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铁十字 > 第161章 超级炸弹(4)

第161章 超级炸弹(4)


  海森堡等三人互相使了个眼色,最后由博特汇报:“大约……大约2万吨TNT左右的当量,更具体、详细的数据还要等仪器测量,现在第一批工作组已经出发去爆炸中心了……”
  “让他们千万注意安全,务必防护到位。”霍夫曼大笑,“2万吨,很了不起,太了不起,划时代的新武器,能带来永久和平的新武器现在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了。”
  迪布纳有些尴尬地插了一句:“威力与我们事先估计的略有出入,我们还要回去仔细查找原因,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争取……”
  霍夫曼下意识地摆了摆手,宽慰众人道:“不要有心理压力,与预计出现不符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是第一次么。不知道你们是否记得,当初我去佩内明德观看V1火箭试验时,火箭差点落在观察沟里爆炸,这才3年功夫,现在新研究的火箭都能打2500公里远了。超级炸弹目前威力是2万吨,我相信3年后一定能突破200万吨!不必过于着急,我看好你们!”
  “谢谢元首!”
  确切数字这时候来了,阿登的估计很靠谱,仪器最终测定当量1.87万吨,霍夫曼听了也不以为意,四舍五入就是2万吨嘛。
  “很好,很好……”他又问其他人,“整个实验场面都拍摄下来了么?”
  “都拍好了!”
  “拷贝带回柏林,另外,所有实验数据、过程乃至现场遗迹要严格保护起来,不能让任何人拿到……保安总局、党卫军要全力以赴,这是最高任务!”
  希姆莱和鲍曼立即应承下来。
  “今天举行一个庆功酒宴,把所有参与实验的学者都带上,我们要依次敬酒表示感谢……”霍夫曼想了想,“回柏林后要设立奖章,专门用于纪念这次伟大的实验,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可以把有关消息放出去振奋人心——前提是我们手中要有足够的存货。”
  施佩尔点点头:好在实验是成功了,否则凑齐下一次实验要等到11月份,现在这么看来,11月份就有可以投入使用的实际武器了。
  “Me-464是可以投掷这种武器的……”霍夫曼在那里自言自语,“把实验影片剪辑好,我要请杜勒斯过来看看,美国人应该会感兴趣的……这次世界大战,终于要到一个尽头了。”
  “那累西腓和百慕大?”
  “累西腓随便法国人玩,百慕大的火箭不要停!新的V6或XXX级潜艇也可以上去试试水,让美国人感受一些压力,不要以为他们拖着不肯和谈我们就没办法,把我逼急了我是敢在东海岸找地方放焰火的!”
  一想起那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众人脸上都笑意盈盈。
  “我决定了,这种使用原子武器的超级炸弹就叫原子弹,军备部继续追加经费,让科学家们把聚变炸弹也给我搞出来!”霍夫曼踌躇满志,“六位一体的核力量,想想就激动人心,德国人民今后可以享受和平,我也终于可以睡觉睡得安稳了……”
  邀请杜勒斯再赴欧洲共商“和平”的电报发到华盛顿前,美国人自己也忙得焦头烂额,如同走马灯一般地在开会。
  最近几个月来,累西腓、东海岸遭遇的火箭袭击已构成了对美军的严重威慑。累西腓还好,虽然火箭无法防御,但毕竟数量只有这么一点,李奇微只把他当做特种航空炸弹来处理,虽然时不时有人伤亡,但总体而言士气勉强还能维持,对他而言,更窘迫的危险在于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谁都知道累西腓已成为一片孤地,除非大西洋舰队能战胜对手重新夺回制海权,否则累西腓的局面是改变不了的。
  但制海权却没这么容易夺回,米切尔阵亡后,美国拟定的下一步反攻计划是先夺取百慕大,顺便再与前来救援的轴心舰队决战,即便不能全歼对手也要在保存自身实力的前提下重创对手,只有先拿回百慕大,破坏德国在中美、加勒比海一线的海上优势,美国才有反攻的可能——或者说,即便不能反攻,也可以坐下来和德国好好谈一谈和平条件。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反攻计划从6月推到7月,从7月再推到8月,现在8月又已过半,海军再次建议推迟到10月。
