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304页

第304页


        锦衣卫同知张千钧,卫允的小舅子,昔日受先帝之命,同卫允一同组建锦衣卫的老人,如今被调离了锦衣卫,去往北地的霸州任信安军的指挥使,看似是擢升提拔,实际是怎样的,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
        还有卫允的亲信袁文绍,同样是一手组建黑甲军的锦衣卫元老,虽说被提拔成了锦衣卫同知,可袁文绍这个同知却和张千钧的同知有些区别。
        最关键的是黑甲军的军权被交了出去,如今的黑甲军统领,乃是郭淅庭,在文武百官们的眼中,郭淅庭在调入汴京之前,可是禹州卫所的百户。
        关键就在于郭淅庭禹州卫所百户的出身,在其朝臣们眼中,郭淅庭与如今的顾二郎,沈从兴,还有那个什么小段老耿之类的没什么区别,都是来自禹州那个小地方,都是当今官家的亲信。
        而作为先帝宠臣的卫允,则被朝臣们主动划入前朝老臣的队列之中。
        原本百官就因为山西布政使的人选僵持不下,这个时候,秦尚书忽然提议由卫允接任,虽有些人对此存疑,可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以卫允在西蜀平定吐蕃之乱展现出来的能力,完全足矣胜任山西布政使这个位置,便接二连三的站出来附和。
        起先只有那么零星的几人,且大多都是和秦尚书交好的官员,可随着众人在心中掂量利弊得失之后,便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附议。
        就连一向喜欢和卫允唱反调的兵部侍郎也说以卫允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山西布政使一职。
        玉阶之上,龙椅后的珠帘之后,曹太后亦没有表示反对,而是朗声问阶下众臣,可有人有异议。
        这个时候,卫允前些时候像永安帝示好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毕竟满朝文武之中,卫允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明确表示站在永安帝这边的先朝老臣。
        而且永安帝还在禹州潜邸之时,卫允的所作所为,已然让永安帝心中把卫允看做了半个自己人。
        但压倒永安帝心中最后一根稻草的,却不是这一点,而是昔日先帝临终之前,把他单独召至养心殿,于榻前所嘱咐的那番话。
        永安帝的眼睛不禁变得愈发深邃,眼眸之中流转着道道晦暗的光芒,目光不经间朝着卫允看了过去。
        卫允的能力确实不错,可汴京城的水有多深,永安帝比谁都清楚,这几个月的皇帝做下来,他感受到的不是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快感。
        而是掣肘,来自太后的掣肘,来自朝臣的掣肘!
        连下个圣旨,都要征求大相公们和朝臣的意见,还要去求太后加印。
        他可是皇帝,堂堂的一国之君,九五之尊,都有如此大的阻力,更遑论卫允一个区区的三品官。
        若是想要完成先帝临终前的嘱托,还不知要等多久!
        永安帝若只是个想安安稳稳做皇帝,守着那点权势不放的话,那他只要慢慢的熬下去就好,纵使现在不能亲政掌权,但他终究要比太后年轻将近二十岁,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可永安帝却不甘于此,小人物亦可有凌云之志,更遑论如今依然飞黄腾达,一步登天的赵总全。
        变法改革,整肃吏治,解决大周如今面临的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使国力再上一层楼,厉兵秣马,北上燕云,收复十六州的华夏故土,使九州复归一统,完成大周历代帝王的未竟之志。
        “太后,朕亦觉得秦爱卿言之有理,卫爱卿于平定吐蕃之乱中,确实居功至伟,而且卫爱卿乃是锦衣卫指挥使,此番西北之战,若没有北镇辅司的谍报司和黑甲军的话,只怕未必能够这么快取胜。
        卫爱卿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虽未至西北战场,然其坐镇汴京,统辖锦衣卫,居中调度,亦功不可没。
        此番论功行赏,锦衣卫之中的一应将领皆被擢升,若是独独将卫爱卿落下的话,未免会落人口实,说朝廷有失公允,亏待了功臣!”
        永安帝立于龙椅旁,面对着珠帘之后的草台后,微微躬身,语气恭敬的说,态度很是恭谨,没有半点懈怠。
        曹太后的声音再一次响起:“皇帝的意思是同意秦尚书的谏言,让卫爱卿去陕西接任陕西布政使?”
        永安帝道:“朕确有此意,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珠帘之后的曹太后沉吟半晌,高声问殿下群臣:“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永安帝已经把话都说成这样了,谁还会有异议,论功行赏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如今卫允手底下的那些下属,一个个都因公获得了擢升。
        而卫允这个大功臣,却只得了一些虚衔和褒奖,这让底下那些卖命的将士们怎么想,卫允堂堂户部侍郎,锦衣卫的指挥使,朝廷正三品的大员,都要遭受如此待遇,若是日后这种事情落到他们头上,又会如何?
        “臣等附议!”
        最关键的是,卫允本就是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若是此时去了陕西,户部右侍郎得位置岂非就空了出来!
        相比于陕西布政使,似乎户部侍郎这个位置距离大周的权利中心更近一些!

