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 第36章

第36章



                                    陈策一面命令把捞上来的粤军送交中立的香港政府(总不能用军舰装俘虏吧,这批人后来被称作“中国囚军”,还参加了香港保卫战),一面用战舰封锁珠江口。这一衣带水对陈济棠来说成了曹操的长江天堑。写到此处不禁暗暗出汗,1950年解放海南岛,要是解放军帆船队碰上的不是王恩华那样的窝囊废,而是陈策这样的刁滑老将,会打成什么样儿呢?

            谈到实力陈策不行,但谈到打仗陈策可是老手,他不但阻击了陈济棠渡海袭击,而且还敢于还手。

            陈策的部队经费,弹药都缺乏——他刚学着作军阀,本钱还没有嘛。但他知道陈济棠是个土地主,有了钱一定存回老家。于是陈策派出中山舰和海瑞舰出击现在广西的北海,那里离陈济棠的老家防城很近——海瑞舰是用货轮改装的运输舰,我看这陈策明显是要帮着“南霸天”搬家!陈济棠万没想到弱小的陈策还敢反击,6月15日陈策军登陆,抄了陈济棠的老家,缴获陈贮藏的鸦片数十万两(当时都是硬通货),还冲进银行,夺取银行现款20万元,运回海南——开着军舰抢银行,世界海军史上,我还头一次看见这么拽的。接着,又在同年6月21日,陈策海军于零丁洋,截获陈济棠装有4000枝枪、800箱子弹、6挺机枪的水东号轮船,好好地补充了自己一下。

            打疼了的陈济棠终于亮出了王牌,他仔细思索,忽然醒过味来,陈策之所以张狂,无非仗着有军舰,好,你有军舰,我还有飞机呢!6月25日,陈济棠下令两广空军出动,轰炸陈策舰队。

            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人都知道军舰斗不过飞机了。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英国人都知道军舰斗不过飞机了。陈策,比他们早十年就知道了,在陈济棠空军的攻击下,陈策的珠江封锁线各舰顿时作鸟兽散。陈策只能率领舰艇天天防空东躲西藏。

            陈策心里的苦处只有自己知道。

            他敢于反陈济棠,是因为有南京政府的老蒋撑腰呢。他曾经多次向老蒋表达自己忠于中央的信念,陈济棠也正因为他倾向中央才急于动手。他总以为自己和陈济棠周旋起来,老蒋看在永丰舰上情义一场,总要“拉兄弟一把”吧。

            没有动静。蒋介石和陈济棠井水不犯河水,南京派了个孙科来调停一下就没了下文。

            问题是他不能总撑着啊,两广的空军可不是吃素的。

            两广空军司令黄光锐,是杨仙逸的弟子,当年开“乐士文号”飞机带宋庆龄上天兜风的潇洒人物。副司令丁纪徐,淞沪事变带队出征上海打鬼子,典型的拼命三郎。在杭州遭到日军飞机空袭之时,他因为自己的飞机没加油,抽出手枪从中央空军飞行员手里抢了一架就上天玩命。他们的部下也有不少参加过对日空战,作战经验丰富。

            7月7日,中国空军击沉了第一艘军舰。非常遗憾,这条军舰是中国人自己的。这就是陈策属下的飞鹰号驱逐舰,被丁纪徐队轰炸机击沉于海口。

            飞鹰号驱逐舰,是中国海军至今为止唯一一艘四烟囱的战舰,德国制造,当时中国海军驱逐舰中除建安、建威以外排名第三,也是陈策手中和中山舰并列的最大战舰。遭到轰炸的飞鹰舰挨了一颗150公斤炸弹后,挂出“我舰操纵失灵,救生”的信号旗。但是因为陈济棠许下了炸沉一艘军舰一万五千大洋的重赏,飞行员毫不留情,最终将其击沉。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7)

            陈策的其他舰艇也多有损伤,各舰纷纷避退香港。和陈策关系较好的港英当局担心二陈火并殃及香港,故此也敦促陈策投降。

            陈策坚持不下去了,被迫宣布下野,他想把手中的舰艇带到南京,但是港英当局怕引起陈济棠的愤怒,拒绝第四舰队在港舰艇撤离。最后,陈策只得率领避退到东山的中山舰到福建,将其交给中央海军。

            心灰意冷的陈策对老蒋深感失望,到得南京投奔老友欧阳格,见面之后,落泪感慨道:“我将心事付明月,可惜明月照沟渠啊!”

