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 第17章

第17章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

        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

        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

        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

        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

        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

        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

        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

        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

        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

        论中的基础意义。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

        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

        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

        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

        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

        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

        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

        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

        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

        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

        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

        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

        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

        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

        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

        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

        的表现。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

        朱熹处都有论述。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

        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

        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这也是他不

        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

        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

        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

        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

        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

        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

        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

        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

        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

        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

        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

        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传习录》的版本情况大体如下:

        王阳明的学生徐爱自正德七年(1512年)开始,陆续记录下王阳明论学的谈话,取

        名《传习录》。正德十三年(1518年),另一学生薛侃将徐爱所录残稿及陆澄与他新录

        的部分一起出版,仍名为《传习录》。嘉靖三年(1524年),南大吉增收王阳明论学书

        信若干篇,以原名出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将陈九川等人

        所录的《遗言录》加以删削,与他和王畿所录编成《传习续录》出版。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钱德洪又增收黄直所录。隆庆六年(1572年),谢廷杰在浙江出版《王文

        成公全书》,以薛侃所编《传习录》为上卷,以钱德洪增删南大吉所编书信部分的8篇

        为中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入王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这就是《王文成

        公全书》本的《传习录》。上海商务印书馆曾影印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作为四部

        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出版了叶绍钧的校注本。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

        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

        作,对它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未有重大突破。近年来,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

        人,青年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

        义的尝试,可供阅读《传习录》时参考。

        ------------------

        北极星书库||http://ebook007

                        

        北极星书库||  http://ebook007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17  《焚书》、《续焚书》

        “善与恶对,犹阴与阳对,刚与柔对,男与女对,

        盖有两则有对”

        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艰难生长的资

        本主义萌芽遭受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摧残,发展极其缓慢。在历史的发展面临重大抉

        择的关头,地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政治上、思想上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因循守旧反对改革的传统思想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被封建卫道士

        们视为“狂人”的“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抨击时局,揭露假道学和封建礼教的勇敢

        斗士。

        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

        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

        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

        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

        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

        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

        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

        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焚书·答耿司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