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晚晚竞折腰 > 第90章 杨家来人

第90章 杨家来人


  苏竞晚一边绣着帕子上的花,  一边和冬瓜她们说着昨日灯会上的趣事。
  昨日她是带着柳絮杨梅出门的,虽然她们一直躲在暗处,但还是把冬瓜她们眼馋坏了。
  只听青梅来报:“小姐,  宫里派来教导您礼仪的嬷嬷到了。”
  “快请进来。”苏竞晚将手中的帕子放下,  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衣裳。
  她知道婚前宫里会派嬷嬷来教导她的礼仪,  却不曾想竟来的这般快。
  她以为怎么也要等到二月。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讲究、笑容和煦的中年妇人款款走了进来,  向她行礼,  “奴婢陶玉瓷见过苏姑娘。”
  见并没有自己想的那般严厉,  苏竞晚不由松了一口气,  向她还了半礼,  “陶嬷嬷有礼,日后辛苦陶嬷嬷了。”
  似是看出了她的担忧,  陶嬷嬷主动道:“姑娘不必担心,姑娘是圣上钦定的太子妃,奴婢是太子殿下的乳娘,奴婢自然是一心向着姑娘的。”
  苏竞晚微微颔首,  暗暗感叹李佑用心良苦,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将自己的乳娘送来做她的教导嬷嬷。
  因几个丫鬟也是要跟着她一起陪嫁的,所以陶嬷嬷教规矩时也顺带教了她们。
  至于严管事和平安顺利几个小厮,  因宫里只用内侍,所以他们也就不方便再跟着她了,不过她已经给她们找好了去处,  就让他们帮着打理自己的铺面和田庄,也不枉费他们跟了她三年。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苏竞晚和几个丫鬟白日里跟着陶嬷嬷学习宫里的规矩,傍晚用过晚膳便在屋子里做针线。
  苏竞晚天资聪颖,领悟力又强,很多事情只要陶嬷嬷示范一遍,就记下了。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坐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陶嬷嬷训斥她那几个丫鬟。
  柳絮杨梅还好些,毕竟是在王府里受过训练的,虽与宫中规矩不完全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故上手极快。
  至于其他几个,冬瓜还好些,剩下的就别提了,走个路都能将鞋子踩掉。
  要不是陶嬷嬷在场,苏竞晚怕是要笑出声来。
  即便这样,她还是被陶嬷嬷瞥了好几眼,这下她也不敢笑了,连忙正襟危坐。
  怎么说呢?
  这段日子有笑有泪,倒也没她想得那般枯燥。
  “启禀小姐,三少爷到了!”翠儿打帘儿走了进来。
  因她身边的丫鬟都在跟着陶嬷嬷学规矩,苏清兰便临时拨给她四个丫鬟使唤,这便是其中一个。
  锐表哥来了?
  今日是二月初十,她姑母昨日还嘟囔着锐表哥怎么还不来,可别耽误了考试,不成想今日就到了。
  她和韩锐关系好,距离上次见面又快一年了,自然是想马上冲出去看看的,却又碍于陶嬷嬷在场,眉眼间有些犹豫。
  “姑娘快去吧,姑娘和韩三公子自小一块长大,如同亲兄妹一般,奴婢今日放姑娘的假,奴婢先告退了。”
  陶嬷嬷朝她福了福身,就拿起宫规册子转身走了出去。
  苏竞晚没想到陶嬷嬷竟如此体贴,闻言也走出房门向前厅去了。
  她到的时候,苏清兰正拉着韩锐的手嘘寒问暖。
  “路上可还顺利?怎么瞧着瘦了些?宁先生和刘师傅教的东西,你可都记下了?这次考试你心中有几分把握……”
  旁边的韩墉颇有些无奈,妻子太能说,他根本插不上嘴。
  “父亲母亲放心,孩儿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韩锐略略扬眉,看起来信心十足。
  “好好好!”
  韩墉笑容欣慰,想着不管结果如何,能听见小儿子这句话也不枉自己当初对他的支持。
  苏清兰心疼孩子,见韩锐都如此努力了,自然也不会去计较结果,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也不再说什么。
  韩锐注意到门口的苏竞晚,兴高采烈道:“阿晚!”
  苏竞晚笑着向前走了两步,“锐表哥!”
