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232页

第232页


        与此同时,在如此紧张的大局之下,朝中又有人提及如今新帝即位,刚刚大赦了天下,如今该当开设恩科,以示皇恩浩荡,收拢天下士子之心了。
        不论边境那边打的多惨烈,但大周内部,还是该如何就得如何。
        永安帝对于此事自然是一万个支持,如今满朝诸公,除了他自己从禹州带过来的几个心腹之外,其余人等,皆是元祐帝留下来的两朝元老,一个个都‘德高望重’的。
        虽然朝臣之中不乏似卫允这等直接投向了永安帝的,但相比满朝文武而言,数量是在是太少了,永安帝若是想要真正从曹太后手中将权力拿回来,就必须培养起自己的亲信心腹,而恩科选拔士子,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手段而已。
        新帝继位,开设恩科,为朝廷选拔人才,乃是自隋唐创立科举制度之后,历朝历代的惯例,周承唐制,自然不会有人反对,便是曹太后在此事之上,亦不会说什么。
        恩科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时间定在了明年的二月,主考的人员定了工部的左侍郎。
        ………………
        如今已然入秋,紧接着就要到秋收了,秋收之后,便是收缴赋税的时候了,到时候卫允这个户部侍郎肯定得更加忙碌。
        还有盛家那边,老太太正紧锣密鼓的帮明兰安排相亲,相亲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顾廷烨说的那个太医院院正贺老大人家的贺弘文。
        贺弘文今年十八岁,虽未曾读书科考,但一身医术,却早已得了贺老太医和贺家祖母的真传,只是因为年纪尚轻,经验不足,在一些疑难杂症上面还差着火候,但也胜过世间诸多大夫了。
        如今管着贺家的在京中的药铺,亲自坐堂,替人看病问诊,磨练技艺。
        若是只看贺弘文履历和贺家的话,卫允觉得其实这家伙也挺不错的,首先,贺弘文家中颇有资产,便是日后分了家,花销吃穿也都不愁。
        其次,贺家除了贺弘文的祖父之外,官位最高的一个就是在外地做一州知州的族叔,而且因着其祖父太医院院正的缘故,和京中的勋贵世家们的关系都还不错。
        家世在汴京城里虽只能算是最一般的那种,但贺家的人都不错呀,不论是贺老太爷还是贺老太太,都是极好的,不是那些个惯会做乔拿捏媳妇的长辈。
        而且在卫允看来,家世什么的并不重要,尤其越是那种大家族,里面的龌龊勾当就越多,什么勾心斗角啦,尔虞我诈了,简直不要太厉害。
        那些个后宅妇人,一个个的战斗力简直逆天,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手段让你防不胜防,明兰虽然聪慧通透,但卫允却并不想让她经受这些。
        不过到底怎么选,关键还得看明兰自己,若是明兰自己真的喜欢,卫允也只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不过也正如顾廷烨所说的那般,贺弘文各方面的条件虽然都不错,经济条件不算差,而且品性也挺好的,温和敦厚,可惜就是一旦遇到了事情,便如同先前的齐衡一样,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这也顾忌,那也顾忌,不够果决。
        尤其是贺弘文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曹家表妹在,若是那曹家是个好相与的那也就罢了,可偏生曹家母女都不是什么善茬,贺弘文那个卧病在床的母亲又是个心软没主意了,被人撺掇那么两句,贺弘文嫁到曹家的那个姨母在她面前哭诉那么一两句,只怕贺弘文的母亲心就软了。
        若是明兰嫁给了贺弘文,只怕日后的日子就得在和曹表妹的斗智斗勇之中度过了,还有贺弘文嫁到曹家的那个姨母肯定是要三天两头的去贺家打秋风。
        她们两个又和贺家有亲,和贺弘文有亲········
        总之就是一团乱麻,而且对于曹家这种胆敢贪污受贿,以至于闹出人命而至流放的人家,如今虽然侥幸遇到了大赦,脱离了发配流放的身份,定然是要想方设法的抱上贺家这根大腿的,否则的话,曹家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知道盛老太太的打算之后,卫允当即下令,让各地的卫所配合,助顾廷烨的漕帮兄弟火速将曹家人送至汴京。