第  247章  良苦用心
        宫门处,卫允混迹在人流之中,和盛紘还有长柏走在一起。
        “三爷,我家老爷有请!”
        刚出宫门没走几步,卫允的师伯秦家大爷的贴身长随变迎了过来。
        卫允冲着盛紘和长柏拱手到:“盛兄,就此别过,改日再叙!”
        “三郎慢走!”盛紘微笑着拱手,表情颇有几分人畜无害。
        “舅舅慢走!”长柏亦冲卫允打着招呼!
        卫允的目光在长柏的身上停留了片刻,脸上浮现出笑容,亦冲着长柏一拱手,转身随着自家师伯的长随而去。
        宫门口一架毫不起眼的马车之上,当然,这个毫不起眼是相对于宫门口一角,停着的数十架马车而言。
        掀开车帘,卫允看到的,乃是正在闭目养神,坐姿异常端正的师伯,双手搭在两膝之上。
        “师伯!”
        卫允未有丝毫拘谨,径自走进去坐下。
        “来了!”
        听到卫允进来的声音,师伯闭着的双眼就睁开了,没有什么一闪而逝的精光,有的只是如静谧的水面一般平静的眸子,古井无波。
        “师伯唤弟子来有何事吩咐?”
        卫允很珍惜和自己恩师的这段师徒情,卫允心里很清楚,若非有秦家的关系,他就算是再受永安帝宠信,也绝不可能升迁的这么快,而且若非有恩师玉章先生和师伯相助的话,昔日的他哪能那么顺利就通过科举入仕。
        可以说,卫允能够有如今的成就,和秦家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木制的车轮碾在青石铺筑的地砖上,缓缓而动,周遭响起阵阵纷乱的马蹄声,马车开始往前,驶离宫门!
        车厢内,师伯问卫允:“可知为何要举荐你去陕西做布政使?”
        卫允沉声答道:“如今新帝继位,却空有皇帝之名,无皇帝之权。太后垂帘听政,手握玉玺,朝政诸事  皆需太后点头  方能施行,如今我朝外患暂平  内忧怕是要起了!”
        “就只这些?”师伯的神情明显是不信的。
        卫允继续道:“朝中局势若是照着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  只怕是会再现日月凌空的局面,弟子如今风头太盛  太过惹眼,若是继续留在汴京  必定会深陷双方争权的泥沼之中。
        陕西虽然远离汴京  又是抵御西夏的屏障,然西北一役之后,最少十年之内,西夏再无掀起战端的可能  弟子过去了  只需要安心的治理地方,肃清吏治,改善民生即可。
        而且弟子若是此时去了陕西,便等同于远离了漩涡的最中心,避开了所有人的目光  使的弟子能够安然抽身,静静的蛰伏几年  待朝局平稳了,再想办法调回汴京!”
        师伯看向卫允的目光之中带着满意  点头说道:“不错,以你如今的年纪  完全没有必要掺和到这潭浑水之中!”
        卫允冲着师伯拱手道:“师伯方才于朝堂之上的谏言  与弟子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纵使师伯今日没有举荐弟子,改日弟子也会去叨扰师伯,求师伯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