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36页

第36页


        卫氏的身后,刘嬷嬷和丁香并排站着,相隔数尺,对于眼前的这一幕似乎根本没有看到一样。
        依旧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笑意。
        那是因为对于这样的画面,她们的早就已经免疫了。
        别看现在卫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小卫氏的威严也与日俱增,就连丁健,也逐渐的在摆正自己的位置,身上也多了一些让人不容忽视的威严。
        可这夫妻俩不论是哪一个,亦或者是两个一起,在卫允的面前,都有些不够看。
        卫家的下人们心里也都很清楚一点,卫家明面上做主的是小卫氏,但其实真正一言九鼎的,是他们只有十岁的小主君卫允。
        用食物链的方式来比喻的话,在卫家三个柱子里头,处在最顶层的是小主君卫允,然后是二姑奶奶小卫氏,排在最底下的才是他们姑爷丁健。
        总得来说,就是小卫氏听卫允的,丁健听小卫氏话的同时也听卫允的。
        说一句在这个时代算是大逆不道的话,只要是卫允做出来的决定,在卫家那就和皇帝老爷下的圣旨一样,拥有绝对的权威。
        并且还拥有最终解释权。
        所以下人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三个主子吩咐下来的事情有冲突的话,首先就是要把小主君的事情办好,然后才是小卫氏和丁健。