  倒不是海军出尔反尔反复调戏陆军,而是空军屡屡在关键时候有重大发现而让参联会决定推迟计划实施。最开始之际,比较乐观的心态是大西洋舰队在5月份能够恢复战斗力,结果因德军大规模火箭袭击东部造船厂造成工人恐慌而被迫放慢军舰维修速度;6月份时,好不容易军舰已得到修复,3-4月间新下水的航空母舰也有了战斗力,结果发现敌情有重大变化——德军一口气展现了3艘新的航空母舰,还有1艘似乎是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一对比发现这艘军舰与日本的大凤号有几分相似,但绝不是日军那一艘,这种推断只有一个结果:敌情有变,敌人实力也增强了。
  7月份双方航空母舰对比从5:4变成了5:7,即便7月末美军又得到了2艘埃塞克斯级,也不过就是7:7,依然没什么把握,所有参联会成员都清楚本方航母上的那些舰载机飞行员是些什么水平,一致同意再多等一个月。结果到前几天又从欧洲得到消息,德军最大的那艘斜角航母让·巴尔号已经修复,正冲出直布罗陀海峡向加勒比海一线增援,另外似乎还带有一批驱逐舰和轻巡洋舰。
  得,力量对比在8月份又变成了7:8,美国还是没什么优势。如果是以往,再拼一次也没什么问题,大不了再回去蹲上半年一年,可现在情况却极为特殊,因为日本已扫清了夏威夷群岛和整个西南太平洋,就要对澳新下手了,就算美国海军短时间能再次与德国拼个两败俱伤,也不见得能实现反攻——德国还有再引联合舰队西行这条路,这是美国绝不敢冒险的。
  于是反攻百慕大的计划只能耽搁下来。
  百慕大反攻不顺利,澳新一线开始告急,艾森豪威尔给国内发来电报,用无比哀伤甚至绝望的口吻汇报了所罗门、新喀里多尼亚的撤军情况,这次撤军艾森豪威尔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的,麦克阿瑟一开始还表示希望守军能够逐岛死守,拖延时间,就像当初联合舰队西行时日本部队死守一样,结果艾克认为办不到——美国军人不是日本军人,在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让他们死守是等于把他们推入地狱,既然还有一线撤退的可能就先缩回来再说。
  为了说服麦克阿瑟,他甚至单独打电报给了尼米茨和克拉克,希望他们能一起劝说,最终参联会做出决定,同意艾森豪威尔根据实际情况下达撤退命令:这几万美军总算是溜得快,除了最后几千人被日本截住、重装备全部丢失外,主力总算有惊无险地撤退到了澳新——虽然人数比敦刻尔克少得多,但撤退距离却远得多,也算是撤退史上的奇迹。
  但艾克的告急电报现在又来了,这次不是撤退,而是向国内宣告,要不要让美国部队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颠覆两国政权并将上千万澳新人民滚绑在美国一边作战。
  “现在澳新情况究竟怎么样?”
  “日本、德国似乎取得了立场一致的协调,总体原则接近于趋同,但细节上还有出入。”杜勒斯神情憔悴、眼睛里全是血丝,这几个月的国务卿生涯似乎让他一下子苍老了10岁,“他们开出了一系列条件,包括:新西兰完整交付日本,新西兰人搬迁至澳大利亚并与澳大利亚合并;澳大利亚赔款;德国和英国以欧洲名义驻军澳大利亚……”
  杜威闭上眼睛想了想,痛苦地问道:“我们的军人他们打算怎么处理?”
  “日本德国均同意由澳大利亚人仿效英国模式,解除艾克所部的武装并就地羁押,重装备移交日本但不移交人员……”
  现在处理美国军人的去留问题是好几种方式:第一种是英国模式,由本国主动出面解除美军武装后羁押,理由是美国乱兵;第二种是巴基斯坦模式,在人数不多且尚有后路的前提下礼送出境;第三种是冰岛模式,冰岛、英军坐视美军被德军俘虏;第四种是目前尚未实现的澳新方式,澳新两国领导人痛哭流涕地找到艾森豪威尔,告诉他澳新两国已无力再战,希望美国军人能放下武器,体面退役,澳、新除要求美军交出武器装备外,会按时发给工资和补给,其余保证绝不为难,更不会把他们交给日德,就当美国人在澳新旅游一圈……
  也就是因为艾克在澳大利亚高层圈子里名声、性格都还不错,平时有点婆婆妈妈和软弱,对澳新两个盟国都比较尊重,澳新两国领袖才愿意这样上门去哀求,换了巴顿或者麦克阿瑟,这些盟国首脑恐怕是绝口不会再提一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