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锄清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发股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发股


        ‘可是,他为何还要如此做呢?’
        陈贵生在思考这件事背后的含义,那狼狈不堪换了衣衫之后,姗姗来迟的熊大发却是憨声道:
        “明府,我要入股,我愿意拿出三万两白银,以为入股之资!”
        刚才的狼狈,被人戏弄的愤怒,全被守财奴熊大发给抛到了脑后。
        棉布作坊啊!
        他家的庄子上,现在那些庸农都是‘光棍汉’,女眷们全都去了作坊里干活了。
        甚至,还有人舍弃了租种田地这个天生的穷人职业,携家带口的跑去作坊干活。
        由此,足见棉纺作坊的利润之厚!
        熊大发满脸的欣喜,棉纺作坊招募入股,这可是一件好事啊!
        “三万两白银?”
        张思源嘴角勾起:“上个月单单是纺纱作坊的利润,便是一百二十七万四千五百两银子,你这三万两,怕是连一股都买不到呢!”
        熊大发一楞。
        棉纺这边很是赚钱,这是他早就确认的事情,若不然,今岁陛下也不会下令孕育了足够百万亩棉田的秧苗了。
        但是,就算是想破了脑袋,熊大发也想不到,单单一个棉纱产业的利润,便到达一百多万!
        “这,怎么可能?”庞德渠豁然站起。
        老天,他就算是变卖了田产、房屋,怕是也不过十来万银子啊!
        张思源不疾不徐道:“陛下麾下,棉纱作坊一百三十七座,单单工人便有两万多人,这还不算棉纺作坊、成衣作坊,以及其他作坊的工人呢!”
        “一个工人我们开出的月奉,最低都是一两银子,若是人均赚不到五六两,敢问一声诸位老爷,你们干吗?”
        听到张思源的话语,众人脸色大变。
        尤其是那些以种地为主的土地主,更是满脸的震撼。
        他们名下的土地,一亩地扣除了上缴给朝廷的赋税之后,也不过赚了二三十斤麦子罢了。
        换算成钱财,也才五六十枚铜板而已!
        南阳这边甚少水田,九成九都是旱地。
        一年两熟还要休耕的旱地,单季亩产不过百十斤粮食而已,这才不过几百枚铜板。
        还不说要扣除了赋税、种子、人力、土肥、以及对农民威胁最大的旱涝灾情。
        一个劳动力,纵然整天都在田地里劳作,顶多能够耕种二十亩土地,一年的毛收入才十几两银子。
        若是真正落到口袋里的——扣除口粮、地租、种子之后,九成九的农民,一年一两银子的纯收入都没有!
        田地多贱啊!
        北方旱地,一亩地两千枚铜板,就能大量收购。
        但是,民间的百姓,却都以租赁地主土地为生。
        老百姓为什么买不起田地?
        难道真的是地主都是周扒皮?
        别开玩笑了,人家是被冤枉的,半夜鸡能叫,人却看不到,去田地里干嘛?锄庄稼苗吗?……
        就是因为小农缺乏对抗天灾的能力!
        真正种地的老农,都知道一句顺口溜:“龙年不收花,蛇年光塌塌。待到马羊年,棉花垛上眠。”
        这还只是针对种植棉花,一个生肖轮回中,基本上就是“三年灾害,三年平庸,三年一般,三年丰收。”
        若是会节俭着过日子的,丰收年景吃得差点,遇到了灾年还能挺过去,若是遇上一个不会过日子的,不积攒余钱,一旦遭遇了灾害,可就只剩下卖田卖地、卖儿卖女一途了!
        (扯一个题外话,后世存款的主力军,却是八零后之前的老人,新生代基本上都是赚一个花一个,蛋蛋后更是超前消费,在打工盛行的后世,一场疫情,让往日太多光鲜亮丽之人都漏了底色,这还是挣钱容易的后世,在封建时代,百姓抵抗风险的能力之弱,就可以想象了!)
        八零后大概都有记忆,在打工盛行之后,机械化开始之前,河南这个种地大省,遍地都是触目惊心的抛荒!
        原因就在这里,单纯人力、驮马化种地,根本就对抗不了灾害,若是遇上官府稍微横阵暴敛一点,破产的农民遍及天下。
        土地贵吗?
