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穿越之快乐农夫生活 > 第53章 开店

第53章 开店


        
        新来的人手脚都挺勤快,晚饭后抢着洗碗,最后仁平抢到了这个工作。杜伟铭看到这个情形还是比较满意的,谁不喜欢勤快的人?惜春和怜秋在赶制被子和衣服,家里的被子现在勉强够用,现在还是冬天,棉衣也要赶快做出来。
        杜伟铭让他们早点休息,周文什么的就一起到房间里商量事情。小桌又派上用场了,杜伟铭泡了一壶薄荷茶,一家人坐下来对小吃铺子展开计划。店铺以后主要经营业务,人员分配,这些都要一一安排好。
        “我们先看看,人手怎么安排,哪些人去镇上的店铺,哪些人留在村子里。”
        “仁康肯定要带到镇上去,他会厨艺。惜春和怜秋也带过去,留在村子里也不放心。”
        “我看村子里留2个人就够了,其余的去铺子里帮忙,等铺子稳定了再说。”
        “马上就要春耕了,2个人哪能种的了这么多地啊。”
        “要不先留几个人在村子里,正好铺子也要重新装饰一下,等弄好了,春耕也差不多了,到时留2个人在村子里也就行了。”
        …
        一番讨论后,最后决定后天杜伟铭带着娃娃还有周文和仁康先去镇上,其余的人就留在村子里忙地里的活计,等店铺重新装修好了再去镇上。镇上的东西都贵,现在这么多人去也没什么意思。
        家里多了这么些人有两个效果体现,第一是家里的活计杜伟铭现在都不怎么干了,他刚准备做饭仁康就上手了,扫地,仁平早就扫好了,洗漱的水,惜春什么的也给你准备好了,杜伟铭真决定自己是少爷了,这啥活都不用干,说句老实话还真不习惯。第二就是,家里的粮食储备急剧下降。家里多了5个人,还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那饭量一个比一个惊人,一大锅粥都不够喝的,煮饭也是一大锅肯定吃的干干净净。杜伟铭也不会让他们吃不饱什么的,就让仁康多做点饭。看来是要开铺子,不然多了这么些人还真养不起啊。
        第三天一早,杜伟铭一行就出发去镇上了。束修已经送到私塾了,这两天就去读书了。今天去铺子里和原来的店主把东西都交接好。王武驾着牛车送他们去,顺便把家里的蔬菜还有腊肉什么带一些过去。家里的白菜、萝卜、土豆什么的都吃不完,到了镇上也就要买了。当然还有一罐橄榄油,现在吃惯了橄榄油,杜伟铭还真不习惯吃猪油炒的菜,听房掌柜说镇上也有卖元宝油,杜伟铭特地去看了一下,元宝油就是菜籽油,听说是从吴国传来的,价格也贵的很。如果橄榄能大批收获的话,做橄榄油应该也有生意吧。这里怎么没有豆油呢,如果豆油的话应该很便宜吧。算了,等有时间再说。
        杜伟铭一个人在细细琢磨,周文带着娃娃在玩。娃娃其实舍不得离开叔叔,只是哥哥说以后要有出息就一定要念书,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一辈子只能种田。这好像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杜伟铭其实没有想让娃娃要念多少书,只是如果你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过,那以后也很难有很大的出息。仕途什么的,杜伟铭也没想,至少念上几年,如果有个功名就最好了。这个年代如果有个秀才什么的,都要比平头百姓强上数倍啊。杜伟铭自己是实在没这个心思念书,自己本来就偏科的厉害,一直喜欢理科,文科就不行了,好不容易大学读完了,现在再让他去私塾念书,那是不肯能的,自己已经读够了。
        王武送他们到了铺子就回村了,约好五天后来接他们。林牙侩带着杜伟铭去了铺子,原来的店家已经收拾好东西了,家具,锅碗什么的都留了下来,杜伟铭只要提着衣服,被子就能住了。这倒是好,省的麻烦了。杜伟铭委托林牙侩找几个工匠,明天就开始翻新铺子了,林牙侩对这个长久生意还是挺上心的,今天一早也陪着杜伟铭来铺子里办事。
        原来的铺子有两层,每层大约有五六十个平方。原来楼下是卖一般的杂货,干果什么的,楼上的就卖一些比较高级的毛皮,干货。杜伟铭计划把弄成一般的座位,楼上类似雅座形势的。这里的铺子一般就开到下午,晚上就打烊休息的。厨房有两个,一个是在楼下,杜伟铭让隔了10个平方做厨房,还有一个在院子里。院子里的比较大,如果忙的话就可以两个厨房一起用。
