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至于王龁为什么这么笃定苏劫会站在赵政这边呢。
        因为赵政是苏劫营救的,世人看那吕不韦,再看那黄歇。
        此二人哪个不是因为营救质子之功而成为一代权相。
        赵政为太子,或为秦王,这受益最大的就是苏劫。
        苏劫忽然道:“我与将帅所想,形同而意不同!”
        王龁一愣,问道:“何为形同意不同?”
        苏劫道:“我并非那吕不韦,行的是奇货可居的商贾之谋,如果赵政非帝王之才,我也不会去支持他,如果因为利益,去支持一个并非帝王之才的人,最终伤害的,是这乱世下挣扎的天下百姓,我愿意支持赵政,是因为我在邯郸期间,看出了他身上无人能及的帝王之姿,将帅,我相信这七百年战乱,一定会终于赵政之手,成就他自己的千秋伟业。”
        苏劫凭什么这么笃定,赵政能够结束这七百年的诸国纷争。
        其因不必深究,但是苏劫之语在王龁听来,是不可思议的!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敢说他这一生,一定能统一华夏土地。
        这不是靠满腔热血和壮志未酬。
        这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而且,历史已经改变了,苏劫开始接触,他上一世不曾知道的辛秘。
        蝴蝶的翅膀扇动着历史的车轮,走向了未知的方向。
        王龁道:“想不到,你对赵政的评价会如此之高,看来,你是真的不看好公子蛟了。”
        苏劫笑道:“以我来看,此次质子回秦,最大的麻烦就是公子蛟。”
        一旦五国合纵,就意味着一连串反应提前到来。
        其中一个反应,就是公子蛟的事。
        可是如今和历史不一样的是,嬴政羽翼未丰,嬴政唯一能靠的,或许就是他苏劫了,也许还有吕不韦。
        但是吕不韦又注定了除了在支持嬴政这件事上,其他的事上一定会和自己走向两个方向。
        朝堂上的复杂就是这般。
        王龁道:“既然你这般认定,本帅也会支持你!”
        要知道,王龁是不站队的,只忠于君王!
        不过,今日,他听了苏劫的话后,居然选择支持苏劫,便代表着支持一个还不是太子的嬴政。
        对苏劫来说,是非常意外的。
        苏劫以双十之龄能够立身朝堂的根本,除了他的大功和智谋以外,还有便是这一万军马!
        也就是说苏劫支持嬴政,嬴政的背后就会有一只随时能够调动的大军。
        这无疑对嬴政是非常有利的,必定也会让华阳太后的人忌惮。
        如果王龁等老将还站队的话,必定会让楚国芈氏而恐慌。
        苏劫道:“多谢将帅信任,将帅很快就会知道,公子政一定是如我所说的那般,他可以实现历代秦王真正的目标,我等征战一生,不就是希望看到那一日的到来吗。”
        王龁忽然问道:“苏将军,你为何要帮助魏国拿下武阳,若仅仅只是为了借道山阳,我们可以有其他的办法啊。”
        苏劫一愣,没想到王龁会有此一问,随即道:“帮助魏国取武阳,除了是希望魏国能够牵制住赵国,让我军能够全力攻打阙与和邯郸,其二便是因为龙阳君此人。”
        王龁差点脑袋没转过来,道:“龙阳君,这可是姬圉的宠臣啊。”
        王龁自然不会认为苏劫觊觎龙阳君美色,这也太
        姬圉,便是当今的魏安釐王。
        可能在如今的人看来,龙阳君只是一个极其美丽的男人,深得姬圉宠爱。
        可是,苏劫却因为前知,知道龙阳君可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龙阳君,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奇男子,嫪毐和其相比,可能连提鞋都不配。
        龙阳君虽貌如女子婉转媚人,同时也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
        如果说,天下剑宗二十三人,龙阳君就是剑宗之下第一人。
        而且,此人对政治有极高的敏感性,也经常代表魏国出使他国,无论什么任务都能达成,兼具美人、谋士、击剑士、魏国第一使臣等多重复杂的身份。
        即便后来姬圉死后,姬假为魏王,龙阳君依旧得新君倚重,可见其才能!
