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农家有点乐 > 第183页

第183页


        曲明心声,马小丁从生疏到熟练,再到全情投入,一连三遍《牧曲》连奏,听到冯莹莹如痴如醉。
        心情总会宣泄完毕,曲子终归曲终音停,最后一个音符吹出,马小丁嘴角轻扬,双手发力,一声脆响,把珍藏十多年的笛子折断了。
        “你,你干什么呀?”冯莹莹惊讶的喊道。
        笛子其实是上次冯莹莹偷偷拿走的,两人在来之前通电话的时候,冯莹莹才对马小丁说了这事,她只是单纯的开个玩笑,告诉马小丁如果不为自己吹笛子,就折断这个宝贝。
        “因为我长大了,不需要它了,”马小丁轻轻说道。
        他心里清楚,这根笛子,就是自己对余秀兰的最后挂念,有了冯莹莹这么好的女孩,不能再有别的心思,折断笛子,忘记那一抹不属于自己的身影,才能是对冯莹莹这份感情最好回应。
        “可是我需要啊,好不容易男朋友自带了个艺术天赋,居然自我删除,我不同意!”冯莹莹嚷道。
        两人又是一番打闹,热恋的男友,吵架都会觉得温馨。
        两人你拉我扯之时,庙门口停了几辆车,一群西裤衬托,大腹便便的人下车向清源宫走来,没进庙里,直接奔着马小丁和冯莹莹所在的地方走来。
        “不好意思,来让一让,”有人对这对小情侣喊道。

