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169页

第169页


        然后是火字营,侵略如火;又名神机营,六千士卒皆为弓弩兵,主要联系交替轮射之术,注重与其他三营人马的配合,同时也训练近身拼杀之术。
        最后是山字营,不动如山;六千士卒皆为重甲士卒,身披二十四斤左右重的板甲,非强弓硬弩不能破,其下又分做二千重盾营与四千的刀枪营。
        重盾营顾名思义,士卒皆手持一人高的大盾,有硬木外包三层铁皮制成,重逾三十斤,士卒腰间还配有一柄五斤重的直刀,挂着一柄三斤的手斧。
        四千刀枪营之中,三千五百重枪士卒,披重甲,持铁枪勾钺,与重盾营配合输出。
        另有五百士卒,则均是手持三十三斤重的陌刀,且皆是身高力壮,筋骨强健之辈,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也是卫允手中的一张大杀器。
        其中陌刀的打制方法还是张千重提供的,原本英国公老早就想打造一批陌刀队了,可惜每年朝廷给的军饷有限,光是维持十余万大军的消耗便已然捉襟见肘了,更别说花费巨资打造陌刀队了。
        当初知道卫允想要在锦衣卫里头组建一营重甲士卒的时候,张千重想都没想,直接就带着工匠屁颠屁颠的找上了卫允。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卫允怎么会往外推,当即就收了下来,还把自己佩刀也让张千重带来的工匠重铸了一遍。
        卫允佩刀原本是四尺多长,当初还是揉合了不少柳存帮忙搜罗来的异铁,历时三个多月才打造而成的,重达三十斤。
        如今被陌刀师傅融了之后,又往里加了不少金属,然后又以独门的手法炮制,不断的捶打,剔除其中杂质,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最后一柄四尺一寸长,两寸宽的朴刀成型,刀身除了刀刃之外,其余位置皆是深红泛黑的奇异颜色。
        且刀刃十分锋利,吹毛断发,卫允试过之后,大喜过望,又把镔铁枪和铁胎弓交于陌刀工匠修缮。
        铁枪倒是没什么,但铁胎弓的弓弦却因年月太久,又保存不当,磨损有些严重了。
        张千重又十分大方的贡献出几条虎筋,工匠用药水炮制之后,在再将其与牛筋相合,重新制了一根崭新的弓弦出来。
        卫允大喜,直接重赏了那名工匠,并且让他带着人全力打造陌刀,而后又从山字营中挑选精锐之士组建陌刀队。
        可陌刀队对于身体的要求是在太高,挑来挑去最后也只挑出了五百人。
        元佑四十年二月,卫允在庆州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汴京城里三年一度的春闱再一次召开。
        盛长柏早已中了举,盛长枫在在去年中了举,还有顾廷烨,自从入了白鹿洞书院之后,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跟坐了火箭似的,从县试一路考到乡试,也在去年成功中了举,今年也打算参加会试。
        还有盛家兄妹的同窗齐小公爷,也在这次会试之列。
        可惜的是,众人之中,只有盛长柏一人高中,其余人等,皆名落孙山。
        不过柳存那家伙积蓄了六年,终于在这一次崭露头角,先是在江南路的乡试赞斩获了第二名,而后又在会试之中,拿到了会元,可惜殿试之上,却因为长的太过俊俏,被点做了探花,与状元擦肩而过。
        本来依着柳存的策论,是可以中状元的,奈何,人长的实在太过俊俏,探花郎取得偏偏又是一甲之中最俊俏的那个。
        柳存写给卫允的信里,满纸皆是心酸和无奈!
        卫允也颇为感慨,无外乎两人能成为挚友,竟然连科举的命运都颇为相似。
        不过接下来信里说的另外一件事,则实实在在给卫允来了个惊吓!
        柳存这厮竟然在信里说他要成婚了,如果光是成婚,卫允当然不会觉得震惊,毕竟柳存和他同岁,如今才成婚已然算是比较晚的了。
        关键他的的成婚对象竟然是余老太师的嫡长孙女余嫣然,信里头说柳存的父母已经亲自登门,向余老太师提亲了,余老太师自然是一口就应了下来,连婚期都定了,就在今年四月十六。
        震惊之后,卫允更多的是高兴,如今剧情的发展已然有许多地方脱离了原著,如今就连余嫣然也马上就要和柳存成婚了,想着余嫣然那个见钱眼开的后母,那个没有主见只知道听继室撺掇的父亲。
        这两个奇葩定是见到了柳家万贯的家财,日进斗金的大通商行,还有余老太师以父亲的身份强压,不得已这才肯应下这门亲事的吧!
        否则只怕这门亲事还落不到余嫣然这个父亲不疼,母亲不爱,且失去生母的长女身上。
        如今以娴静温柔,大方得体而出名的余嫣然和柳存定了亲,就是不知道放言非世家嫡女不娶的顾廷烨又会盯上哪一家的嫡女,去给他的外室做主母,给他的外室子女做嫡母。
        不错,拥有南镇抚司和罗网作为信息渠道的卫允,自然知道顾小二跑去泸州白鹿洞书院以及回到汴京之后的一系列遭遇。
        那个叫做曼娘的女子,终究还是到了顾廷烨的身边,还给他生了一双儿女,蓉姐儿和昌哥儿,对此卫允也表示很无奈,他知道这事儿的时候,已然是这位叫做曼娘的女子替顾廷烨生下一双儿女之后,被顾廷烨悄悄带回汴京的时候。
        柳存的大婚定在四月中旬,卫允是没办法赶回去了,只能将自己的贺礼送去汴京,听说搞得十分隆重,余老太师和余老夫人给余嫣然备了一份厚厚的嫁妆。
        同年六月,汴京传来消息,顾廷烨气死生父,已然离家出走,不知所踪,还说有人曾在禹州一带看到顾廷烨的行踪!似乎是在找什么人!
        卫允却心里一突,禹州呀!那可是禹州,曾几何时,卫允也动过前往禹州,提前抱好下一任大腿的心思,可最后随着一系列的变故,这一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看来世界意志的惯性还是强大的,生生怕事情掰回了原来的轨迹,只是不知道顾廷烨这家伙还有没有那么幸运,机缘巧合的烧一门冷灶,就这么烧到下一任官家的灶底,成为拥有从龙之功的肱骨之臣!
        卫允如今已经歇了去烧赵宗全这门冷灶的心思,如今他和卫家已然足够花团锦簇的了,特别是还有锦衣卫在手,手中握有将近三万精锐,已然足够了。
        卫允才多大,若是再出头,那就是烈火烹油,惹人嫉妒了!
        如今也是时候该沉淀沉淀,给别人让让路,出出头了,否则的话,若是这天底下所有的好事儿都给卫允占了去,只怕会遭来所有人的针对。
        事有不平,必生怨怼啊!
        卫允要的只是卫家和他自己都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至于其他的,有也可,无也罢,且走且看,顺其自然吧!