        两千枚铜板一亩旱地的买卖记录,唐后土地私有的历朝历代,官府记录上比比皆是!
        地价高吗?
        真心不高。
        为什么老百姓买不起?
        因为依靠种地,他们根本就存不到钱!
        历史的惯性厉害吗?
        就算是在科技化盛行的现代,播种之后,打了两遍农药,不用锄地,不用打掐枝叶的现代,一人二十亩的规模种地——还一样赚不到钱!
        别扯犊子什么种药材、种稀缺植物,种大棚……
        本钱都没有,种个鸡儿哟!
        更何况是这个时代呢?
        诸上所述,朱慈炯在南阳大开作坊之后,对于传统手工业、小民经济的冲击,就可见一斑了!
        ……
        听到了张思源的话语,众人心中大动,却不是担忧自家的生意被人挖了墙根,而是——作坊真的这么赚钱吗?
        不怪这些地主应变能力太强,而是——明朝中后期这一段,乃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啊!
        开放的民间环境,使得因循守旧的地主,大都被善于变通的豪绅取代。
        是以,当听到张思源的话语之后,这些时代骄子们,纷纷动心了。
        他们彼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思源笑而不语。
        陛下给他的纺纱机,现在已经挂了一百锭纱锭,甚至水力带动的纺车,已经开始普及。
        他说的利润,可是扣除了陛下一半所得之后的利润!
        并不是没有人见到他家大肆修建作坊,想要跟风的。
        但是,在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作坊,张家纺织作坊地机器,外人根本就得不到设计图。
        也正因为这样,使得那些跟风之人,纷纷损失惨重!
        同时间、同空间,一台新式机器,抵得上人家三十三台机器的竖置纺纱机,若是干不过传统纺纱机,才是有鬼了。
        “还请明府告知一个详细数字,也好让我们各自筹划一下,看看都能吃下多少股权。”
        陈贵生开口了。
        陈家不差钱,虽然商路不通,但是,家族赚取的钱财却是不会少的,无非少赚了一些罢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再者说了,以他家的威望,回去随便转借一番,凑个千把万两现银,问题还是不大的。
        山陕会馆那边,可是和八大皇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八大皇商是指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个山西商人。
        山陕商帮,在全天下的商贸繁盛之地,大都有商贾经营,甚至在清朝的历史上,这一群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思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这才开口道:
        “诸位想必也看到了,陛下拿出来的,乃是吃红的股权,不管你们认购了多少股,都没有参与经营、参与管理的权力,这一点,我是还要重申一遍的,诸位若是有不愿意的,自管自行离去便是!”
        听到张思源的话语,众人彼此面面相觑。
        不参与管理,一旦经营不善又该怎么办?
        甚至——若是赚了一百两银子,张思源说赚了八十两,又该怎么办?
        士绅的劣根性,再次显露无疑。
        众人心中忐忑,却是害怕恶了张思源,不准他们参与购买了,是以,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出头质疑。
        这也怪不得他们,实在是官本位的思想,在华夏太厉害了。
        张思源除了白水张氏族长的身份,还有新生大明最高文官的身份啊!
        莫看此人明面上官职并不高,不过是三品布政使罢了,但是,只要是有心之人,都能发现,朱慈炯的坐下,文官可是以此人为首的。
        甚至就连李挺然,都要次了此人一头。
        张思源稍微等待了一会,见到并没有人开口质疑,却是继续道:
        “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我就说说招股的办法,和分成应得吧!”
        “还请明府示下!”陈贵生的家业最大,当即便先行开口道。
        众人意见陈贵生都发话了,急忙纷纷附和起来。
        “这招股,乃是以我们目前手中的纺纱作坊、纺织作坊为基础,核算成本与收益之后,共计作价八千万白银的本金,与八千万白银的前景,也就是说,诸位的投入,是以这一万万六千万白银为基础的。”
        “诸位拿出多少的份额,就能得到多少的回报。”
        “这投入太大,回报太低啊!”陈贵生当即皱紧了眉头。
        张思源的话语,他听懂了,也就是说,若是他拿出了一万六千两银子,也不过占据了万分之一的股本。
        分红才能有多少钱呢?