第  027章  捉稻花鱼,盛府拜访
        饭后,一家人全都换上了短打的粗布外衣,卫允和小白杨一人提着两个小木桶,丁健和水生两人则都是一手提着一个大木桶,小卫氏空着手。
        等他们到田里的时候,田里的水也被放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田间的小渠里头还有些许水在流动,其余绝大多数稻杆底下都只剩下浅浅的一层,和柔软的淤泥了。
        甚至在田坎上面的时候,就能够看到那些在小水渠里头游来游去,挤得密密麻麻的稻花鱼。
        小卫氏惊讶着道:“这就是稻花鱼么?为何个头如此之大,而且数量还这么多。”
        这些鱼当初被丁健放到田里之后,除了扎两个稻草人之外,就没有再打理,丁健最多也就是来田里看稻子长势的时候顺便看一眼,然后巩固一下水渠进出口位置的鱼排,防止松垮而导致鱼儿顺着水流离开。
        丁健的脸上也写满了惊讶,从五月中旬的时候他把一百多条小鱼放下去,一直到现在不过才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些鱼儿竟然都长得这么大了。
        卫允仰着脑袋,阳光洒在他的脸庞上,道:“这些鱼儿都是吃稻花长大的,不仅长得快,而且味道不同于河鱼,我记得有篇游记里头记载了,说是蜀地那边的百姓喜欢将稻花鱼腌制成腌鱼,不仅和腊肉一样可以长久保存,而且味道也甚是不错,待会儿回去之后,咱们也做腌鱼试试。”
        小卫氏眨了眨眼,抬头看着卫允,又看了看丁健,道:“腌鱼?可咱们家好像没有会做腌鱼的吧!”
        卫允无所谓的道:“待会儿回去试试不就行了,不说了,待会儿水都要流干了,咱们赶紧下去,先把鱼都捉上来再说,别待会太阳太大,把它们都晒死了。”
        小卫氏一听,立马就急了:“你不早说,走走走,赶紧下去把鱼都捉了!”
        边催促还边轻轻的推了一下丁健,似乎巴不得丁健立马就飞进田里,把里头的鱼儿一股脑的都给捉上来。
        丁健的脸上也挂着欣喜的笑容,几人快速的脱下鞋袜,然后把衣袖裤腿都用襻膊,也就是臂绳绑起来。
        这才鱼贯着进了田里。
        一个多月的时间,小白杨的脸上也没有当初刚买来时候的菜色,身子也逐渐有了一点丰腴。
        许是因为家贫从小便开始在地里讨生活的缘故,别看这个小家伙身材瘦小,但下了田里之后,手脚麻利的几乎都要赶上成年人的丁健了。
        小卫氏那边忽然传来一身惊呼,原来是在捉一尾大鱼的时候被扑腾一下溅了不少泥水到身上。
        丁健在一旁看着,露出呵呵的傻笑。
        小卫氏则和那条鱼杠上了,看到其他的也不理会,径自追着那条鱼跑,几番折腾,终于在一记威猛霸道的虎扑之下,将其抓在手中。
        那鱼个头之大,小卫氏的两只手竟然都险些握不过来,鱼嘴和鱼鳃一起一伏的,尾巴疯狂的左右摇晃,想要挣脱小卫氏的魔掌。
        可惜,小卫氏不是那种柔弱女子,自小也帮着家里做活下地,身体素质极好,力气也不小。
        一亩多的到稻田里头,充斥着为家人的欢声笑语,金灿灿的稻穗之间,一个个弓着身子,在田间快速的追逐着,时不时还能听到水流翻腾,鱼儿在水里扑腾的声音。
        一家子人一直在田里折腾了近一个时辰,巳时二刻的时候,才纷纷依依不舍的从田里走出来。
        不过每个人的衣服上,头上,脸上,手臂上,都或多或少的沾了不少泥。
        小白杨最是凄惨,整个人像是在泥水里打了个滚一样,活生生变成了一只小泥猴。
        原因是他在追一尾速度一场快的鱼儿之时,直接扑倒在了田里的浅沟里头,身上那件短打粗衣早已不成样子了。
        最后,一家人总共收获了将近一百条鱼,多半都是两斤左右,个头最大的一只,足足将近三斤的重量。
        而前期丁健往田里放了一百五十尾小鱼,还有卫允时不时从河里钓出来的小鱼也陆陆续续放进去四五十条。
        总的来说,这一批的稻花鱼,损耗接近一半,其中绝大多数应该都是被白鹄和其他的飞鸟抓走吃掉了,还有一些应该是不适应田里的环境死了的,亦或者是自己从田坎跳了出去,翻到别人家田里,顺着水流游到水渠里头去的。
        小卫氏直接在田边的水渠里头把自己收拾了一下,洗去脸上、头发上沾染的泥水,和丁健并排坐在平整的石头上面泡脚,夫妻俩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灿烂笑容。
        而卫允则直接带着小白杨和水生提着鱼儿跑去了河里,在河边用石头垒起了两个小水塘之后,把鱼儿都放到水塘里头吐泥,然后用竹排和从折来的树枝盖在顶上遮阳。
        三人弄好之后,便直接跳进了河里把身上从头到尾洗了一遍,然后留下水生在河边看着鱼儿和木桶木盆,卫允则带着白杨还有小卫氏夫妇回家去做腌鱼的准备工作。
        其实腌鱼最好的使用小米和糯米,卫家小米的储量不多,现在去城里买的话花了时间太多,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卫家的仓库里头倒是不缺糯米,小卫氏带着小桃花将糯米洗净之后泡在木桶里,卫允则带着白杨指挥下人洗出来好几个空置的坛子。
        吃过午饭之后,卫允和丁健带着人去了河边,和鱼都弄回了家,然后留出二十条准备拿去送礼,其余的就指挥着下人将鱼破开,取出内脏洗净,均匀的抹上按卫允的法子制作出来的精盐,铺上喜好的糯米,然后放入坛中,密封,将坛子搬到阴凉干燥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指挥着下人做了十几条之后,卫允和丁健夫妇二人便提着鱼儿和节礼出门去了。
        林族长家,里正家,六叔家,还有几个村中年纪大,威望足的老人家里,每家都送上了两条新鲜的稻花鱼和节礼。
        等一家人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下人们也在桃花的指挥下,将三坛子的腌鱼都做好了。
        一家三口便带着小白杨和水生,带上剩下的十条鲜活的稻花鱼,坐着马车往城里去了。
        一路之上,小卫氏和丁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到了府城里头,马车停在了小院的另外一个门前,小卫氏吩咐人从后厨取了一些熟食,荤的素的都有,总共加起来有二十斤。
        然后便拉着丁健和卫允,带着了刘嬷嬷和丁香,坐着金喜架的马车,直接奔着东城而去,停在了一座大宅子的门前。
        丁香上去敲响了大门旁的角门,一个五十多岁,家丁打扮的小老头从门后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丁香。
        “你是什么人?叫门所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