”我把她俩拉了过来。

        “杨蝶(赵婷)拜见师傅。”两人行礼。

        “好好,快起来,老身的乖徒弟们。”

        小婷和小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们俩现在竟能成为“安国大将军”的弟子。

        我此刻的心情也高兴的很,其一拜了一位好师傅,其二吗,呵呵……东方信成了我的师侄了……

        学武的课我可是认认真真上的,但学文的课就有些麻烦了。我可是极力的压制自己不要光芒外露的,但还是防不胜防。

        那日,单师傅在教书的时候读到了一偏关于花草的文章,问了我一句:“殿下,您喜欢什么花啊?”

        “当然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那我们就以荷花为题作首诗如何?看臣高兴的,都忘了臣还没教殿下作诗呢。但殿下应该懂一些如何作诗吧。”

        “略懂。”我以前在原世界背过一些古诗,但要我原创有些困难。

        单师傅有些兴奋。“那请殿下作一首诗,不妥的地方,臣帮着改动。”

        “那我就献丑了。”想想那首好呢?那就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吧,李大诗人,小女子借您的诗一用,请您间量了。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荷此叶常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首诗一诵完,就见单师傅在不声不响地收拾她的书和用具。

        “单师傅还没到休息时间,您这是做什么?”

        “回殿下,此时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您小小年纪就如此的才华横益,臣是远远不及。臣决定了,要辞官回乡,再继续苦读十年。到时,我们再好好切磋诗技。”

        “您冷静一下,别冲动呀……”完了,我是叫不回单师傅了。

        接下来教我文的是吕师傅。在课间休息时间,我闲来无事。看到窗外一男婢满面愁容的坐在溪边,一时感触,就念出了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把我吓了一跳的是吕师傅不知是从哪窜出,突然抱住我说道:“殿下的词凄美又有意境,臣真是对您佩服的五体投地。请收臣为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