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宇文泰 > 第654页

第654页


        南京绝对是一个悲催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历史上的惨烈指数,反复被蹂躏指数应该在中国历史是上算得上首屈一指。这时候的南京横尸满路,不可瘗埋,烂汁满沟,众心犹望外援。
        但这时候的南京城外,荆州军马已经掣肘,剩下柳仲礼唯聚妓妾,置酒作乐,诸将日往请战,仲礼不许。
        安南侯萧骏对邵陵王萧纶道:“城危如此,而都督不救,若万一不虞,殿下何颜自立于世!今宜分军为三道,出贼不意攻之,可以得志。“
        萧纶这时见其他兄弟都对父皇不闻不问,自己至少还送了老爸几百枚鸡蛋,已经很够意思了,送鸡蛋行,送死可不行,不从。
        柳仲礼的父亲柳津登城对柳仲礼喊话:“你的陛下,你的老爸都在围城里,你都拥兵不救,百世之后,人家怎么说你?你不怕遗臭万年吗?“
        柳仲礼不以为意,听而不闻。
        萧衍问策于柳津,柳津长叹:“陛下,你有儿子见死不救,我也有仲礼这个不孝子,不忠不孝,还指望谁来?“
        两人相坐对泣不成声。
        这时,外救既决,侯景已经看破了城外援军的底线,料萧纶、柳仲礼等人并无能为,于是景决石阙前水,百道攻城,昼夜不息。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萧衍对于亲戚的约束还是不肯强硬。
        邵陵王萧纶的儿子萧坚这时候屯太阳门,这货在南京如今已经是遍地沟壑死人的情况下依旧终日蒲饮,不恤吏士,他的部属都觉得太过分,太过分。
        这时侯景围城已有百日,很多人一开始坚守的信心,早已经被磨灭了,这时候,王公贵族还在骄横,那可当真是找死了。
        萧坚的书佐董勋、熊昙朗恨之。
        这日,快到清晨的时候,勋、昙朗二人于城西北楼引景众登城,将萧坚杀死,萧坚的弟弟永安侯萧确力战,不能却。城外敌军如潮水一般涌入,台城破。
        于是排闼入启萧衍:“城已陷。“
        萧衍安卧不动,问:“犹可一战乎?“
        萧确长叹:“不可。“
        萧衍亦复长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当下劝萧确赶紧逃跑:“速去,跟你爹说,别挂念我们。“
        萧衍想多了,萧纶本来也不怎么挂念他,这时,城破,他更无所谓挂念。
        萧确走后不久,侯景遣心腹王伟入文德殿奉谒,上命褰帘开户引王伟入,王伟拜呈景启,称:“为奸佞所蔽,领众入朝,惊动圣躬,今诣阙待罪。“
        萧衍这时候还端着帝王架子,问道:“侯景何在?召来。“

