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379页

第379页


        政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一路慢慢悠悠的卫允这才领着老营和众人抵达汴京城,和早已经等在城外驿馆的张家兄弟两会了合。
        朝廷方面则是给卫允等人来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太皇太后、太后和小官家以及三品以上的大员悉数都汇聚到了金明池旁,摆开了仪仗,做足了场面,只为欢迎此番凯旋而归的王师!
        不仅仅如此,那些个勋贵家的子弟,年轻的女子,还有无数的百姓都蜂拥而至,立在两旁,夹道相迎凯旋而归的卫允等人。
        这一日,汴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沉寂在欢呼声之中。
        眼热大街上小贩叫卖着糖葫芦的小屁孩,抹着眼泪擦着鼻涕,撒泼打滚问自家母亲要钱想买糖葫芦,原本素来板着脸,硬气非常的母亲今日却格外的开心,大手一挥直接给了小屁孩儿十个铜板儿,让他可劲儿吃个够!
        小屁孩傻眼了,哭声听了,眼泪止住了,鼻涕还挂在袖子上,不敢置信的接过母亲手中的铜钱,数了又数,脸上乐开了花儿,屁颠屁颠儿跑去买糖葫芦了!
        城里头诸如樊楼,千春楼这等数得上号的酒楼直接贴出了告示,东家大喜,为了庆祝王师凯旋,接连三日之内,酒菜价格一律减半!凡是此番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卒们去他们那儿用饭,半个月之内全都免费,不收取半分银钱,山珍海味随便这些壮士们挑选!
        就连广云台里头的那些清倌人,花魁娘子们也纷纷做到了窗台上,遥遥望着大街,纷纷放言只要卫允袁绍等人去她们哪里小坐,她们不禁自荐枕席,而且还不收取任何费用。
        一时之间,卫允等人在汴京城成了香饽饽一样的存在!
        上至太皇太后、官家、满朝武,下至良民百姓、贩夫走卒,甚至青楼里头的花魁娘子们,纷纷对他们趋之若鹜。
        尤其是卫允,本就是元祐帝钦点的探花郎,官出身,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又能带兵打仗,武双全,如今更是立下了这等不世之功,更加吸人眼球。
        这时候卫允昔日做的那两首诗也被人翻了出来,当初那首少年侠气可是在汴京城里头风靡了好一阵子,那些个纨绔子弟们出门没有不佩刀带剑,交朋结友的。
        不过后来的那首满江红知道的人却没几个,可这回不知怎么的就给传了出去,卫允的才名便不胫而走。
        而且词中所言,与此时卫允所立之功勋相较,更能够打动人心!
        不知有多少与张氏同龄的女子黯然神伤,遗憾错失了这段姻缘,让张氏给摘了桃子,又不知有多少闺阁女子躲在闺房之中暗自垂泪,发出相逢恨晚的唏嘘感慨!
        在这儿就不得不提一嘴顾廷烨了,在卫允的可以安排之下,顾廷烨到了张千均的账下听用,作战勇猛不说,还奇谋百出,一路屡立战功,被接连擢升,如今已经在张千均的军中做到了副将的位置!
        自从小秦氏和宁远侯府被夺了爵位,流放岭南之后,顾廷烨的事情就有了转圜了余地,虽说小秦氏和顾老四状告顾廷烨的事情多半属实,而且都有证据。
        可关键是状告顾廷烨的人是叛逆啊,是与害死了先帝的逆党勾结的叛逆,这罪名可是可大可小的,最后还是太后网开一面,只收回了宁远侯府的丹书铁券,夺了宁远侯的爵位,抄了他们的家产,把他们充军发配岭南,而没有杀人灭族已然是法外开恩了!
        而且对顾廷烨如此处置的决定是永安帝做的,皇帝怎么会犯错,所以就算是明知道顾廷烨是冤枉的,可只要太后和现如今的小官家不提,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对于顾廷烨重新参军打仗,并且一路擢升,他们也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朝中还有不少昔日与顾廷烨交好之人,他们可没少在里头出力,如今这一次大战之中,顾廷烨能够一路做到张千均的副将,立下的战功可一点儿都不小。
        如今会如何封赏,就全看太后的肚量了!

