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宇文泰 > 第634页

第634页


        而且,高洋显然是早有准备,随后的一切他几乎像是早有准备。
        高澄既死,在双堂的高洋这时早已经在等候消息,赵彦深这时已经前来报讯,一切猝如所料,于是高洋立刻指挥部分,前往北城东柏堂平乱。
        这时候,骆超等人已经参与杀掉了高澄和陈元康等人,旋即他和他的人全部都被高洋所派的人灭口,高洋的麾下娥永乐已经率兵守住了所有出入口。
        外围的高澄的护卫这时候听闻内乱,这时候史书中描写露出了一点点高洋是幕后凶手的端倪!
        史书云:“太原公洋在城东双堂,闻之,神色不变,指挥部分,入讨群贼,斩而脔之,徐出,言曰:“奴反,大将军被伤,无大苦也。”
        高澄的护卫部队,并不隶属高洋管辖,高澄自己是大将军,这时候,众贼杀掉高澄之后,杨愔已经逃窜出去,他知会高澄的卫队,应当绝对比高洋的行动快。
        而高澄的卫队听闻高澄遇险,也应该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屠杀群贼!
        但在史书中,这个时候显示高澄的麾下们显然并未行动,或者他们的行动已经被阻止,他们被命令等候高洋赶来,由高洋“神色不变,指挥部分,入讨群贼,斩而脔之。”
        这场行动,从一开始就是高洋在布局,在邺城皇城之中,高澄住在北城,而高洋住在东城!
        正常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本应该是高澄的麾下卫队队长听到打斗之声,或者待杨愔逃出报告险情只有,入内讨贼如救火。
        但事实却是他们被限制了,只能奉命等高洋来,并将讨贼的指挥权移交了高洋,而高洋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时变起仓猝,内外震骇。内外莫不惊异