242热恋真是甜
        冯莹莹认识这群人中的几位,都是乡里的领导,其中一位分管教育的副乡长认识冯莹莹,走上前来打了个招呼,简单的聊了几句。
        人一多,就是另一种氛围,冯莹莹和马小丁默默地离开了。
        “也许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热闹起来,”冯莹莹走在马路上,花伞又撑了起来。
        “热闹点不好吗?”马小丁不解地问道。
        刚刚这群人除了乡领导,还有市里旅行社的人,还有一些新媒体的负责人,他们正在研究白沙乡的景点,准备开通一条乡村旅游路线,白沙乡的扶贫事业正是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热闹之后,这里就会收门票,这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就不能在香樟树下听你吹笛子了,”冯莹莹现在的心态有些消极。
        “总要大家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吹笛子呗!富起来才是白沙乡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吹笛子,我重新做一根就是了,以前那一根很好,不过不适合我,”马小丁回答得很快。
        “走吧,带你去吃东西,”冯莹莹不去多想了,小人物就该有小人物的觉悟,感慨太多,没有用,好好生活才是正确的。
        “说起来,白沙乡场好像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马小丁笑着摇了摇头。
        他记得去年来乡上的时候,说的可是乡里的东西太好吃了,津港市的半年生活还是涨了见识。
        马小丁笑道:“你知道吗?其实我挺自豪的,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我觉得从大鱼大肉的城市生活,回到粗粮野菜的乡村生活,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南瓜饭,红薯粥我照样刨得香甜。”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什么样的生活,你把它当成经历,那么所谓的酸甜苦辣,都只是一种味道,”冯莹莹开心的挽上马小丁的肩膀。
        对于人生伴侣,最重要的莫过于灵魂上的共鸣了,向往简单纯朴生活的冯莹莹配上荣辱不惊的马小丁,也算是天生一对。
        “你还没说吃什么呢?”马小丁问道。
        “吃什么重要吗?关键是没钱,回宿舍自己做吧,我在学校食堂冰箱里,还有一只鸡,拿来炖干菇,绝对好吃,”冯莹莹咽咽口水,加快脚步。
        马小丁有些尴尬,心态可以调整好,可是没钱,生活水平却调不好。
        “走吧走吧,别多想了,”冯莹莹笑眯眯的说道。
        马小丁点点头:“那我中午就吃顿软饭,放心,晚上我请你吃大餐。”
        “什么吃软饭,真难听,下午我收拾一下,跟你回田溪村去,”冯莹莹兴奋地说道。
        “你不用上课吗?”马小丁愣了一下。
        “上课?今天几月几号?”冯莹莹白了马小丁一眼。
        “七月二号呀!我想起来了,放暑假了,那你要在村里呆两个月了,太好了,我带你去山里看花,带你去溶洞钓鱼……”马小丁满心欢喜的安排着冯莹莹的暑假生活。
        “对不起,小丁,我只能在村里呆三天,我报了一个手语培训班,要去津港呆一段时间,”冯莹莹抱歉地说道。
        “噢,那你住哪儿?要不去秀兰姐那里,”马小丁关心的说道。
        “不用,我住陆起鹍那儿,陆起鹍你还记得吧,变姐妹那个,”冯莹莹抿嘴一笑。
        “当然记得,那是我人生中最帅的时刻,”马小丁也笑了。
        “她要出国去继续做手术,房子是空着的,刚好给我住一段儿,”冯莹莹说道。
        “话说你有没有陆起鹍是男人的时候的照片,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么性感的一个女人,居然以前是男的,”马小丁现在想想那晚的事都觉得有意思。
        “讨厌,”冯莹莹捶了马小丁一拳,笑声又起。
        恋爱的初始阶段,满满都是甜蜜和欢笑。
        吃完了冯莹莹做的干菇炖鸡,马小丁说要自己出去走走,冯莹莹皱眉说道:
        “你不帮我收拾一下,出去瞎晃悠什么?这白沙乡有什么好逛的,该不会还有什么秀丽姐之类的吧?”
        马小丁提起自己带来的一个编织口袋,神秘的一笑:“确实是个约会,你乖乖的,晚上请你吃大餐。”
        “古里古怪,记得4点的收班车,别想着在这里过夜,学校可是有规定,”冯莹莹有些脸红地说道。
        马小丁哑然失笑,挥手离开。
        已经是下午快两点了,赶集的人散去了不少,不过街道两边的茶馆里倒是坐满了人,辛苦了半天的乡民习惯到茶馆里喝茶摆龙门阵。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这是大家收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了,就算是抖音,短视频带给大家各种信息的今天,茶馆的龙门阵,依然摆得震天响。
        手机里毕竟不能知道十里八村的事,而且在乡村,手机的主要功能还是通话,在白沙乡更是如此,别说智能机了,老年机都还没普及完,大家还是习惯赶完集到茶馆摆龙门阵,听听那里又有什么新鲜事了。
        白沙乡的茶馆十几家,马小丁走到了最里面的一家,这家茶馆相对人比较少,因为它收得贵,一杯盖碗茶要十块钱,而别的茶馆相同的茶杯茶叶,只要三块。
        这家名叫古韵的茶馆装修得跟别的茶馆一样,水泥地面,青砖土墙简单的做了一下粉水,大堂放了八张桌子空了七张。唯一不同的是它楼上有四间包房,两间打麻将,两间谈生意。
        谈什么生意?收点山货,不过这个山货的范围很广,用老板周瘸子的话说,只要是稀罕的,你不认识的,甭管是什么花花草草,还是旧碗破坛,统统都可以拿来他瞧一眼。用行话说,这位算是个捡漏的。
        要说这白沙乡,有的是山高林密,河深水浅的地方,确实也出过一些好玩意儿,老物件儿,什么几百年的野生灵芝,清朝时期的锅碗瓢盆,总之是时不时就有这样的传闻出来。
        周瘸子本名周堂生,白沙乡场口上的本地人,以前双腿好好的,九十年代初去南方打了十年工,不知什么原因,瘸着一条腿回到白沙乡开了这个名义上的茶馆。

243卖了个坛子
        这周瘸子算是白沙乡小有名气的一位人物,前些年流行吃野味的时候,经常都有豪车半夜到他这里,拎走一些铁笼子,都是他收购的野生动物。
        就凭着这几条,周瘸子在白沙乡混得风生水起,压根不在乎茶馆那几个茶钱。不过这几年国家对吃野味已经开始整顿治理,来白沙乡的豪车已经很少了。
        周瘸子前年还因为倒卖珍稀野生动物被抓过一次,不过没几天,就出来了,不过打那以后,收敛了许多,一些野鸡野兔还在收,那些保护动物,他就不收了,至少不像以前那样大张旗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