第  313章  论功行赏
        政和二年十二月初五!
        举国同庆已有数日,大赦天下的懿旨也发了出去,除了杀人叛逆等大罪之外,其余一些偷盗抢劫,贩卖私盐这等罪过的囚犯皆被释放。
        原本曹太后还想着免税一年的,可却被朝臣们给阻止了,如今大战刚过,一应抚恤重建的事务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来维持。
        此番出动将近百万的大军,大战进行了一年有余,所耗费的千两就是一个天数字,国库已然见了底,再加上还有对一应功臣们的封赏,又是一大笔开销,若是再减免赋税的话,只怕连年朝廷连官员们的俸禄都要发不出去了!
        这打仗打的就是一个综合国力。
        这天的大朝会,也是大肆封赏此番征战功臣们的日子。
        不过上朝吗,第一件事儿自然是依照惯例参拜小皇帝和太皇太后了!
        如今大周只有八岁的小皇帝还只是个小孩子,龙椅之后左右各有一道帘子,其后分别坐着元太后和太皇太后曹氏!
        大周以左为尊,是以曹氏在左,元氏在右,而且太皇太后的椅子要比元氏的高出一截,以显示二人之间地位的差别。
        而且在朝政大事之中,一般元氏这个太后都是不说话的,说了算的可都是太皇太后,就连当初被大相公韩章用计骗走了的传国玉玺也回到了太皇太后曹氏的手中。
        如今太皇太后这四个字在大周就是天!
        至于政和帝,谁会去在意一个八岁小儿说的话。
        一番见礼之后,便是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了。
        此番大战,既破了雄踞西北百余年的西夏王朝,又为大周开疆拓土,收复了同样被辽人占据了数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之地,还有作为中原农耕明和北方游牧明划分边界的长城,皆乃是旷世之功,若是封赏的薄了,只怕会惹来大军哗变。
        宣旨的是太后身边贴身的朱内官,别看这老家伙六十来岁了,身子骨也不如年轻的小太监硬朗,可这声音洪亮着呢。
        捧着圣旨立于玉阶之上,朗声诵读。
        最先自然是一片花团锦簇的章,诉说此番泼天之功绩,告慰大周先祖,历代先帝。
        随即便是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现任锦衣卫指挥使卫允带兵有方,封为平西候,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加封柱国,特进荣禄大夫,同时赏黄金两千两,绢一千匹,良田一千亩,赐平西侯府一座,一应仆人管事无数,身兼陕西、甘肃两路布政使,总览境内政务,将卫允身上的锦衣卫指挥使擢升至正二品,授蟒袍玉带!
        现任锦衣卫同知袁绍屡立战功,封为武定伯,同样是世袭罔替,不过少了一样丹书铁券,加封护军,赏赐黄金千两,绢五百匹,良田五百亩,同样赐下武定伯府一座,官职也提升到了从二品。
        就连一向只负责后勤的丁健也被封了个江都伯,唯一区别就是少了个世袭罔替,三世而斩!也没有被加封。
        还有就是梁昊了,这一次梁昊也算是一步登天,虽说功劳不如袁绍,可也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连出奇谋不说,还领着风字军和十万边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样被授为护军,加授镇国将军!除了没有被封爵之外,其余的上次皆与袁绍等同,就连被赐予的府邸也是紧挨着的!
        其余黑甲军的一干将领尽皆官升两级,空出来的位置则由黑甲军自信擢升提拔,让锦衣卫的清吏司先把名单和一应的功劳记录造册,统计出一个大概,然后递交户部,由朝廷颁发相应的金银珠宝和相应的田地契约,再交由锦衣卫的清吏司统一发放。
        英国公世子张千重倒是没有被封爵,而是被授金吾将军,领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一职,加授上护军,同时从边境调回汴京坐镇,赐黄金千两,绢无白皮,良田五百亩。
        而张千钧则被授骠骑将军,同样被加封为护军,领河北都指挥使,长城守备军统帅,负责长城一代的防务,赏赐与张千重等同。
        黑甲军统领郭淅庭同样功不可没,可惜他加入的却不是西北的战场,否则的话定然也能挣个爵位回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被授了个上轻车都尉,加授昭武将军,被升到了正三品,黄金五百两,良田百亩,汴京城中府邸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