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 第94页

第94页


  “哎呀,晓娜啊,这个新生不太一样!”林奕田有些无奈道,“其他的学生任你挑。”
  林奕田实在也没想到景萧然居然是大一的新生。
  林奕田之前以为,景萧然既然是李秋雨推荐过来的,那至少说明他已经具备很强的实验能力,因此才能做独立实验。
  不说景萧然是个研究生,那至少应该是个学校的“老油条”了吧。
  而且从景萧然的言谈举止中来看,他可不像是那种初出茅庐的小男生。
  “不!林老师,我就要这个叫景萧然的。”
  “这个……”林奕田一阵哑然。
  眼前这个女生他可得罪不起,她父亲是学校的特聘教授,除了校长以外,是宁安医学院唯一的楚天学者,还是宁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副院长。
  楚天学者是省级学者称号,这个头衔虽然说是比上不足,但是比下绰绰有余。
  无论怎么样,在一个二本的学校,这种人物可不是他林奕田一个实验室主任能得罪的。
  另一方面,景萧然是李秋雨介绍来的,还跟吴启明扯上了点儿关系,这也不太好得罪。
  “晓娜,这个新生并不是我们常规招纳进实验室帮忙的,是李……。”林奕田解释道。
  “不管他怎么进来的,不就是个新生吗?”何晓娜打断道,“而且就是因为他会给小白鼠灌药,我才想让他来我们实验室,否则我都瞧不上他呢。”
  林奕田可是服了这个何晓娜,她实验不太会做,只是苦于父亲的压力,才天天在实验室待着。
  实验不会做怎么办?
  只能找人替她做,从最基本的培养细胞、给小白鼠灌药,何晓娜一直都是让实验室同学替她做。
  刚开始大家碍于她父亲的面子不敢拒绝,可是时间久了,众人遇到何晓娜都绕道走,以至于何晓娜只能从新生中找“免费劳动力”。
  “晓娜,景萧然是樊城医科大学的李秋雨老师推荐过来的。”林奕田道,“他承担着自己单独的一个项目。”
  “李秋雨是谁?”何晓娜还是不甘心。
  “李秋雨你可能不认识,但是吴启明你总该认识吧。”林奕田道,“李秋雨是吴启明的师弟,之前还来过我们学校开讲座呢。”
  何晓娜听到吴启明的名字,身子一怔。
  她太清楚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
  在宁安医学院,谁都要看她父亲的脸色行事。但是每次这个吴启明一来,她父亲在吴启明面前却是毕恭毕敬,一副好学生的姿态。
  见何晓娜不说话,林奕田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便乘胜追击道:“除了景萧然,其他新生你想要谁都行!”
  何晓娜只能点点头,这个景萧然暂时是要不过去了,“林老师,那你帮我关注一下景萧然。一旦他自己的实验做完了,如果他还想在实验室,就一定要弄到我们实验组。”
  “那没问题。”林奕田呵呵一笑。
  何晓娜这才满意的离开了。
  林奕田松了口气,这尊“大佛”终于被送走了。
  等何晓娜走后,林奕田寻思着给景萧然打个电话。
  宁安医学院,二楼实验室。
  景萧然刚好做完了中间体的分析,结果很成功,和自己预想的一样。
  接下来只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就行了。
  “叮叮……”
  电话响起,景萧然摘下手套,接通电话。
  “喂,是景萧然同学吗?我是林奕田。”
  “嗯,林老师您好,我这边一些试剂用完了,正想找您呢。”景萧然笑道。
  “这个好说。”林奕田哈哈一笑,“随时来我这儿都行。”
  “好的,林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儿?”
  “是这样的。”林奕田沉声道,“景萧然,刚才一个学校实验室组朝我要你,想要你去他们实验组干活。”
  “啊?”景萧然诧异不已,难道是刚刚那个雀斑女生,这样看起来她的背景不小啊,居然直接跑到林奕田那里要人,“那您答应了吗?”
  “那怎么可能。”林奕田笑了笑,“虽然这个实验组有个特聘教授,还是个楚天学者,但你是李老师介绍来做实验的,肯定不会让你去干别的事儿。”
  “谢谢林老师了。”景萧然感谢道,李秋雨这张虎皮还真挺好用的,省了自己很多麻烦。
  林奕田又嘱咐道:“不过你在实验室低调一些,最好不要引人注意。毕竟你这来实验室的途径也不是特别的正规,别人要是真心找茬我们也没什么办法。。”
  “放心吧,林老师,我知道的。”
  “那好,有什么问题,或者缺什么东西来找我。”林奕田笑道,“没事我就挂了。”
  “拜拜林老师。”
  挂了电话,景萧然才知道原来这宁安医学院的水还真的不浅。
  今天自己只是给小白鼠灌了药,就引起了别人的关注,想让自己去当免费劳动力。
  看来在没有彻底成长起来之前,还是要韬光养晦,低调一些的好。
  这不一下子就冒出了个楚天学者,虽然说这只是个省级的学者头衔,但是在宁安医学院的影响力还是不小。
  说起华夏学者的头衔,那可谓是五花八门,如果全部拎出来看一看,甚至可以开一场武林大会!
  如果按照游戏那样,把这些头衔从高到低进行分类,那么最强王者便是两院院士,堪称碾压一切的存在。
  这是华夏最高的荣誉,无数的大佬级别的学者,一生奔波就是为了院士这个头衔。
  做学问的人所能梦想的最顶级终点,代表华夏科研圈的最高水平。
  以科学院为例,每两年大约60个新增,再加上每两年过世不少,是一个很稀缺很稀缺的资源。
  其次璀璨钻石便是长江学者、杰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这三类称号水平都是业界大牛,属于第二档。
  前世的李秋雨便是达到了这个层次,获得了长江学者的称号。
  但是长江学者名字的由来和那条江一点儿关系都没。
  它是1998年教育部和香港实业家李嘉诚以“振兴华夏高等教育”为目标,“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实施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不仅是华夏高校重要学科的中坚力量,更成为仅次于两院院士的顶级荣誉。
  “千人”是进入“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科研者。
  “杰青”是国内45周岁以下比较有前途的青年工作者。
  再低一级别的铂金段位,就是现在招聘常常看到的“四青”,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青年长江),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青千),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拔尖)。
  优青、青年长江、青千分别对应着第二档次的三种头衔。
  黄金段位,就是“百人计划”、“万人计划”。
  以上的学者头衔,都是学术大牛的帽子,属于国家层面的。
  再者就是白银段位,是带有国家级的头衔,但是受众小,没有黄金段位以上的“头衔”重要。
  比如我们所知道的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层面上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最后就是青铜段位,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者”。
  这是在“长江学者”计划的带动下,各省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学者计划,用以支持其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从而反哺地区经济发展。
  比如在京都的叫长城学者,魔都的叫东方学者,北湖的叫楚天学者,南湖的叫芙蓉学者,江浙的叫钱江学者。
  最后就是黑铁段位,校级层面的学者。长安大学的叫长安学者,樊城纺织大学的叫阳光学者,华夏传媒大学的叫白杨学者等等……不一而足。


第四十四章  忙碌的金子
  其实,景萧然自己都不知道。
  随着自己的成长,在不知不觉中,他对这些前世想都不敢想的头衔,慢慢开始有了那么一丝渴望。
  在华夏,想要当一名好医生是很难的,只靠治病救人的技术是肯定行不通的。
  发文章、拿项目、评职称、拿头衔,在畸形的环境中,这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治病救人的技术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