        那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
        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
        论功绩,算是战国时期少有的明君了。
        龙阳君凭借美色,断然可以获得一时宠爱,但绝不会因为美色,让两代君王都倚重。
        何况是贤明的魏安釐王。
        苏劫道:“将帅切莫因为此人的外表而忽视了他的内在,此人明明可以靠才能吃饭,却偏偏要用脸,便是为了麻痹敌人。”
        王龁点头道:“明明可以靠才能,却偏偏要靠脸!形容的到是贴切啊。”
        苏劫道:“帮助龙阳君取得晋阳,除了因为国事以外,还有一事,便是我有求于他,顺便送他一个人情,此乃一举双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王龁一愣,对苏劫之言颇为意外!
        龙阳君成名之时,苏劫还是一个步卒,这二人应该没有交际才对啊。
        苏劫道:将帅务须猜疑,此事乃是我的私事!世人都知龙阳君在魏国,是除了信陵君以外最有才能的人,而且,因为他的美貌,更是让人忽略的他的才学是从何而来。
        苏劫一说,王龁立刻想了起来。
        “本帅听说,龙阳君师承是邹衍,邹衍乃是阴阳家门人,你的意思是说,龙阳君也是阴阳家门人。”
        苏劫点点头,他只能说到这一步,目的只是为了让王龁不要去猜疑。
        至于真正的目的,或许只有见了龙阳君才能印证他的猜测!。

第一百一十一章  龙阳君下武阳城
        烈日的烘烤之下,远处的黄土地散发着肉眼可见的热浪。
        武阳城楼上,一队队赵国守卫来回走动,魏开率着大军离开武阳之后,守将便接下了防守之责,城中,城楼,城外更是命人日夜巡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就在守军巡逻之际,城楼的守卫忽然看到远处出现一道道身影,身影密集而缓缓移动。
        “将军,你看,山中行来了几队人马。”
        城楼上的守卫纷纷聚集眺目而视,顿时喧哗一片。
        不这些人影都是熙熙攘攘的出现在狭窄的山道之中,不少人,还拖拽着长戈等武器。
        这些人浑身是血,其中更是有人,早已昏迷不醒,被人背在身后,朝着武阳的方向行来。
        随着人影逐渐靠近,逐渐让人看的清楚起来,城楼上顿时乱成一片。
        “是魏开将军的军队!”
        守将大惊失色,定眼看去,背后冷汗直冒,心道:“不好,出事了!”
        这些赵卒,正是从王翦和王贲的埋伏下,逃脱出来的赵国士卒。
        当初进入山中的大军又足足五万人马,如今这一看陆陆续续逃回来的士卒,最多也就七八千人。
        “快开城门,我军中了秦军埋伏,魏开将军重伤,快开城门!”
        守将心惊肉跳的快速下了城门,亲自将大门打开,
        这个才注意到逃回来士卒的惨状,浑身褴褛,鲜血和泥泞混在一起。
        有的伤口外翻,染红了一大片。
        衣甲破碎,许多人的伤口一看,都是箭伤,而被抬回来的人,若非还有呼吸,这般一看都以为是个死人。
        魏开肩膀被箭矢洞穿,面无血色,此刻昏迷不醒,被几个数士卒抬了到了城中的府邸。
        此时守将已是惊魂未定,他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可是五万大军啊。
        “你们你们阙与城被攻下了吗?”
        周围几个浑身带血的士卒这才悲呛道:“是秦军,我军入山中第二日,便遭到了秦军的埋伏,秦军截断了我军前后的道路,然后万箭来攻,我军大败,损伤惨重。”
        “其他人呢?就剩你们了?”
        “秦军藏匿山中狭道,不知具体多少,只知当时左右万箭来袭,我等措手不及,随后我军大乱,死伤遍野,秦军乘机率军冲杀,我等溃不成军,想必大多人都已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