            欧阳格听了此话,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他一直追随老蒋东征西讨,老蒋卸磨杀驴,见死不救的架势不能不让他心有戚戚焉。

            其实老蒋也有老蒋的难处,共产党、日本人,都把他死死的缠住,他也实在没有力量千里迢迢去救一个无足轻重的陈策。

            但是,欧阳格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抗战爆发后,这位在中山舰事件、电雷学校等处为老蒋出尽力量的海军中将,被老蒋以“贪污罪”枪毙,其真实死因至今是一个谜。

            南京对“老革命”陈策还是非常敬重的,9月,即委派他担任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前往德国探讨军事合作事宜。他的团中,有一位奇特的随团成员,就是为了九一八事变辞职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四星上将张学良。

            陈策对陈济棠的报仇,只需要等待不到三年,而且,报的酣畅淋漓。

            五

            14-6中国海军宁海号巡洋舰,带有两架舰载侦察机(其中一架为国产),1935年在广东海面截击叛逃的海圻、海琛两舰。

            1936年。

            今天,在我们轻松说出这个年代的时候,很难想象当时中国人那种艰难的感觉。

            众所周知,中国的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开始的。然而,大部分抗战的准备,都是从1936年开始进行的。

            在这一年,按照蒋百里持久抗战的国防理论,著名的吴福、湘鄂、西康三线国防工事初具规模,中国的政府作出了以川边横断山脉为最后抗日战线的决心。

            在这一年,第一夫人宋美龄就任航空委员会委员长,美制马丁—B10轰炸机,霍克三战斗机开始装备中国空军,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向空军要求,“准备全部轰炸机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

            在这一年,张杨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拘留蒋介石实施“兵谏”!国共再次合作,携手救国。

            不是中国人想打,是日军的炮口,已经顶到了北京的城门上,再不打,就要亡国灭种了!

            中国的各个有识阶层,都在同一面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开始挽起手来,从1840年以后,中国人第一次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共赴国难!

            陈策将军和其他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一样,也为这种精神所鼓舞着。他从欧洲访问归来以后,即担任国民政府军令部海军处长、海军部次长、国民党中央执委,晋升海军中将(又晋升一次?对,国民党的军衔就是这样混乱,还有上将晋升少将的例子呢),和他的老对手,海军部长陈绍宽共同制定了针对日本海军的海军作战甲案、乙案,成为抗战前期海军的主要作战指导方针。

            翻看当时材料,这种情况不仅见于陈策身上,很多“反动”军阀,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比如川军军阀饶国华将军,就在抗战爆发后主动请缨出川,在广德血战中拼光了自己的部队,然后自戗殉国。

            “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椠,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如磐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那是一个危急,然而血性十足的时代,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仿佛露出了英武的风采。

            然而,也有不合谐音。

            1936年6月1日,陈济棠联合李宗仁在广州宣布独立,成立日本人为后台的“抗日救国政府”,自任首脑,史称“两广事变”。

            这个“抗日救亡政府”十分滑稽,因为就在广州的沙面等处,一百多名日本军事顾问在帮助这位南霸天准备起事,而日本政府赠送给陈济棠的军火,正在运往虎门的航路上。

            连李宗仁当时也借此和日本人打得火热。不过,他的机锋要到一年以后才为鬼子们所了然。这位将军的心里早有主见,在归附中央之后及“七七事变”后,桂系两个月即装备四个军,共48个团开赴抗日前线,居全国各路之首。桂军在整个“两广事变”中没朝中央军放一枪,倒是抗战爆发以后,空袭桂林的日本飞机突然遭到桂系空军的英勇截击,鬼子惊讶的发现,扑过来的正是前一年“赠送”给李宗仁的日本九一式战斗机,飞行员还是日本明野飞行学校“免费”训练出来的……

            陈济棠对日本人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策略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已取得日本军方谅解,愿意支持我们的行动”,所以他的抗日纯粹挂羊头卖狗肉——有日本人帮着组建“抗日政府”的吗?

            民国海军中的大英帝国爵士(8)

            陈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为这次反蒋成算很高,政治上老蒋正被全国指责不抵抗,自己有国民党三巨头之一的胡汉民为依托,广东陆军第一集团军总兵力二十万、广西十万、空军八个中队,实力不亚于中央军,海军有粤海舰队和虎门要塞,加上他前两年利用和红军倒卖钨砂大发横财,财政充裕。最重要的是,陈济棠迷信成癖,他大哥陈维周精通术数,拜谒老蒋的时候暗中给蒋相面,认为蒋气数已尽,1936年有一“束手就缚”大劫;陈手下养的术士们也算出蒋的气数竭尽,有一个叫翁半玄的大师为陈济棠求签,结果是“机不可失”,倒蒋良机——后来果然丢了飞机,陈济棠下野。

            陈济棠发难的机缘是蒋介石用要对广西用兵试探他,他顺水推舟挟持李宗仁上船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