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221页

第221页


        卫允抬眼瞥了元祐帝一眼,随即很快又低了下去:“微臣谨遵圣命,国事繁多,陛下还是要注意身体才是,莫要太过劳累!”
        永安帝微笑着道:“赵内官,领卫爱卿去偏殿稍坐,命御膳房送些茶点果子给卫爱卿尝尝!”
        “谢陛下!”卫允恭敬的冲着永安帝躬身一礼。
        两盏茶之后,桓王率先到了御书房,然后是威北侯沈从兴,紧接着是大相公韩章,最后才是如今的京卫指挥使顾廷烨。
        众人齐聚在御书房的偏殿之中,不多时,赵内官走了过来:“诸位大人,陛下召诸位大人前去觐见!”
        御书房。
        永安帝一身滚黄龙袍,未戴冠冕,
        众人齐聚在御书房的偏殿之中,不多时,赵内官走了过来:“诸位大人,陛下召诸位大人前去觐见!”
        御书房。
        永安帝一身滚黄龙袍,未戴冠冕,看着众臣缓缓走进,说道:“众卿都来了!”
        “参见陛下!”众人冲着永安帝见礼。
        桓王最先问道:“父皇,不知父皇如此匆忙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永安帝。
        永安帝道:“此事便让卫卿来向众爱卿详细解释吧!卫卿!”说着,永安帝朝着卫允看了过去。
        卫允站了出来,冲着永安帝拱手一礼,又冲着众人礼道:“十日之前,锦衣卫北镇抚司谍报司一处传来损失了两成的人手,将一封密信从西夏的国都银州传了回来,西夏国相庞藏,意欲发动二十万大军东进,入侵我西北边境!”
        大相公韩章定定的看着卫允,严肃的问道:“卫指使,消息可否属实?”
        卫允道:“这是锦衣卫谍报司一处丢了数十条性命才送回来的消息,大相公觉得是否属实?”
        “这”韩章被问到哑口无言。
        永安帝说道:“好了,这等大事,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况且北镇抚司的谍报司,乃是先帝命卫指使一手创办的,为的就是防备周边各国趁此时皇权交替之际,侵犯我大周疆土!朕信得过北镇抚司的情报!”
        “臣明白了!”大相公韩章脸色微动,冲着永安帝拱手躬身一礼,略带深意的看了一眼卫允。
        才继续说道:“这庞藏原乃是西夏外戚,被西夏太后提拔为西夏国相,把持西夏朝政十余年,想不到此人野心竟然如此之大,把持了西夏还不满足,竟还要染指我大周!哼!”
        韩大相公一脸的气愤,一副不屑的模样,两人同居相位,可韩大相公却对庞藏这等架空皇帝,独揽大权的权臣极为不齿。
        永安帝目光微凝,沉声说道:“庞藏此贼,狼子野心,竟敢不顾两国盟约,胆敢公然举兵进犯大周,端的不为人子!”
        那双凛冽的眸子当中,散发着狠厉的寒芒!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如今赵宗全刚刚即位,屁股都还没坐热乎,西夏便如此公然挑衅他的权威,这不是在公然打大周的脸,打他赵宗全的脸吗!
        若是这件事情不能解决好的话,先不说国力犹在西夏之上的辽国会如何,便是周边那些积弱的小国只怕也会有样学样,是大周威严为无物!
        必须给以西夏雷霆之击,向天下各国展示大周的实力与气魄,以威慑诸国,使其不敢再挑起战事,侵犯大周边境。
        桓王和沈从兴刚从禹州出来,虽然同样不差,这几个月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可如今也只是对于大周之内的情况了解不少而已,至于大周之外,西夏与辽国的事情,则了解不多。
        倒是顾廷烨,皱着眉头沉声说道:“西夏铁鹞子乃世间少有的精锐骑兵,西夏军惯用的战术便是以以铁骑为前军,铁鹞子善用鱼鳞阵,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
        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便是遇上了数倍的敌人,也能攻而破之!”