七四九、历史的记载
        没过多少时间,侯景便入见于萧衍于太极东堂,毕竟,他曾经有壮志:“渡江缚取萧衍老公,为太平寺主。”现在终于实现了。
        侯景以甲士五百人自卫,稽颡殿下,典仪引就三公榻。
        萧衍这差不多是人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近侯景,这时候,见了侯景,他虎死不倒威,倒也没什么惊惧,问道:“卿在军中日久,无乃为劳!“
        史书说侯景此时的反应是不敢仰视,汗流被面,不过,这应该是胡说八道了。
        两人这时闲聊了片刻,萧衍又问:“你是何州人,而敢至此,妻子还在北方吗?“
        据说侯景此时非常紧张,对萧衍的问话都答不上来,这倒是有可能,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儿说吴侬软语,侯景十之七八听不懂,倒不是答不上来。
        任约从旁代答:“大王的妻子皆为高氏所屠,唯以一身归陛下。“
        于是萧衍又问:“初渡江有几人?“
        侯景回答:“千人。“
        “围台城几人?“
        侯景:“十万。“
        “今有几人?“
        侯景冷笑:“率土之内,莫非我有。“
        侯景紧接着又去永福省去见太子,太子这个时候表现的也很从容,不过侍卫们这时候都已经逃光了。
        两个人略略交谈,不过也没什么精彩的内容。
        史书上说,太子与言,又不能对。由此,我更加觉得有可能是语言上不能够听得太明白,毕竟北人对南人的言语不容易明白也是常有的。
        但是,史书上却偏偏不这么说,史书上胡扯什么侯景看见萧衍恐惧,看见太子也紧张窘迫,所以说不出来话。
        甚至,史书还捏造了一段侯景和他的一名麾下的对话,在这个对话里侯景说:“我常跨鞍对陈,矢刃交下,而意气安缓,了无怖心。今见萧公,使人自慑,岂非天威难犯!我不可以再见之。“
        看了这段对话,我想问候一下史官的妈咪,你们特么当时在现场吗?侯景说这句话的时候专门叫你们去笔录了吗?
        瞎几把胡扯,是中国部分史官的一大技能。
        客观而言,所有的史书记载的两人对话,都是篡改历史的嫌疑,不过中国历史是所谓十八岁的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一种共识。
        毕竟没成功的起义,在官方史书中都叫做草寇、匪;成功了的起义当政者都是暴君和桀纣。
        客观评价,不基于成败而记载的史书,大概也就是《史记》、《三国志》有那么些意思。
        但好在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两人对话类型的,历史还必须记载事件,害怕已经手无寸铁的皇帝和太子的侯景接下来的行动可是一点儿也不害怕。
        侯景第一步就是立刻将两宫侍卫全部撤换;
        第二步放任军士抢劫,纵兵掠乘舆、服御、宫人皆尽。
        第三步收朝士、王侯送永福省,使王伟守武德殿,于子悦屯太极东堂。
        第四步直接矫诏,大赦天下,自加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建康士民逃难四出。太子洗马萧允至京口,端居不行,曰:“死生有命,如何可逃!祸之所来,皆生于利;苟不求利,祸从何生!“
        侯景这时候另外还矫诏令南京城外的剩余援军撤退。
        城外剩余援军总司令、大都督柳仲礼召诸将议论此事,不过他心中其实早已经做好撤退打算。
        邵陵王萧纶也不顾自己的长子萧坚刚刚在台城内被侯景部队杀死,这时也一门心思逃跑:“今日之命,委之将军。“
        不过吧,他本来就爹不亲娘不爱,他以大梁皇帝萧衍之子的身份,竞选一个城外援军大都督竟然落选,当然在此之前,他的三万兵马被消灭,这可能是他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无论如何,他毕竟是大梁皇子,却在此时,受命于区区柳仲礼,这也是很奇葩的,领兵皇子受将领节制,历朝历代其实不算多见。
        此时,一些将领诸如裴之高、王僧辩都知道朝廷颁发的退兵诏书是矫诏,分明就是侯景发出来的。
        他们俱各反对退兵:“将军拥众百万,致宫阙沦没,正当悉力决战,何所多言!“
        柳仲礼其实召集大家议论,根本就不是真的要你们议论,而是告诉大家一个现实,现在宫中要求大家退兵,对于求战的言论,他全部驳回。
        会议之后,诸军乃随方各散。
        南兖州刺史临成公萧大连、湘东世子萧方等、鄱阳世子嗣、北兖州刺史湘潭侯退、吴郡太守袁君正、晋陵太守陆经等各还本镇。
        邵陵王萧纶奔会稽。
        柳仲礼及弟敬礼、羊鸦仁、王僧辩、赵伯超等人这个时候所想的还不仅仅是退兵。
        他们直接打开营门投降了侯景,军士莫不叹愤。
        这些人投降之后,入见侯景,先拜侯景而后见萧衍;可见在他们心中,孰轻孰重已经是昭然若揭。
        萧衍望着这些坐拥十余万兵马而见死不救的麾下,气愤填膺而无可如何,这些人见他也不如何客气,只是虚伪敷衍。
        倒是柳仲礼的父亲柳津刚正了一把,痛哭不许相见:“我没这个不孝儿子,让他滚。“
        湘东王萧绎这时使全威将军会稽王琳送米二十万石以馈军,至姑孰,听闻台城陷落,沉米于江而还。这也是个傻叉举动,这些粮食,简直是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