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无知的代价 > 第三章

第三章



别把努力想的那么功利

越无知的人,越会为自己找借口。

还记得那个道出社会真相的文科状元吗?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而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

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句句扎心,多少人开始对现实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感慨出身,却也被它们蒙蔽住眼睛,看不见现实的另外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人就拿这个当借口,说认命吧,反正努力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总有另外一部分人,在这个还看不清未来的现实里,还在抛头颅,还在洒热血,还在上演热血屠龙的故事。

那一部分坚持的人,从这段看不见未来的现实里脱颖而出,到了现实的另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里面,命运有很多漏网之鱼,有很多机遇之门敞开,有无数的希望精灵追随。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

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很多人都觉得,从小努力是一件泯灭人性的过度功利的事情,剥夺孩子的“童年”,为了自己的目标。

但事实上,除去个别的极端案例,所有的努力跟功利毫无关系,恰恰是正确的选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统计:

一份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调查中,84%的高管拥有高学历,48%出身于985名校。

985大学整体的师资力量比211大学都要强很多,就不用提其他学校了。

越是名校的图书馆和文献存货越优质越多,藏书量指标代表“干货量”。

中国藏书量排名前十的大学均是985院校。此外,985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硬件设施、交流平台。

本科继续深造的话,待遇更是天差地别。

很多“985”院校,推免比例非常高,高到惊人,一个班的同学有一半的人保研,甚至是一半以上。

出国留学也是许多家长与学生热衷的一条“别样路”。

申请国外留学时,也有一些“潜规则”,那就是看重学生的学校背景是否属于重点大学中的‘985’。

就业方面更不用提,以2012年为例:

中国内地前100强的上市公司,超九成每年都会选择到985、211大学进行“校园招聘”;

非重点(二本及以下)高校总共不足10家百强企业进驻过。

知名企业在招聘时会更加青睐“985院校毕业”。

虽然仅靠文凭评定有失偏颇,但如果按照能力来衡量,这个衡量成本花不起,企业也只能用一个出错概率较低的简单方式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