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 第249页

第249页


  放眼看去,除了主位的徐利校长和臧洪峰没到,其他大部分医疗队成员都已经到了。
  “景先生,我们有些晚了,你们位置在倒数第二排的最右边,赶紧入座吧。”柯安道,“您的行李我们有专人负责,等会儿直接运送到专机上。”
  “好!”景萧然顺着柯安手指的方向,看到了自己的座位,刚好是一个比较偏僻的位置。
  景萧然和杰佛里便直接穿过人群,来到了自己所在的座位上。
  启程仪式还没开始,现场显得十分嘈杂。
  不少医疗队的成员在互相交流,他们大多都是传染科或者重症科的专家,平时的学术交流颇多,很多成员都是相熟的。
  不过景萧然一个都不认识,只能安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启程仪式的开始。
  “嗨,老弟,你哪个医院的啊?”
  景萧然正闭目养神,他耳旁响起了一个浑厚的男声。
  睁开眼,前排一个约莫三十五岁的中年男人正回头看着他。
  中年男人梳着寸头,下巴留着一撮小胡须。
  景萧然笑了笑:“您好,我是神州生物药物实验室的研究员。”
  中年男人有些诧异地看了景萧然一眼,然后摸了摸自己那一撮小胡须:“神州生物药物实验室?有点儿耳熟啊!”
  “一家私立的实验室,在樊城的光谷。”景萧然补充道。
  “噢!”中年男人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我记起来了,就是揭发Piero  Anversa教授的那个实验室吧?”
  景萧然点了点头。
  “我说呢,难怪你看起来这么年轻,原来是神州实验室的,那就不奇怪了。”中年男人哈哈一笑,朝景萧然伸出了右手,“你好,我是樊城市中心医院传染科的医生,江小建”
  景萧然同样伸出右手,和中年男人轻轻一握:“神州实验室,景萧然。”


第二十章  抵达非洲(下)
  樊城市中心医院的传染科,能评得上全国传染科的TOP3。
  这主要归功于徐利校长,他身为华夏医学会传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将整个附属医院传染科的档次提升了一大截。
  因此此次的国际救援队中,来自樊城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就有四个之多。而其他的医院最多派出两名骨干医生。
  江小建是一个自来熟,为人十分热情。
  他从腰间别着的小包里掏出手机,想要加景萧然的微信好友,“景老弟,你叫我建哥就行了,来加个微信。”
  这个时代,微信已经慢慢在中老年人中流行起来,很多人都放弃了功能繁杂的qq社交软件。
  景萧然摸出自己的手机,点开才下载不久的微信,加上了江小建的好友。
  “老弟啊,你们神州实验室就来了你一个?”江小建疑惑地问道。
  “没有,还有一个研究员。”景萧然指了指身旁的杰佛里。
  江小建这才看向一旁的杰佛里,微微点头:“外国友人啊!难怪……”
  “难怪什么?”景萧然有些不解。
  “没什么。”江小建打着哈哈,“那个景老弟,你大学毕业没几年吧?”
  “建哥,我看着没那么老吧?我还没毕业呢,刚刚大三。”景萧然笑了笑。
  “你还没毕业?”江小建吃惊道,然后又上下打量着景萧然。
  能有资格参加此次国际救援队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成就的,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徐利校长都将近六十岁的高龄了。
  江小建原以为在整个医疗援助队中,他要算是最年轻的一个了。
  只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来了个还没毕业的大三学生。
  江小建连忙从腰包中翻出政府发的资料表,如果在医疗人员表中找到了神州实验室的景萧然。
  “我靠!”江小建忍不住说了句脏话。
  他今年32岁,在导师徐利校长的带领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申请到了数个国自然项目,顺利晋升了副主任医师。
  在三十五岁之前,能在省级三甲医院中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这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江小建一直引以为豪,而且他确实有资本。他不仅是徐利老师的博士生,更是出国深造,发了数篇SCI论文,其中最高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有12分。
  而且只要有了这一次国际救援队的经历,他江小建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次直升主任医师的机会。
  对于医生来说,无论是在基层医院,还是在省级三甲大医院,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晋升主任医师。
  从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这是一个巨大的鸿沟,除了要资质、人脉,还要科研、文章,最后每年有资格的人放在一起评比,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只是副主任医师。
  但是只要有这一次“非洲几内亚”的经历,那江小建在拥有晋升主任医师的资格后,就可以直升主任医师!
  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因为“埃博拉病毒”本就是百年难遇的!
  但是,当江小建看到景萧然,一个大三的学生居然来参加这种国际救援会议,他都怀疑景萧然是不是走错会场了。
  “咳咳。”江小建清了清嗓子,再次看向景萧然时,眼神已经发生了变化。
  现在有官二代,有富二代,难道景萧然是个“学二代”?
  景萧然这次参加国际救援队的目的是“淘金”?
  可是也不太对,没人会冒着“埃博拉病毒”的风险,来给“学二代”的履历镀金。
  “景老弟,等从非洲回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你们神州实验室参观一下。”江小建摸了摸自己那撮小胡须笑道。
  景萧然笑了笑:“那我们实验室肯定是热烈欢迎建哥的到来。”
  两人谈话间,大厅突然安静下来。
  景萧然抬头一看,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波人。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老人,所有人如同众星拱月般围绕着他。
  臧洪峰则是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
  “徐利校长来了……”江小建轻轻说道,然后立刻就转回头,坐直了身子。
  这还是景萧然头一次见到樊城市医科大学的校长徐利。
  徐利校长坐在第一排最中央的位置,笑容可鞠,精神矍铄,完全不像六十岁的老人,反而像是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臧洪峰在徐利校长的身旁耳语了几句,然后身旁便有人递过来了话筒。
  徐利朝臧洪峰微微点头,然后接过话筒,面朝着眼前所有的媒体记者。
  “欢迎大家来参加此次华夏政府组织的第四期援非救援队的启程仪式。”徐利校长中气十足,然后转过身对医疗队成员道,“还有在座的华夏国际医疗队成员,无论你们来自哪个身份,哪个医院,或者是哪一个研究所、实验室,在接下来至少三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就是一个集体,荣誉与共!”
  徐利校长没有一般官宦的啰里八嗦,很简单的几句话之后,就宣布此次“援非”行动正式开始。
  接下来,作为副领队的臧洪峰也做了讲话,从政治、经济、医学交流合作等各个层面阐述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性。
  果然是浸淫官场多年的人,景萧然听臧洪峰的讲话都快睡着了。
  景萧然很庆幸前几天和臧洪峰见面时,他没有和自己说这些政治套话。
  “啪啪啪!”
  “啪啪啪!”
  在一阵激烈的掌声中,此次启程仪式结束了。
  “杰佛里,你为啥也跟着鼓掌?你能听懂?”景萧然好奇地看着身旁的杰佛里。
  杰佛里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脑袋:“我听不懂,我鼓掌是庆祝他终于讲完了。”
  景萧然:“……”
  大厅里的救援队成员陆续被大巴接往隔壁的天河机场。
  机场里,停放着这次“援非”的专用飞机,飞机的机身上还贴着华夏国旗以及医疗队的图标。
  “科研医疗队和临床医疗队分开坐,各自找到自己的小组长。”臧洪峰主管后勤事务,他将将临床医疗队分为四个小组,科研医疗队分为三个小组,景萧然在科研医疗队的第三组。
  经过了长达二十个小时的飞机,专机终于抵达了非洲国家,几内亚。


第二十一章  疫情现状
  几内亚,位于西非西岸,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