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农家有点乐 > 第141页

第141页


        一晃就是数月过去了,村委会并没有什么大作为,村民士气倒是涨了不少,不过那是外出打工挣钱刺激的,两人的酒戒得没有什么意义。
        余马二人那都不是滥酒误事的人,余正常甚至觉得,不喝酒反而碍了许多事,就好比现在他去乡上,和乡里领导还有别的村干部疏远了许多。基层这些人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在酒桌上建立起来的。
        只是碍于面子,余正常不方便收回自己的话,今天马耀宗一提这茬,余正常就准备就坡下驴了,不是有句话吗,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的话必须得听,戒了数月酒的余正常和马扬名就在这个初夏的夜晚,端起了久违的酒碗。
        高梁酒一喝,棒子骨一啃,滋味那叫一个美呀。
        “这次出去,我遇到个事,挺有启发的……”酒过三巡,马耀宗终于开始说正事了。
        原来马耀宗去参观东药集团,别人安排了一家四星酒店住宿,有一天马耀宗独自去吃早点,去得特别早,看到酒店生意非常差,餐厅经理正在给员工训话打气。
        这间中餐厅所在的整间酒店正在大规模的整改装修,酒店的老板以及股东们又投入了大笔资金,全面提升酒店软硬设施,当然这样的提升不是同时进行,客房,大厅,西餐厅……都在一一装修,一一提高员工福利,但是偏偏没有中餐厅的提升计划。
        这样一来,中餐厅的人难免士气低落,一众员工都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是走是留,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马耀宗就在想,这和田溪村现在的情景很像,眼看着周围的村庄迎来好时机,脱贫项目一个一个开花结果,而田溪村只有眼巴巴的望着,哭啊闹啊都于事无补,谁叫你自己不争气呢?
        就像中餐厅,谁叫你生意不好呢?跟红顶白人之常情,做生意做企业都一样,业绩好的部门,往往受到关注更多。
        回到消息灵通的马耀宗身上,享受酒店免费早餐的同时,完整的欣赏了一场中餐厅的打气会,什么唱歌跳舞背企业文化,马耀宗是没有兴趣的,他只是记住了经理说的一段话。
        其实也简单,就是说了面对大局无能为力时,该干些什么?首先就是调整心态,如果抱怨有用,那就使劲抱怨,但是抱怨没用呢?那就收声,一切后续的行为,都是以有用还是无用作为行动准则。
        有了中心思想,接着中餐厅经理就说到具体怎么干,四个字――修炼内功,当然后面是说的做好餐厅菜品的提升,服务技能学习这些增加餐厅内在修为的话。
        马耀宗牢牢记住了八个字,调整心态,修炼内功。
        马耀宗的意思很明确,现在的田溪村村委会,就要用这八个字来做事。
        “调整心态,我们的心态都很好啊,该吃吃,该喝喝,”马扬名有点缺心眼了。
        “呸,你那叫没心没肺!”马耀宗气的差点没一口口水吐马扬名脸上。
        “别打岔,让老爷子往下说,”余正常觉得自己也应该出去转转,出去学习一下,看看马耀宗就知道了,这一趟出去参观,大有感悟呀。
        有些事,真不是埋头学文件,开会喊口号能解决,也不是看手机,刷视频能搞明白的,余正常决定,从明天起,就开始上各村学习经验,尤其是要去找那扶贫驻村干部,多谈谈话,厚着脸皮请人家提提意见。
        余正常正为自己的觉醒感到激动时,谁知道马耀宗一开口就让他懵了。
        “余书记你从明天起就带着村委会的干部好好在办公室开会学习,”马耀宗笑道。
        “啊?开会我知道,学什么呢?最近没下什么文件啊?”余正常不解的问道。
        “到院子里谈,”马耀宗起身向外走去,喝了点酒,身体有些发热。
        星光灿烂的山野夏夜,农家小院里,年近七十的马耀宗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这也为田溪村未来的脱贫打下第一步基础。
        马耀宗要村委会的干部学习这两年国家下达的扶贫政策,还有市里这次精准扶贫的文件,具体的事例,哪些成功的例子……
        不说不知道,一说才明白需要学习的东西多了去了,不研究好政策,做任何事都会像沙滩建城堡,经不起风吹浪打。学习这些东西,也是要让余正常他们这些僵化的脑壳运转起来。只有彻底搞明白津港市的精准扶贫行动,田溪村才能抓住机会,引来上级和扶贫项目的关注。
        然后马耀宗的意思是要全村人调整统一思想,有人调研也好,有人来考察也罢,村民都要实话实说,不买惨博同情,不点头哈腰陪笑脸,田溪村人要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别看说起来几句话,可这才是最难办的,对于文化偏低的村里人来说,思想上的改变是很难的,别的不说,就说让村里的小孩读书这事,那就必须重视起来。村里现在的中年人,年轻人走得七七八八了,小孩都是老人在带,用不了多久,一部分野惯了的孩子就会开始逃学,一些外出没挣到学费钱的,也可能会出现家里老人就不让小孩读书的现象。
        还有家中壮劳力都外出了,都是些老弱病残,村委会需要尽量帮助这些人家,至少要保证家里不断粮,水缸有水喝。
        ……
        谈话一直在进行,直到夜深了,陈香菊给三人煮了面条,余正常看了看表,才意犹未尽的吃了面回家了。