        织布作坊那边的利润还不知道有多少,单独纺纱这边,一年也就是一千多万白银罢了,他投入一万六千两白银,分红才不过上千两。
        虽然十分之一的分红,已经足够多的,但是,需要考量一点——他们不参与管理、经营啊!
        这事,就像是被蒙在鼓里的花,现在是挺香的,谁知道等过了几年,这里面究竟是长出了一座花园,还是变成了一坨狗屎啊!
        张思源呵呵一笑:“可是诸位不要忘记了,我们目前的销售区域,也就是南阳一地为主罢了,这一次陛下拿下湖北全境,诸位认为这销售额,该提升多少呢?”
        他认真的核算了数次,才拿出了这样一个分配方案。
        按照目前的利润,这些人的投资年回报率在五分之一左右。
        虽然很是高昂的回报比,但是,因为剥夺了众人管理权与参与权,倒也不算太过离谱。
        再则说了——让这一群财阀投了这么多钱进来,可等于是将整个南阳境内的商贾,全部绑在了陛下的战车上!
        政治好处还是很大的呢!
        众人一听张思源这么说,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湖北人口约为南阳全境的五倍,换句话说,纺织贸易的存利润,最少也要翻了三番!
        “我投五万两白银!”熊大发当即站了起来。
        五万两银子,已经是他能够拿出来的极限了,就这,还是要变卖了一部分古董的。
        “啪啪!”
        张思源击掌而叹:“熊老爷会为了今天的投资而自豪的!”
        他招招手,有书吏上前,拿出一份投资合同,递给了熊大发。
        熊大发仔细看了一遍,只见上面鲜红的朝廷大印,甚至在一角还有陛下的玉玺印鉴,当即要了毛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盖上私人印章。
        “三天之内,我就将银子如数送到府衙,只是,还望明府即时派人护送一二。”
        “这是自然!”张思源笑了起来。
        有了熊大发的开头,很快本在迟疑的众人,纷纷要了合约,写上了自己认筹的数额。
        短短一炷香时间,二十余大地主认筹的股本,已经高达三千多万两白银,张思源看向了陈贵生,饶是家缠万贯的他,心跳也有些加速。
        陈贵生仔细盘算一番,跟着开口道:“明府,不知道八百万的白银,明府可能接受?”
        “哈哈哈!”
        痛快,没有比这来钱更快的了啊!陛下的妙招,当真厉害!
        不过是一抑一扬,顷刻之间,四千万白银到手了。
        这可等于是提前两年,吃到了纺织的红利啊!
        虽然说是要还给了人家高额的回报的,但是,以陛下的手段,有了这些钱,怕是到时候赚的更多吧!
        况且,就算是拿着这笔钱扩充军队,征兆士兵,也是一条好路呢。
        这该训练了多少军队,打下了多少地盘啊!
        张思源大笑起来:“陈兄啊,你我乃是老交情了,我且问你,是你拿不出八百万银子,还是我张家拿不出八百万银子?”
        陈贵生愕然。
        不说现在的张思源了,就算是之前的张家,八百万白银都不算什么。
        对于他们这些世家来说,现银还真的不是家族最大的一笔财富。
        上千年来,家里收藏的古董,这玩意才是一个世家最庞大的财富啊!
        更别说还有世代积累的人脉了。
        陈贵生拱拱手,弯腰拜了拜,算是对自己失言的道错,他指了指东方:
        “不知道陛下在东边的作坊,可能让我入股了?”
        七峰山那边,朱慈炯修建了一大片作坊,陈贵生曾经认真的调查过,那边才是朱慈炯最关心的地方。
        至于纺织这一块,莫看获利颇丰,据说陛下去的次数,可是屈指可数呢!
        “你这是一山望得一山高啊!”张思源摇头苦笑:
        “说句不好听的,我也只是陛下的大管家罢了,陛下对那边素来没有口风,你让我怎么回答你呢?”
        张思源宛若真心老友的一番话,却是让陈贵生心中一动。
        原来七峰山那边,才是朱慈炯的重中之重啊!
        看来,他需要提前谋划一二了!
        ……
        陈贵生在谋划着筹集钱财,好入了七峰山作坊的股本,而张思源却是冷笑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