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111页

第111页


        开封府尹若是真的加大力度整顿,那自家·······
        要知道,这些个所谓的世家大族,有几个是真正干净的,那些金碧辉煌的宅院,广阔的良田,繁华的铺子,还有那无数的金银财宝,锦衣玉食,是否真正的干净,只怕他们自己都说不清。
        也有真正问心无愧,不为所动的,譬如站在最前面的两位大相公,蔡琦和韩章。
        蔡大相公一生清廉,且又无儿无女,家中只有一个老妻,几个仆人,城外只有一座庄子,还是元祐帝赐给他的。
        蔡大相公没有亲戚吗?自然是有的,可若是那个亲戚想借着他的名头来敛财,那恐怕得先看看他的头够不够铁!
        紧接着,元祐帝身边的老太监那尖锐的嗓门响了起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除了临近的几人,或许都没人注意到,就在百官的末位,靠近角落的位置,多了一张新面孔,身材中等,五尺过半,不胖不瘦,看上去分外年轻,肤色微黄,嘴边似乎还长着浅黄色的绒毛。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可没人会去细看!这张新面孔不是别人,正是卫允。
        如今卫允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又身兼锦衣卫指挥使,已然有了上朝的资格,不过此刻,卫允正手持笏板,躲在角落里头,将头埋低,恭恭敬敬的站着,尽量不让自己被元祐帝看到。
        老太监的话刚刚落下,便有官员持笏板站了出去,
        “陛下,臣有本奏!”一个四十多岁,留着长须的中年官员,站了出来。
        元祐帝道:“袁爱卿有何事?”
        “回陛下,近日成都知府传来消息,言及我大周与吐蕃交界之处,似有兵马调动之痕迹,程度知府不敢大意,令人火速递了折子入京,此事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元祐帝听罢,点了点头,又问了问两位大相公和几位六部大员的意见,整个朝堂便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
        其实这折子早就出现在了元祐帝的桌前,元祐帝不禁看过了,还做出了批语,如今拿出来说,不过是想和百官商议,看究竟应当如何处置才最妥当。
        毕竟,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大周律例,五日一早朝,京中五品以上官员,不得无故缺席,这还是卫允第一次上朝,心里虽然好奇,可却依旧把自己藏得好好的,不发一言。
        而且这种情况下,元祐帝也不可能越过那些一二品的大员们,特意把他一个小小的五品官给扯进去。
        听着朝堂之上激烈的辩论,喧闹的好似在大街上吵架一般,一个个梗着脖子,互不退让,但说话之间,却又有理有据,谁也说不服谁。
        都是些成了精的人物啊!和他们相比,自己的道行终究还是太浅薄了些!卫允不由得有些感慨。
        大体之上,就是分作两派。
        一派主战,认为大周久不动刀兵,如今竟然连小小的吐蕃都敢进犯,必须以雷霆之势,派出兵马,将这一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以威慑西境乃是西南地区,诸多小国。
        而另外一派则认为应当谨慎行事,吐蕃早已分裂,断然没有胆子敢挑衅大周的权威,其中会不会另有隐情,最好是派人查探清楚,以免中了别人的圈套。
        毕竟如今天下格局,大周,大辽,还有西夏,成三国鼎立之势,周遭还有无数小国环绕,一举一动,皆在他国的环视之下,岂能妄动刀兵!
        其中以谨慎派的人数居多,两派之人,争辩的是不可开交,谁也说不服谁!
        最后,还是蔡大相公提出建议,既然有所担忧,那就双管齐下,一面暗中派人前去查探个中虚实,一面派遣得力的将领过去,驻守蜀地边境,威慑吐蕃,以策万全。
        如今已是七月,再过月余,便是蜀中粮仓丰收的时节,那可是关系到国库收入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元祐帝直接拍板,就按蔡大相公的意见来。
        可是又该派那一位将领领兵前去呢?这无疑又是一个问题。
        刚刚才停下的争吵,再一次重新开始!有人提议伏老将军,有人说郑老将军,还有人建议让宁远候顾偃开去!
        总之,又是一番无休无止的争论。
        最后还是元祐帝直接拍板,力排众议,定下宁远候顾偃开作此次出兵的领军之人!
        如今英国公领兵镇守在西北榆林一带,抵御西夏,郑老将军带着两个小郑将军,驻守在北境,防备辽国。
        虽然如今三国之间已经十余年未有战事发生,但该有的姿态却不能丢,该建立的防线,还是应该保持。
        总不能将自身的安全,交托在敌人的手中,主动权还是握在自己手中,来的更加稳妥。
        宁远候顾偃开,早年间曾在北地边境驻守,抵御辽国,有丰富的带兵经验,而且现在也在五军都督府任正二品都督佥事,是个真正能打仗,有本事的将领。
        如今汴京这边倒是安稳,顾偃开倒是可以随时调动,不像两位英国公和郑老将军,驻守边疆,坐镇中军,不能轻易离开!
        是以宁远候无疑正是此次领兵最合适的人选。

