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托夫勒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以及重复学习的人。
深夜12点,在家长群里,一位小学生爸爸给女老师发了条微信:

“睡了吗?”

之后,家长抱怨了两句,这个点儿连老师都休息了,自家孩子却在熬夜写作业。群里的其他家长看到后,纷纷表示孩子做不完题,到学校要被罚站。

很快,这位“挑事儿”的家长,就被老师礼貌地踢出家长群聊。

事情发酵后,网友分成两派。

有人大赞家长生猛,敢正面挑战老师的权威,太多父母硬着头皮辅导孩子功课,对老师敢怒不敢言。

也有不少人同情现在的老师,连布置作业的权利都没有。不想孩子辛苦做作业的是家长,嫌孩子成绩不理想的也是家长。

其实谁都没对,谁也都没错。在追求好成绩上,家长、老师、孩子绝对都是高度一致的态度。

北师大最近刚做了一个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超九成的家长期待自己孩子的成绩是中等。

可是,熬夜熬到凌晨12点,孩子的成绩真的都能达到“中等”吗?

朋友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很典型。

她的女儿今年读高中,每周会拿着周考成绩单让家长签字。女儿很乖,很听话,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可总不出成绩。

朋友只能干着急,一边安慰自己成绩不重要,孩子健康快乐最重要,一边看着惨不忍睹的成绩单,忍不住打听别人家孩子的成绩:

“女儿根本不知道,等她踏入社会,谋求一份文员工作时,至少有10个人和她竞争。其中3个985院校,5个211院校,1个海归,还有1个家庭背景雄厚。”

我听后问了她一个问题:爱因斯坦聪明吗?她点点头。

爱因斯坦死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他的大脑结构、体积、重量,和同龄的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学霸和学渣,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有,那就是学习方法的差距。

“孩子只知道低头原地打转,却忘记抬头看方向走捷径。”朋友一下子意识到问题的关键:

与其让孩子拼命苦读,不如教她学会如何高效学习。

她立马停了孩子的课外辅导班,专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就在前两天,朋友还发朋友圈炫耀说,孩子突然开窍了,成绩好到怀疑不是自己亲生的。

哪里会有突然开窍,不过是摸到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