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 第143页

第143页


  可是一个二、三流学校的教授如果被曝光这件事,那基本上就是“凉凉了”!最好的情况就是留职查看,最坏的情况就是被院方辞退!
  ……
  “关于论文造假事情。一共彻查107华夏学者论文!这107篇论文的事实情况总体已经核查清楚。107篇论文中,有2篇论文系《肿瘤生物学》重复发表;1篇系《肿瘤生物学》期刊自身错误撤稿,作者没有过错,《肿瘤生物学》已公开澄清;53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33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
  当景萧然看到《肿瘤生物学》杂志社发出的通告,也是惊呆了。
  他自己和洪胜所找出的“造假文章”,并没有发现这么多,看来是《肿瘤生物学》杂志社内部又彻查了一遍。
  接下来,景萧然又看到了《肿瘤生物学》杂志社的一个处理公告。
  “这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这486人中,102人为主要责任人,70人为次要责任人,314人没有参与造假),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信“观察名单”。
  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正在按照统一的处理规则,区分涉事作者参与论文造假的事实情况和具体情节,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涉事作者进行处理。”
  杂志社将所有造假论文的涉事作者以及单位全部通报出来,景萧然注意到,宁安医学院赫然在列!
  “宁安医学院,何楷儒!”景萧然没想到把自己地母校给坑了一把,还间接“报复”了何楷儒。
  这都是景萧然所没有预料到的。
  不过其实这相当于刮骨疗伤,将国内一部分的毒瘤、蛀虫寻找出来,为华夏的医疗圈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如果仅仅是看到国籍是华夏,景萧然就有心放过的话,那么最后还是会害了华夏学术圈!
  接下来另外一条通告,《肿瘤生物学》被SCI除名了!
  它原先的SCI影响因子在3分左右,属于中等影响力的杂志,但是一夜之间就被除名了!
  “Clarivate  Analytics期刊评审专家团队经过仔细评估,最终做出决定:Tumor  Biology由于不再满足Web  of  Science期刊收录的一贯而严格的标准,不再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旗下的SCI收录。”
  这一连三条通报消息,不仅是在华夏国内,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里掀起了巨大的风波。
  首先,大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肿瘤生物学》杂志上,聚集在那些造假的华夏学者身上。
  因为所有涉及“造假”的作者名单是公开的,所以无论是国外媒体,还是国内媒体,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这一批“造假”人员上。其中有很多人来自于华夏的名牌大学,更是不乏985、211工程的大学。
  不过,人们慢慢把视野投向了这次开启了打假行动的始作俑者——两个华夏大三的学生。
  景萧然将洪胜的名字同样署名在了那篇曝光造假文章的后面。
  所有人,包括学术圈、媒体圈、吃瓜群众圈,没有人想到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居然是华夏两个大三的学生!
  景萧然和洪胜两个人的过往经历也被人找了出来。


第十七章  出名了
  “景萧然,华夏宁安医学院在读,临床医学大三学生;已发表数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4.5分。其论文主要是关于近年热点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并且他拥有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专利,不过据说,此专利已经转卖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
  “洪胜,华夏宁安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三学生,曾获宁安医学院的学业奖学金……”
  随着这次“造假”事件的不断发酵,华夏主流媒体都曝光了这次事件。
  这一次牵涉的范围极广,甚至都有院士牵连,所以不仅是在学术圈里,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范围都很大。
  景萧然在华夏的学术圈“火了”!
  很多国内外的媒体记者,纷纷想来市医院采访景萧然。不过景萧然身在心内科监护室,一般人还真进不了心内科监护室。
  心内科监护室,朱珠一脸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个实习生。
  “小景,真的是你曝光的论文造假吗?”
  这次的事件在华夏医疗界的影响很大,基本上只要稍有关注这方面的华夏医生,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自然也注意到了景萧然以及洪胜这两个名字。
  景萧然正在写病历,听到朱珠的问话,轻轻地点头。
  朱珠心里顿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论文全部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查看到《肿瘤生物学》发表的论文。
  可为什么别人没发现论文造假,却偏偏被一个大三的学生发现了?
  这可是一百多篇造假的论文啊!
  要知道一般在这个时期的医学生,可能连英文论文都不会看的吧。
  “小景,你……你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些论文造假的啊?”
  朱珠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声问道。
  景萧然知道肯定会有人询问这个问题,他也已经想好了这方面的说辞。
  “老师,我看了几篇刊登在《肿瘤生物学》的论文,发现有些实验数据有些奇怪,而且无法做重复性实验。”
  “重复性实验?”朱珠不解道,“你还会做实验啊?”
  “嗯。”景萧然点头。
  “小景,你可真不简单。对于基础实验的事情,我们这些老师也一点儿都不懂。”朱珠感叹道。
  对于大部分华夏的医生来说,基础实验和临床是无法同时兼顾的。
  大部分博士毕业的医学生,临床经验很可能为零,但是能够写出一手好论文;而那些长期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几乎对基础实验是一窍不通。
  “老师,我也是按照论文中的实验步骤来做,没什么技术含量。”景萧然道。
  朱珠一笑,她可不相信这话。
  如果真的没什么技术含量,那也什么别人会没发现呢?
  其实朱珠也没发现,这篇举报造假的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同行评审的问题,一般人根本无法获得杂志同行评审的信息。
  “小景,我看了这网上报道,你还发了好几篇SCI?”朱珠又问道,“我工作这么多年,连SCI长什么样子都还没见过呢。”
  “老师,发SCI论文这事儿,听起来很难,但是实际上只要摸到门槛,很容易就能掌握到发表SCI论文的技巧。”
  景萧然仔细跟朱珠解释了一番,算是将这件事圆了过去。
  而监护室的其他人,比如同组曹老师、李文琳,还有关馨护士,甚至一些不熟悉的人,都会过来询问一两句。
  令景萧然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居然也知道了这件事,并且亲自打电话前来询问。
  “萧然,我刚刚在报纸上看见了一个报道,关于论文造假的,文章的作者署名跟你同名,而且也是宁安医学院的……这是你?”
  “是的……”
  景萧然可以想象电话那头老爸震惊的模样,便又解释了一番。
  总之,这是自从景萧然发表了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论文后,他又一次在学术圈刷起了声望值。
  ……
  除了景萧然,洪胜也火了。
  这段时间,洪胜享受到了“名人”般的待遇。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
  也有不少媒体想要拜访洪胜,不过被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帮忙找出华夏学者的论文而已,实际上的“打假”工作都是景萧然做的。
  “班长,如果下次还有这种好事儿,记得一定要叫我啊。”
  晚上回到寝室,洪胜一脸笑意地跑到景萧然身旁。
  “你确定吗?要知道这一次我们可是得罪了很多学术界的人。”景萧然道,“很多人的处罚其实并不多严重,他们依然会活跃在华夏医学界,你难道不怕吗?”
  “不会吧?”洪胜心里不禁打了个哆嗦,“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们应该会被医学院解雇或者辞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