  “你们兄妹也快一年没见了,你们好好说话,我去给你们煮饭,今晚咱们加菜!”苏清兰神色欣慰,说完就兴冲冲地走了出去。
  韩墉摆了摆手,“也甭看我,我刚还和孙管家研究京城的时兴料子呢,突然就被你母亲拉过来看你,现在看也看了,有什么事晚上再说,孙管家那还等着我呢!”说罢便脚底生风地走了。
  韩锐见四下无人,终于问出了心底的疑问,“郑小姐她……”
  “没嫁呢,前些日子才来看过姑母。”
  苏竞晚一听这话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韩锐闻言果然松了一口气,低下头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苏竞晚不禁提醒道:“锐表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准备五日后的考试,其他的待考试结束后再说也不迟。”
  “我明白。”韩锐说着又想起什么,“对了,你和太子殿下……”
  苏竞晚悠然一笑,“就和锐表哥知道的一样。”
  韩锐看她神情就知此事她定是愿意的。
  也是,她这个表妹比他还有主见还要能干,她若是不愿意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府里安心待嫁了。
  “那我就放心了,看来我更要好好备考了,可不能给未来的太子妃丢人!”
  苏竞晚轻笑一声。
  他总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笑着面对,整个人看起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就像一朵太阳花,连身边的人都会被他感染。
  说不定郑铃音看上的就是他这点?
  他们一个刀子嘴,一个太阳花,倒是般配得紧!
  因苏清兰和韩墉都在这里住着,韩锐也不用考虑什么避嫌的问题,索性也住了下来,每日天刚亮就到院中习武,其余时间都躲在房里温习宁先生给的兵书,除了一日三餐轻易不出房门。
  苏竞晚这边则继续跟着陶嬷嬷学习宫规,陶嬷嬷不是刻板之人,闲暇时刻还会教她和丫鬟们插花、做胭脂、做香露,小姑娘们哪有不爱这个的,都学得十分用心,以至于院子里的梅树都快被她们摘秃噜了,日子过得还算有趣。
  日子匆匆,转眼间就到了韩锐考试的日子。
  苏竞晚、苏清兰和韩墉前脚刚送了韩锐出门,回来后便听说陶嬷嬷要走的消息,说实话,一开始陶嬷嬷刚来时,苏竞晚心中还有两分忐忑,可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听说陶嬷嬷要走,她倒生出了两分不舍。
  她让人给陶嬷嬷包了二百两银子,又将自己前两日做的那个香囊也放在了里面。
  谁知陶嬷嬷只将香囊收下了,却把银子退了回来。
  “姑娘不必不舍,再过些日子姑娘就要嫁入东宫,到时候还怕没有与奴婢见面的机会不成?”陶嬷嬷柔声道。
  苏竞晚这才露出笑容,让冬瓜恭恭敬敬地将人送了出去。
  婚期将近,苏清兰一边担心着韩锐的考试,一边帮苏竞晚置办嫁妆。虽说殿下送来了一百抬,但殿下的心意是殿下的,她的心意是她的。
  待韩锐好不容易考完回了家,她又开始围着韩锐问东问西,忧心忡忡地等着会试成绩公布。
  等三月初一那日放了榜,知道韩锐中了武传胪后,这颗吊着的心才算稍稍放了下来,又催着韩锐赶紧看兵书练骑射去,万不可得意忘形,临进门这一脚再给绊住了。
  三月初八,韩钦和韩锋都带着妻小到了京城,因苏府地方有限,他们拖家带口地挤在这里也不方便,就住到了东头巷的宅子去,只白日里来这边帮着韩墉和苏清兰打点苏竞晚的婚事。
  韩钦和韩锋是男子,和苏竞晚的关系又不如韩锐那般亲近,只略说了几句话便出去吩咐下人做事了,将这唠家常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妻子,
  大表嫂王氏端庄贤惠,二表嫂赵氏性子爽利,都是好相处的人,从前在萦州也没少照顾苏竞晚,有她们陪着说话,再加上两个侄儿一个侄女在一旁跑跑跳跳的,苏竞晚婚前这两日过得也不沉闷。
  三月初十这日,苏竞晚见到了久违的杨家人。
  “奴婢见过孙小姐。”
  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颤颤巍巍地站在廊下,抬头却对上苏竞晚清冷的眸子,忙道:“老夫人说了,按理说,孙小姐落难时,杨家不曾帮扶,今日孙小姐风光了,杨家也不该来沾这个光,只是今日送来的这些嫁妆是孙小姐出生时,老夫人就备下的,还望孙小姐一定要收下。”
  见苏竞晚不为所动,那妇人又补充道:“老夫人还说,这些东西都是您母亲在世时和老夫人一同定下的,即便您不考虑杨家,却不能辜负您母亲的心意。”
  “罢了,留下吧。”苏竞晚轻声道。
  那妇人一听这话如释重负,临出门还道:“老夫人说日后杨家不会以孙小姐外祖家自居,为孙小姐招惹事端,还望孙小姐珍重自身,万事小心,如此您母亲在天上也能安心了。”
  杨家的人走后,苏竞晚粗粗看了一眼杨家送来的东西,一共有六十抬,多是些钗环首饰,绫罗绸缎,此外,还有五六箱子青州特产,全都是她小时候爱吃的,显见也是用了心的。
  她记得幼时外祖母待她也是极好的……
  罢了,往事不可追。
  苏竞晚摇摇头,回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