        而卫允自己,则亲自去了一趟盛家,美其名曰拜访盛老太太,实则是为了看看明兰相亲的情况。
        寿安堂之中,盛老太太坐在首位之上,明兰坐在老太太左手边,贺弘文和贺家的老太太,则坐在盛老太太的右手边。
        两个老太太正说着话,明兰和贺弘文则是竖起了耳朵,老老实实的听着,时不时也说上那么一两句,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充当听众,明兰茶水喝的不少,身后的丹橘光是添茶就不知添了多少回。
        贺弘文则是将手搭在膝盖附近的大腿之上,坐的笔直而端正,挺着胸膛,言谈举止之间,也比平时少了一份从容不迫的淡定,多了一份淡淡的局促。
        两个少年少女目光每每相会的时候,都会互相送上一个不失礼貌的微笑,然后很快便错开。
        正说话间,忽然有下人来报。
        “老太太,卫三爷来了,说是要过来拜见老太太您!”小丫鬟禀报道。
        “来拜见我?”盛老太太问道:“老爷和二公子呢?”
        “老爷和二公子都不在府上!”丫鬟回禀!
        盛老太太点了点头,忽然抬眼从明兰和贺弘文身上扫过,微微一笑,抬手一挥说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下下去,他既然要过来拜见我,那也正好,省的我日后再跑一趟,让他过来吧!”
        贺弘文和贺家老太太自然不知道盛老太太说这话的意思,可另一边的明兰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盛老太太方才说话之前的那一眼,把明兰这小丫头的脸都给看的微微一红,颇有些不好意思,忙端起茶盏灌了口茶水,想要掩去心中的羞涩。
        可越是如此,在盛老太太眼中,便越等同于是欲盖拟彰,看着明兰此时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些许小女儿家的姿态,盛老太太脸上的笑意不由得愈发浓郁,看向贺弘文的目光之中,也带上了几分满意。
        旁边的贺老太太却是一脸的好奇,问道:“老姐姐,这位卫三爷是何许人也?方才听老姐姐话里的意思,这位卫三爷和你们家似乎颇为亲近,可我怎么不记得你们盛家还有姓卫的亲戚?难道是我记错了?”
        贺老太太早年是盛老太太的手帕交,后来虽然都嫁了人,可彼此之间的联系却从未断过,尤其是近期两个老姐妹打起了结成儿女亲家的注意,是以两家对于彼此也都颇为了解。
        盛老太太几不可查的瞥了一眼明兰,一脸的神秘说道:“瞧你着的什么急,待会儿等人来了,你亲自见上一见不就知道了嘛!”
        盛老太太越是如此,贺老太太越发的好奇,说道:“那我待会儿倒要瞧一瞧,这位卫三爷的庐山真面目了。”
        盛老太太打趣着说道:“记得睁大眼睛,待会儿保管叫你大吃一惊!把眼珠子都给惊的掉下来!”
        盛老太太越是这么说,贺老太太便越是好奇,不仅如此,就连贺弘文也对这位即将到来的卫三爷生出浓浓的好奇心。
        祖孙俩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心里不禁开始猜测其这位卫三爷的身份来。
        卫这个姓氏在汴京城并不多见,如今在汴京城风头正盛的,也就只有卫允一个了,可是来人却是行三。
        据贺家祖孙所知,卫允的头上貌似只有一个姐姐,如今也在汴京城里,那这位卫三爷究竟是何人?竟然能够让盛老太太如此重视!
        而且听盛老太太话里的意思,似乎这位卫三爷和今日的事情也有关联!
        祖孙俩越想越乱,实在是猜不出这位卫三爷的身份,还有他和盛家之间的关系。

第  185章  卫允出马
        明兰的心里一突,听到自家舅舅过来的消息,整个人都不好了,悄悄抬眼瞥了瞥对面的贺弘文,瞬间就猜出了卫允次来的目的,脸颊顿时就变得有些滚烫。
        贺弘文和贺家老太太自然不知道盛老太太说这话的意思,可另一边的明兰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盛老太太方才说话之前的那一眼,把明兰这小丫头的脸都给看的微微一红,颇有些不好意思,忙端起茶盏灌了口茶水,想要掩去心中的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