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34页

第34页


        回到稻香村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了,卫允也快下学回家了,小卫氏顾不得休息,赶忙进了厨房。
        主人家都进去了,刘嬷嬷这个管事婆子和丁香这个贴身丫鬟自然不能干看着,也跟着进去打了下手。
        剩下的个婆子丫鬟还有小厮就把目光挪到了主君丁健的身上。
        丁健只能请自上长,让车把式去后院伺候牛和兔子,让粗使婆子和其中一个丫鬟打扫屋子,整理院子,又带着贴身小厮和剩下的两个粗使婆子去了丁家老宅。
        丁家的房子离卫家并不远,就在许家的隔壁,两家的篱笆院墙隔了不到两丈。
        不过丁家的房子已经有三年没有人住了,虽然丁健偶尔也会回来打扫修缮,但真的要住人的话,还是得仔细的洒扫整理一番才行。
        把三人留在了那边,丁健就回了卫家,还有最后那个要做卫允书童的小孩还没有安排。
        丁健索性让他先去把自己收拾一下,等卫允回来再让卫允自己安排。
        卫允是酉时三刻到的家,比起往常的时候要稍微晚了那么一点,主要是因为小秦夫子留了课后作业,卫允索性在书院里头把作业给写完了,才赶回家来,是以要比平时晚了两刻钟到家。
        酉时四刻,卫家才开始吃晚饭,还是卫家一家三口坐在堂屋,刘嬷嬷和丁香等一众下人都在厨房和院子里头吃的。
        吃过饭之后,小卫氏把那个所有人都叫到了前院,准备让卫允先认认人。
        小卫氏对着众人道:“这位是我小弟卫允,也是卫家的主君,我上头还有一个大姐姐!”
        “见过主君!”众人一齐朝着卫允行礼。
        小卫氏先把那个小童叫了出来,对卫允说这就是她给卫允找的书童。
        “什么?书童?”卫允惊讶的目光在小童和小卫氏身上来回流转。
        小卫氏则是一副你还不感谢我的表情:“你如今已经在书院进学了,身边确实需要一个书童伺候着。你看看柳存,再看看你那些同窗,他们哪一个身边是没有书童的。”
        卫允也不是反对,只是有些惊讶而已,看着面前这个瘦瘦小小的小屁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主君,小的叫石头!”小童朝着卫允作了个揖,说话的口齿也很清晰。
        卫允眼睛一亮,有些诧异:“咦!你读过书?识得字?”
        小童点了点头头,又摇了摇头:“小的小时候在私塾外头偷学过几日,会几句百家姓和千字文,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过写得不好。”
        卫允:“难怪你会作揖礼!也是在私塾里偷着学的?”普通的庄户人家根本不讲究这些,自然也不会,只有念过书或者出声大户人家的才会学这些礼仪。
        小童却摇了摇头,嘿嘿一笑道:“这不是在私塾学的,是牙行里的管事大人教的,他说咱们做下人的,看见主子们就得这么行礼!”
        卫允点了点头:“倒是有几分机灵,我再问你,你是哪儿人,为何会被卖给人牙子?”
        小童道:“小人是李家村的,去年地里的收成不好,今年春耕
        ,为何会被卖给人牙子?”
        小童道:“去年地里的时候收成不好,只撑到过年,家里就断粮了,小人的爹娘没办法,只能把我和妹妹卖了,换了粮食给哥哥和弟弟吃!能养活一个是一个!”
        身世倒是挺惨的,不过卫允可不会同情心泛滥去做圣母,只要知道这孩子不是被拐卖的就好了。
        卫允看着他说:“行,那你以后跟在我身边做个小书童吧!”有个小厮在身边,许多事情便不用自己亲力亲为了。
        小童当即朝着卫允躬身作揖,恭敬的道:“石头明白!”
        小卫氏看着小童瘦瘦小小的身形,摇摇头道:“石头这个名字有点普通,允哥儿,你给重新起一个。”
        卫允打量着小童,想了想,道:“看你又瘦又小,一看就是吃的不好,不如你以后就叫白杨吧,白杨是一种长在戈壁滩上的树,希望你日后像白杨树一样,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长得高高壮壮的!”
        石头,不,白杨当即跪在卫允身前,重重的磕了个头,道:“谢公子赐名!”
        挺直了身子,额头中间出现了一小片乌青,可白杨却好似没感觉到痛一样,笑呵呵的看着卫允,认真的说:“白杨这名字好听,公子真厉害,日后小人一定认真努力,做好公子的书童。”
        “行了,你赶紧起来吧!”
        “是,公子!”
        小卫氏忙纠正道:“不能叫公子,要叫主君!”
        白杨赶忙对着卫允拱手躬身,礼道:“白杨见过主君!”
        卫允点了点头。
        白杨退到了一边,小卫氏又道:“你们一个个都自己介绍一下自己,让主君认识一下。”
        通过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卫允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如今卫家下人的构成和他们各自的履历。
        刘嬷嬷,三十三岁,丈夫病死了,没有儿女,如今是卫家的管事嬷嬷,主要负责帮着小卫氏管理家里头的所有下人。
        丁香,十五岁,打记事起就做了丫鬟,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家乡在那儿,现在是小卫氏的贴身丫鬟,职责是贴身跟随在小卫氏身边,随时随地满足小卫氏的一切需求。
        李婆子:粗使婆子,刘嬷嬷的下级,负责管家里的粗活和三个粗使丫鬟。
        三个粗使丫鬟,叫做桃花、荷花和菊花,分别是一个十二岁,两个十三岁,也都是因为家里穷才被卖给了人牙子。
        其中,桃花主要负责在家里的杂事儿,譬如烧火,洗衣打扫这些杂活儿;荷花和菊花则是主要负责帮忙制造肥皂,其他时间也帮忙洒扫,收拾。
        车把式是个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名字叫金喜,是大户人家出来的,父母都是管事,因为大宅院里头的一些阴私事儿受到牵连,被打了之后发卖给了余牙婆,可惜他爹娘身子骨不如他康健,没能扛住,半个月前病死了。
        丁健的小厮叫水生,十五岁,因为一场洪水家破人亡,只剩下老娘和水生和十四岁的弟弟木生活了下来,可惜老娘也病倒了,没办法为了给老娘抓药治病,水生便把自己卖给了人牙子,换了钱,让弟弟拿去给老娘抓药。
        对于他们每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卫允都表示发自内心的同情,但这世上入了奴级的人多了去了,谁又没有一个惨绝人寰的经历。
        若是不卖身为奴,估计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如今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换来了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连蝼蚁都尚且偷生,更何况人呢。
        这是这个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大环境所导致的,卫允表示自己目前还没有能力改变,所以就只能去适应。