七二四、宇文泰派人假投降
        高澄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到关中,宇文泰听罢之后,除了慨叹改变历史并不那么容易之外,也有些赞叹高洋聪明。
        原本部署的是令骆超行刺高洋,但是事情发展的结局也几乎和他所料的差不多,高洋难以除掉,而高澄难逃天命,这个结果,宇文泰也接受!
        毕竟,这次事件的结果和他预想的差不多,现在高洋在灭掉高澄之后,杀了骆超、刘思逸等人,因为他们的剩余价值已经榨干。
        而陆令萱以及其子果然被没入宫廷为奴,这是宇文泰最想要的结果。
        另外,高洋捏造了一个童话,说是一个叫兰钦的大梁将领的儿子,因为被俘被虐,杀了高澄!
        高洋谋刺高澄这件事前后策划可谓滴水不漏,但是这个政治谎言却编的比较小儿科,因为南朝的史书中,兰钦也没有这么一个儿子。
        兰钦既没有这么一个儿子,也没有随萧渊明出征。
        高洋捏造兰钦有一子叫做兰京,被俘而随高澄做厨师,然后负责膳食,然后高澄命令传膳的时候,这丫手起刀落,伙同同伙把高澄给挂了。
        高澄怎么可能用战俘来给自己做膳食伙夫?岂非活腻了?
        高洋甚至替高澄编了一个谎话,说他曾经梦见兰京杀自己!这几乎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如今高洋大权在握,这个谎话他已经不用编的太圆,他已经达到口含天宪说啥是啥的权力标准了,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质疑他的说法!
        反倒是很多人都相信。
        因为之前的高洋就是一个不打诳语,成天老实巴交的一个沉默宅男,人家当然不知道他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也不知道他是一个腹黑高手。
        只有高澄事发之后一段时间,人们才渐渐醒悟,之前小看了这厮。
        这厮简直是扮猪吃老虎!人们这时才想起阿秃师的英雄天子的预言,才想起那个瞎子高洋乃是人主的预言,可怜的孝静帝听闻高澄死了,还莫名高兴。
        结果高洋率领文武,神采飞扬的谒见,一见之下,孝静帝大惊失色,从此再也没动任何心思!
        一个人隐忍,能够隐忍十年,这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对于宇文泰来说,除不掉高洋,那么就留作对手也不错,对付一个高明的对手,总比对付一个蹩脚的对手强。
        那就让高洋成为宇文泰的对手吧!
        宇文泰定了一个远景规划,到时候灭了高洋,终极一战,战后再决定是让自己的儿子高演为天子还是自己来亲自统一北齐。
        高洋杀了高澄之后,动作也很迅速,迅速就巩固了权力。
        晋阳旧臣宿将素轻洋,高洋大会文武,神彩英畅,言辞敏洽,众皆大惊。高澄政令有不便者,高洋皆改之。
        国内政治政策焕然一新!
        宇文泰猜,有可能数月之后,高洋就会称帝。他将迎来自己又一个强大的敌人,高欢虽然死了,也算后继有人!
        在他这里,进攻汉中的号角也已经吹响。
        万人敌达奚武的军队现在已经在斜谷道中,不过,他们也是秘密的潜行,队伍已经正在向汉中进发。他们还在等打入内部的人的里应外合!
        汉中的大梁梁州刺史萧循对于宇文泰方面虽然还是有些戒备,不过,宇文泰做出的示弱举动还是令他觉得比较安全。
        毕竟,宇文泰撤出了和高澄的河南攻围战,宇文泰连河南这种近在咫尺的且有内乱的东魏都不敢搞。
        宇文泰怎么敢搞如今金瓯无缺,整个看上去还比较强盛的大梁?
        虽然说萧衍的侄子萧渊明跟高澄打了一仗,结果打败,但是高澄并不敢楠侵。高澄都不敢惹大梁,萧循相信宇文泰也不敢。
        宇文泰如今看上去算是比较乖顺的,面对王思政被东魏大军层层包围,他甚至没有派一兵一卒救援,萧循感觉宇文泰应该不至于对他打主意!
        甚至还不仅如此,最近有一些关陇方面过来的人,悄悄的向萧循投降。
        这些人,多半都是小兵,无权无势,隔三差五的,还有一些是反对宇文泰的府兵制的,萧循已经听说宇文泰在搞伏兵制度。
        他们甚至有的是府兵,有些是在邙山战役中的去世的人的家属。
        府兵制度带有一些强制性质。
        在邙山大战中,宇文泰由于赵贵所部的失误,损失极大,督将级别的将领就死亡有四百人以上,部队更损失达六万人以上。
        这些人都有妻儿老小。
        宇文泰在邙山战役之后,为了补充兵源,实行府兵制已经算比较严厉了!不然他的兵源会陷入严重不足,有一些家境尚可的人家,情愿缴纳赋税都不愿意儿子成为府兵的。
        这时候纷纷逃离关陇,萧循最近一段时间接纳的就是这样的人,有些人家中还比较有钱,一来就给萧循递上了敲门砖,有些甚至是金子做的,有些是银子做的。
        在这些逃避府兵制,不愿意家中孩子当兵的较为富裕的人群中,有些逃往汉中,有些与大梁江陵毗邻的则逃往湘东王萧绎境内;
        江陵一带,萧绎最近和宇文泰关系处得颇好,他们之间已经私下书信往来,凡是投靠江陵方向的人萧绎一部分是遣返,但也暗地里接受一部分。
        毕竟招降纳叛也是壮大自身实力的一部分,最近,大梁军队在于北方一战中,看到了北方将士的战斗力,萧渊明十万救援侯景的人众全军覆没。
        所以,萧绎自然秘密接受,表面上当然遣返。
        这些破事,萧循自然知道,毕竟他和萧绎面临同样的接受逃难的关陇子弟兵的问题,肯定要看看萧绎总么做?然后有样学样。
        看到萧绎接受之后,他不由得嗤笑,接收就接收呗,还鬼鬼祟祟,萧循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接收!
        因为萧循是个好人,从斜谷、子午谷或者傥骆道三条路进汉中,都相对比较危险,要不然汉中也不会被曹操形容为天狱。
        这么危险的道路,军队来说,因为人多,还可以互相救济,翻山越岭,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但那些拖家带口逃过来的,很不容易!
        萧循看着人家可怜巴拉的从长安那边逃过来,感觉把人家往回赶也不合适。再者萧绎那边不也暗暗接受么?萧绎能我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