187又学了新词
        回到家的余正常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发热,脸上发烫。
        心里发热是因为好久没喝酒了,脸上发烫则是感到惭愧。
        自己的领导的村委会白天还在感到无所事事,还在玩手机玩的眼睛痛,结果晚上听了马耀宗的一番话,才知道,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甚至可以说千头万绪。
        就拿后面马耀宗说的田溪村修炼内功一事,那就需要一年半载以上的时间,这个修炼内功当然不是要村民跟着马耀宗习武,而是改变田溪村的精气神。
        马耀宗的话很直白,有人来扶贫,别人是愿意帮助一个到处脏乱差,人人懒洋洋的地方,还是愿意扶持一个鸟语花香,村民勤劳的村庄。
        马耀宗买了这么多花卉种子,就是要种在田溪村,并且他考虑得十分周到,基本上选择了一到两年就能大面积开花的鲜花,像太阳花,月季,牵牛花……
        马耀宗的目标很明确,明年他要让田溪村花开遍地,色彩斑斓。无论谁来帮扶,首先就要让他喜欢上这个干净整洁的村庄,马耀宗要让来扶贫的干部一到田溪村,就喜欢上繁花似锦的山野,喜欢善良热情的田溪村人。
        这样来的人才会为田溪村尽十二分的力,而不是因为上级命令,不是因为工作责任,只有这样出自真心的帮扶,才会长久,才会心甘情愿帮助田溪村弯道超车,迎头赶上别的村庄。
        “打造人设,马叔你是上哪学的新词啊?”余正常心情愉悦,念叨了一句,终于睡意上涌,陷入梦乡。
        就在余正常翻来覆去想着马耀宗的筹划时,在乡里的政府大楼的乡长办公室,同样有人为马耀宗的想法头痛。
        白沙乡是个人口不到一万两千人的乡村,下辖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庄,有像田溪村这样几百人的小村,也有像水口乡那样两,三千人的大村庄,乡政府就在一个名叫白沙场的场口上,就一条街,平时没有多少人,只有逢三,六,九赶集,白沙场就会热闹起来。
        说起来白沙乡和紧挨着的金沙镇在行政级别上是同一档次,可就像两个地方的地名一样,白沙乡一穷二白,非农业人口就白沙场的千把人,而金沙镇自古就是水陆码头,这些年跟着津港市走上了一条金光大道,发展得如火如荼。
        一直有传闻说是要把白沙乡划归到金沙镇,白沙乡政府变成白沙街道办事处。
        乡长闫肖锋眉头深锁,看着桌子上的矿泉水瓶,还有那几块大理石,还有一份检测报告。
        马耀宗猜错了,乡里并没有扣下样品,只是没有送到长胜县,而是送到了津港市,秘密进行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