        铁鹞子作战多用鱼鳞阵,当然不是什么官阵形;说的雅好听点,就说他们的阵法叫鱼鳞阵,说的不好听了,那就是狼群战术了。
        简而化之,也就是一个个小队聚拢,然后朝对方防御阵形全部冲过去的队形。
        不过铁鹞子皆是人马皆披重甲,刀不能伤,箭不能破,简直就是简化版的古代坦克,铁骑之间再用钩锁绞联,借助马匹的冲力,无须刀斧加身,光是那强大的撞击力,便足以破阵杀敌,概莫能当。
        若是让铁鹞子跑了起来,那在战场之上简直就是杀戮机器一样的存在,所过之处,尸横遍野,所向披靡,西夏铁鹞子成军至今,还尚未有过败绩,可见其厉害。
        若非铁鹞子是骑兵,不善攻城,大周可以据城而守,只怕西夏大军早已越过榆林,直入三川,占据中原腹地了。
        桓王也道:“顾大人说的不错,西夏铁鹞子乃是天下强军,少有能及,昔日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便是凭借着铁鹞子之利,硬生生的将西北之地据为己有,自立为帝。
        太祖皇帝数次兴兵讨伐未果,反而损兵折将,损失颇重,最后只能在榆林一带囤积重兵,驻坚城以御西夏!”
        沈从兴却道:“铁鹞子确实是一块儿硬骨头,不过自古以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事数不胜数,更何况咱们大周军马比之西夏大军只多不少,再辅以奇谋,未必不能胜!”
        桓王也眼睛一亮,神采飞扬的道:“不错,父皇,我大周人才辈出,统军之将无数,何惧西夏!”
        顾廷烨却忽然看了卫允一眼,目光幽幽,说道:“锦衣卫的黑甲军,亦是天下少有的精锐,微臣在荆襄之时,曾有幸见识到黑甲军的本事,若是此番能有黑甲军之助,击退西夏大军的胜算便能再增三分!”
        就连顾廷烨,也只说击退西夏大军,而非攻入西夏境内,将银州收归大周。
        永安帝看向卫允,说道:“卫卿为何不说话?”
        卫允道:“陛下,西夏大军若是想要入侵我大周,势必要从榆林攻入三川,榆林有英国公坐镇,麾下亦有八九万西北军,虽数十年未经战事,但若是依着城池,再有陕西布政使方贺方大人在后方调度一应粮草补给,协助英国公,定能将西夏大军阻拦在榆林之外!西夏纵有大军二十万,可短期之内,也绝无法攻破榆林!”
        韩章也不禁点头道:“二十多年前的榆林之战,便是方大人负责辎重补给,相助郑老将军,将西夏十万大军阻在榆林之外一月有余。
        这才奠定了之后的两国罢战言和,签订盟约一事,英国公又是百战老将,功勋彪炳,战功卓著,如今又有方大人从旁协助,英国公定能将西夏大军拦在榆林之外。”
        永安帝却忽然话音一转,沉声说道:“先是荆襄叛乱,而后逆王谋反,再是西夏入侵,越是值此多事之秋,便越不能心慈手软啊!”
        顾廷烨眼眸微凝,亦沉声说道:“陛下所言甚是,此番咱们定要给西夏雷霆一击,以扬我大周神威!震慑诸国!”

第  176章  朝堂辩论
        卫允忽然站出来说道:“陛下,铁鹞子虽强,但也并非没有克制之法!”
        永安帝眼睛一亮,期待的看着卫允:“卫卿快说!”众人亦期待的看着卫允。
        卫允道:“铁鹞子人马皆着重甲,刀不能伤,箭不能破,然马眼与马腿处,皆无法着甲,若能采取相应之法针对,说不能便能破之!”
        卫允这话一出,顾廷烨和沈从兴两位善战的将领当即便眼睛一亮。
        沈从兴思索着道:“陛下,卫指使所言有理,骑兵无论再如何装备,为了方便行动,马腿和马眼处是万万无法着甲的,若是咱们能够想到克制之法,那铁鹞子便不足为惧!”
        卫允一开始为何要组建重甲步兵而不是重甲骑兵
        一是因为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步兵,从人到马,武装一个重甲骑兵的成本足以用来武装七八个重甲步兵的了。
        二是因为重甲骑兵的缺陷实在太过明显,而且极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影响其战力,花费这么大的成本,未免太过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