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精准广告之所以被称为是"应运而生的一种革命性的网络推广方式",是因为它可以满足广告主媒体投放的两种极限需求以及其中的任何一种状态:无限追求精准到一个具体的目标客户投放,无限追求覆盖到全体网民。

            精准广告是百度商务模式"两条腿走路"的代表,百度希望以自己领先的技术和互联网广告理念,寻找符合这一时代特点的广告模式。

            在精准广告发布会上,李彦宏表示:"百度精准广告是广告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依托我们强大的搜索平台和对网民行为的深刻洞察,百度精准广告以全新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广告传播的粗放特性,相信它一定会对中国的互联网及广告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第35节:宝马的尝试

            宝马的尝试

            2006年7月13日,在首届百度世界大会上,精准广告正式推出。百度的这一广告模式立即受到了众多世界500强如奔驰、欧莱雅、宝洁等广告主的关注。同时,精准广告这一创新的广告理念,补充了业内对"精准营销"实现方式的思考,《国际广告》等专业杂志纷纷对这一广告模式做了连续报道,并称之为"颠覆性的广告模式"。

            百度对精准广告的优势也非常有信心,但是否能够被客户接受,还必须通过实践检验才能知道。于是,百度先有意识地在每个行业选择有代表性的客户,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第一期试投放。摩托罗拉、宝马、兰蔻、AOC、迪斯尼等成了代表不同行业的最早一批百度精准广告客户。

            其中,宝马的尝试非常有代表性。

            当时,为宝马服务的是华阳联众广告公司的客户总监隋丹。

            宝马的目标消费者定位在高端人群,这个瞄准高端人群的汽车品牌,非常重视目标人群的设定,他们有很强大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去筛选自己的客户,并衡量广告的投放。

            一开始,面对宝马广告投放的高要求,加上精准广告又是个新产品,隋丹对宝马能不能成功成为百度精准广告的客户并没有信心,着实担忧了一番。但百度精准广告依托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网民行为数据库,对网民几乎所有上网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分析,按广告主需求锁定目标受众,无限追求精准到一个具体的目标客户投放,然后进行一对一传播,多通道投放,按照效果付费。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对客户的了解让隋丹相信,百度的精准广告是最能满足宝马广告投放要求的。最终,她成功地说服宝马。宝马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广告投放方案,在百度进行了精准广告和搜索推广的广告投放。

            随后,百度对宝马投放的精准广告进行了跟踪,通过  "精准广告带来的人群是否准确"、"点击率"、"事后的转化率"、"客户到达页面之后有多少继续深度访问"等多项指标对投放效果进行了衡量。经过一轮测试后,数据证实,宝马的这次精准广告的试投放达到了非常好的预期要求。

            把广告投给最相关的人,并可以精确评估效果,百度的这套广告模式无疑非常满足宝马的广告投放要求。这让宝马接下来进行了持续的精准广告投放,投放的产品线更是从宝马3系到5系,最后甚至普及到宝马做广告投放的所有产品线。这些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无疑是不同的,百度则根据不同的诉求分析并锁定广告投放的目标。合作下来,宝马越来越喜欢精准广告,也透过与百度的合作,不断深挖自己的客户需求、细分客户人群,逐渐成为精准广告的一个长期合作伙伴。

            除了宝马等第一批尝试百度精准广告的品牌,精准广告还吸引了汽车、房地产、金融、数码、酒类、奢侈品等行业中的许多高端客户。

            一汽大众甲壳虫投放百度精准广告后,随机在百度所投放的人群里发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调查所投放人群的购车兴趣、关注的价格范围等。该调查问卷显示,收到该广告的用户,89%以上对汽车感兴趣,超过40%的人打算最近购车。

            戴尔也尝试了百度的精准广告。

            戴尔2002年开始在百度做竞价排名,但对于百度的精准广告,还是比较谨慎。为了监测媒体投放效果,戴尔在不同媒体投放的广告,所留的热线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投放后,通过对比每个电话号码所接听的咨询电话的数量及转化率,就能够判断出投放效果如何。因此,戴尔一直对按照咨询电话的数量来计算广告费用比较信任,坚持在百度投放的精准广告也这样来计算,而这与百度设计的付费计算方式不一样。在戴尔的坚持下,百度修改了与戴尔合作的计费方式,采用咨询电话的数量计算。