第  132章  临危不乱
        十月初,远在庆州的卫允忽然收到一封来自汴京的信,写信的人正是卫允的二姐小卫氏。
        信中言道:盛家大房的老太太卧病在床,大夫说时日无多了,盛紘和盛长柏又抽不开身,王氏帮着替几个女儿相看人家,也脱不得身。
        盛老太太便带着明兰祖孙二人坐船回了宥阳。
        卫允暗道一声不好,面色有些郁结,眉心皱成了川字,卫允记得很清楚,这一次明兰和老太太回宥阳,会在江上遭遇水贼,原剧情里头,还是顾廷烨带领漕帮众人出现,才救下了明兰主仆。
        而后流寇兵乱,祸至宥阳,也是顾廷烨出手,才救下明兰。
        可现如今很多地方都因为卫允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天知道明兰还会不会和顾廷烨相遇,可不论如何,明兰是肯定不能出事儿的。
        卫允当即便提笔写了封信,盖上自己锦衣卫指挥使的大印,叫来白杨,让他以锦衣卫的渠道,将信送去锦衣卫金陵千户所,交给勇毅侯世子徐凌宇。
        有了卫允的催促,不过短短十日的功夫,卫允的信便从西北的延州,直接发到了位于江南的金陵,交到了金陵锦衣卫千户徐凌宇的手中。
        看着信末卫允加盖的锦衣卫指挥使印鉴,徐凌宇不知道卫允是从哪儿知道江上又水贼盘踞,劫掠过往船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