第  026章  日趋完善,稻花鱼熟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逝,从来都不会因为某些人或者某些事而停下脚步。
        书院的学子们忽然发现,不知从哪天开始,他们的小同窗卫允身边多了一个更小的书童。
        在繁华扬州城中,城南大街之上,多了一家叫做卫记熟食的铺子,每天只要路过这间铺子,人们便会不觉的被里面飘散出来的奇特香气所吸引。
        卫记食肆的卫是小卫氏的卫,而不是卫允的卫,虽然铺子和二进院子的房契上面写的都是卫允的名字,但铺子却是小卫氏的。
        铺子是小卫氏带着刘嬷嬷还有丁香一起在管,一张三尺宽的长桌台横在铺子的前头,铺子的一侧留了一个三尺宽的小过道,上面还用一寸厚的木板给盖住了。
        桌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卤制的食物,荤的有卤鸡,卤鸭,猪头肉,猪耳朵,猪尾巴,猪大肠,素的有卤香干,还有凉拌的木耳、面筋、海带、豆芽。
        因为蔬菜的时令性太强,所以素菜的样式并不多,且数量也比较少,桌上摆的大多都是荤菜,且铺子的生意异常的火爆。
        每天早上辰时三刻铺子开门,到了下午差不多未申交替之时,就都卖的差不多了。
        因为是独门生意,且味道极好,所以熟食铺子收获了一大批的回头客,而且在知道卫家开熟食铺子的消息之后,李掌柜便登门过来祝贺,试过了小卫氏做的卤味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