        杜伟铭的计划是早上卖早食,中午有盒饭和小炒两种。这是借用了现代的思想,杜伟铭去过天香楼吃饭,如果中午时分,有些菜要等很长时间的,如果赶时间的话就来不及吃了。杜伟铭准备在楼下的厨房摆上些煮好的饭菜,让食客自己挑选,需要什么。这样挑完付钱就能直接吃,不用再等了。楼上吃小炒的话当然就是现点现做了,如果不着急时间的话和金钱,楼上的雅座当然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原来的店主把这里的东西都一一介绍了,又把钥匙留给了杜伟铭,就告辞离开去京都了。林牙侩说好明天带工匠来做活也告辞离开了。
        杜伟铭带着娃娃去买一些文房四宝,明天就要去私塾上课了,这些东西当然要置办好的。
        “娃娃,明天去读书的时候要用心哦。”
        “我知道,哥哥,你放心好了。”
        笔墨什么的果然贵,杜伟铭买了普通的就花了300文,宣纸就更贵啦,从店铺里出来,杜伟铭整整花了一两银子,那都还是买的普通的。
        又给娃娃买了些他喜欢的小吃,两人就匆匆回去了。事情一堆,还要赶紧回去处理。
        杜伟铭选这个铺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后面的院子够大,有6间房间,还有两件储物间和一间小厨房。他这个院子的设计有点类似四合院,正面是铺子,围着的都是房间,中间是个院子,还种了些菜。虽然房间的面积不大,每个就也十几平米,和村子里的没法比,但是还是弄的挺好的。原来的店主只用了其中的4间房间,只有4间房子是有家具的。其余两件房间也给他堆放物品了。这次只来了杜伟铭,周文,娃娃和仁康,房间倒也够用。等人多再去买些家具或是请张木匠做些家具也行。
        杜伟铭原本想让娃娃单独一个房间的,娃娃不肯,杜伟铭也就没有勉强。周文和仁康一人一间房,如果人多的话以后就要两人一间了。杜伟铭住的是原来店主的房间,算是最好的了,有床,柜子,桌子,柜子,房间也是几间里最大的。周文和仁康的只有最简单的床,柜子,还有两把椅子。等有时间再弄吧。把带来的东西归置了一番。仁康已经开始做晚饭了,午饭每人吃了两个饼子算数,晚饭就要好好做了。
        杜伟铭送了娃娃去私塾,私塾离铺子很近,但是第一天上学,杜伟铭还是送了他去。
        “娃娃,要听话哦,哥哥下午带你喜欢的红豆糕。表现不好可就没有喽。”
        “哥哥,你放心好了。”看着娃娃一蹦三跳的进了私塾,杜伟铭也就回铺子了,工匠等一下就要来了。林牙侩这次一共带了三个工匠来,杜伟铭把自己的意思详细的讲解了,最后说好是材料加上人工一共12贯钱,杜伟铭包一顿午饭。又给了林牙侩100文,林牙侩笑着离开了,直说以后有事找他就行。
        因为铺子整体还是可以的,只是需要翻新一下,楼上的雅间就稍微要费点时间了,一个半月后,铺子翻新好了。期间王武开始是5天来一次,后面就是10天来一次,考虑到家里开的食肆,杜伟铭这次留了3亩地种菜,其余的种稻子之类的,蔬菜什么的基本就自给自足了,猪肉什么的也已经找好了。
        这些日子杜伟铭对镇上的食肆还有小吃铺子几乎都光顾了一下,发现他们早饭的花样还真是单调,粥,饼子,包子。几乎没什么新意,杜伟铭和周文、仁康一起研究出了很多新鲜的吃食,大部分都是杜伟铭把现代的早饭搬了过来。豆浆,豆花,粥,包子,小笼,小馄饨,春卷。买了个石磨,豆浆什么的就自己做。还可以做些豆腐什么的。
        豆浆和豆花都是3文钱一碗,粥2文一碗,肉包5文一个,菜包3文一个,小笼就贵了要15文一笼,一笼8个,春卷一份4个,要10文,小馄饨5文一碗。开业当天8折优惠。
        除了连大和仁平留在了村子里,其余的都来铺子帮忙了。
        午饭的客饭,一荤两素一碗糙米饭,定价10文,糙米饭一碗1文。还有面条,馄饨之类的,小炒就看菜单了。开业的第一天,人并不是特别多,像小笼之类的就没什么人点,价格比较高,但是豆浆,豆花还有小馄饨,包子倒是有不少人点了吃吃试试。人都想试试新鲜的花样,而且开业当天还有免费试吃的,杜伟铭就准备了一些小笼还有春卷让大家尝尝鲜,很多人都冲着这个过来的。
        等一切上了轨道,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杜伟铭感觉人都要累趴下了,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起床准备了,仁康什么的起的还要早。一直要忙到午后才能休息。但是劳累还是有代价的,第一个月去掉各项收支,杜伟铭算了下一共赚了5贯钱,比预想的要好。杜伟铭当即决定晚上庆祝一番。娃娃也习惯了私塾的学习生活,每个月有一天的休沐日,杜伟铭当即决定就在那天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