        第36节:隐私权争议

            事实上,为了让精准广告这一革命性的广告产品为广告主带来更高的回报,百度精心打造了一支精准广告服务团队。这个团队汇集了各行业资深专家,可提供缜密、细致的全程深度服务,服务内容涵盖策略方案、物料建议、效果监测,并可根据广告效果,随时调整、持续优化广告投放,有效地保证了广告主的经济利益。

            因此,在精准广告推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后,先后有300多个客户上线也就不足为奇了。300多个客户涉及19个行业,包括人们熟知的奔驰、宝马、沃尔沃、奥迪、路虎等知名汽车品牌,以及大牌房地产品牌、家电企业。不仅如此,就连身处互联网行业的易趣、eBay、阿里巴巴等网络公司也投放了百度的精准广告。

            隐私权争议

            精准广告让众多广告主眼前一亮,然而也遭到了这样的疑问:精准广告的追踪行为是否侵犯了用户的隐私?

            2008年1月,李彦宏在上海的英国领事馆与英国首相布朗进行了会谈,两人就精准广告的追踪行为是否侵犯用户隐私进行了一番争论。

            李彦宏在一篇题为《我对英国首相说"我不知道你是谁"》的博客文章中,记录了这次争论的内容:

            布朗说:"你知道我每天搜索了什么信息,你知道我的喜好,你知道我想买什么东西,你甚至知道我的年龄、我的收入,你可以据此来发布最有针对性的广告,你是不是侵犯了我的隐私?过去的媒体都是不知道这些的。"

            李彦宏说:"我是知道很多关于你的信息,但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会用我掌握的信息对你造成伤害。"

            布朗说:"你用我的信息赚钱,你应该付给我钱。"

            李彦宏说:"不对,你用我的服务是免费的,我们挣了钱才能把服务做得更好。"

            布朗问:"未来的搜索引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越来越智能?"

            李彦宏告诉他说,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要靠百度知道这类产品来匹配自然语言的检索请求。

            在精准广告设计中,百度的确注意到了如何保护用户隐私的问题。

            李彦宏详细地解释说:首先,百度不是根据IP,而是根据Cookies来记录用户搜索行为的,Cookies是用户在网上留下的痕迹;其次,百度虽然知道这个用户有可能买什么样的产品,但是并不知道这个用户是谁。百度从来没有真正记录过用户具有隐私性的信息,也不会把有可能比较敏感的产品广告,通过精准广告的方式投放给消费者,更不会向广告主提供任何一个客户或者消费者的隐私信息。百度只对受众进行一个相关性的排序,进行广告展现。

        第37节:电子商务的7年之痒(1)

            第五章  另一个支点:进军电子商务

            2001年,一位优秀的工程师怀着遗憾离开了百度。在百度,技术人才,尤其是核心骨干的流失率是非常低的,这位工程师的离开完全是一个"意外"。导致这场意外发生的原因,是这位工程师很认真地告诉李彦宏,他想做电子商务。

            此时,电子商务是个很热的投资方向。

            百度要不要做电子商务?李彦宏与产品部以及技术团队进行了仔细调研,最终结论是:此时,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还不成熟,网民不觉得在网上买东西是可信赖的。当时的调研数据证明,这个时期百度检索词中,有关商品的检索词比较少,百度更希望顺应网民普遍的搜索请求来发展产品。

            无论百度推出什么产品,总是遵循三个原则:有需求、有优势、有利益。百度开发一个产品的请求,不是哪个部门研究了竞争对手或哪个老总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千万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用户的使用习惯,从他们提出的比较集中的搜索请求中发现的。换句话说,产品的策源地并不在百度,而在用户。用户的需求是第一个必要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这个产品一定是没前途的。

            但这还不是充分条件,一个产品还必须满足后面的条件。

            第二是要有优势。这是指从百度的资源和能力出发,看看由百度来做这个东西,是否一定能给用户提供比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更好的额外价值。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替代性产品,百度有信心做得比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更好。

            对照上述条件,此时,百度发展电子商务的时机的确不好。于是,李彦宏告诉这位工程师:"Sorry,我们目前不做电子商务。"而这位执著于电子商务的工程师,则希望立即开始投身到电子商务的大潮中,因此最终他遗憾地离开了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