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庄子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前几日,复旦女神陈果老师的一段授课短片在网络上刷屏。
  
老师站在讲台上,优雅地说,有一句话,她一定要在第一堂课就告诉大家:
  
“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更要学一些无用的东西。

有用的东西能帮助我们谋生,而无用的东西,才使我们终身快乐。”
  
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事,听歌,散步,赏月,发呆。
  
他们看起来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但这些纯粹放空的间隙,似乎才是生活中最能带来幸福的时刻。
  
就像庄子说的那句话: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生活的美妙,由“无用”带来
  
最近各大视频网站上火了一位发明创造达人,手工耿。
  
他被百万青年网友称为“最傻网红”,“发明界的泥石流”。因为,他总是致力于发明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废品”:
  
比如,一只用管钳做的蚂蚱。
比如,一个可以弹出清脆有力的脑瓜儿崩的辅助器。

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做着没有任何用处之事的无聊之人,竟让300多万网友笑到无法呼吸。

大家纷纷评论:
  
“看着他一本正经的做些没用的东西,我觉得神清气爽。”
  
究其爆火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成年人的生活已经被“有用”的追求压的太过疲惫。
  
手工耿的出现,恰好打破了这时时紧绷的局面。
  
他让我们在“无用”中得到了放松,在不知不觉的放声大笑里,释放了无形的压力。
  
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研究调查:
  
一个婴儿每天大概平均会笑  400  次,而一个35岁的成年人,大概只有15次。
  
回想我们小时候,快乐似乎总是来得很简单。
  
和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上蹿下跳,泥土里“摸爬打滚”,也能开心一整天。课间的嬉闹,体育课上放肆的奔跑追逐。
  
那时候我们总有大把的时间,花在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事上。日子,也就在简单和愉悦中飞速度过了。
  
而进入社会以后,大家有多久,没有开怀放声的笑过了?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为“有用”之事奔波劳累,打卡,报告,业绩,然后慢慢堆积成了丧。
  
成年人的世界,太实用主义了。以至于失去了最纯粹,最单纯的快乐。
  
大家熟知的演员陈道明,是个在拍戏之外鲜少参加饭局的人。他总是下班就回家,练字、弹琴、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
  
导演冯小刚笑他不够聪明,不知道做些场面上的有用之事为自己开拓事业。
  
陈道明只说了一句:

“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人生短短几十载,如果一味的追求有用,只会让人倍感压力和束缚,让日子变得单一而生硬。
  
而在一个“无用”的世界里,可以没有任何世俗功利的捆绑。
  
吟一些无用之诗,醉一些无用之酒,读一些无用之书,钟一些无用之情,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