第  082章  副指挥使
        下朝之后,卫允随着人流,刚刚走出太和殿,便被一个小太监给叫住了!
        “卫大人,陛下有旨,请卫大人去御书房说话!”
        额,卫允忙送上一个不失善意的微笑,道:“劳烦小公公前面带路!”
        小太监恭敬的道:“这是小人的职责,卫大人,请!”
        跟着小太监,一路往御书房而去。
        其实对于御书房,卫允不算陌生了,可从太和殿直接往御书房去,却还是第一回,皇宫何其宽广,岔路又多,若不是常年在宫中行走的,很容易就会迷路。
        御书房中,元祐帝早已到了,不过除了元祐帝之外,还有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也在其中。卫允忙上前见礼。
        元祐帝笑着道:“锦衣卫成立的消息也传出去好几日了,今日正好让你们正副两个指挥使碰碰面!提前认识一下!也方便日后共事!”
        元祐帝的话刚说完,卫允便见那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冲着自己拱手一礼,道:“卑职锦衣卫副指挥使张千钧,见过指挥使大人!”
        “原来是张大人,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卫允也冲着沈千钧拱手道。
        张千钧看上去二十四五的年岁,一身绯色的朝服穿在身上,浑身的肌肉将官服撑的鼓起,面色古铜,泛着丝丝的红意,应当是常年在太阳底下暴晒导致的,长着一张国字脸,面容刚毅,眼神锐利,身材十分高大,远远望去,好似一株戈壁滩上冲天的白杨树,双臂修长,双手指节、虎口之上,皆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老茧,而且身上还有这一股不弱的铁血杀伐之气。
        卫允对张千钧的第一印象:这是个猛人,一个武力值极高的猛人,而且是一个上过战场,见过血,杀过人,而且不止一个的真正军人。
        心里却想着,元祐帝竟然这么大方,舍得将这么厉害的猛人丢到锦衣卫里面,看来元祐帝对于锦衣卫的期待,远远不止自己和他说的那些啊!
        张千钧沉声道:“大人唤属下千钧便可!”
        卫允却有些犹豫:“这不太好吧!”扭头将目光投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元祐帝。
        元祐帝笑着道:“张爱卿乃是英国公的二公子,今年才二十四岁,原先在京卫指挥使司做镇抚,朕特意沈爱卿调过来做你的副手,用来威慑那群纨绔,如何,朕是不是考虑的很周到?”
        看着元祐帝洋溢着笑容的脸,卫允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忙一脸惊喜的笑道:“陛下高瞻远瞩,臣自愧不如,佩服的五体投地!”
        “哈哈哈哈!”元祐帝不禁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没办法,就是喜欢卫允识趣嘴巴又甜的样子。
        卫允挂着微笑,问道:“陛下差人专程在殿外等着,把臣叫过来不会就是为了介绍张大人让臣认识吧!”
        元祐帝脸上的笑容散去,恢复了严肃,沉声道:“自然不是!你以为朕和你一样,成天闲着没事儿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