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宇文泰 > 第661页

第661页


        这个人不像是使奸耍滑之徒,年龄上比宇文泰正好小一轮。
        而这时,杨忠拿下安陆之后,确保襄阳安全之后,只是稍稍做出了进攻江陵的态势,萧绎已经恐慌的要命,立刻派舍人庾恪前往劝说杨忠。
        说:“萧詧目无尊长,竟然进攻叔父,而魏国帮助一个目无尊长的人,这怎么能使天下归心!”
        杨忠听后,呵呵一笑,就停兵于湕北。
        毕竟,不把萧绎打残是宇文泰下的死命令,他暂时也只能遵守,反正,将来也是要打残萧绎的,其实按照西魏目前在原来梁地的军事存在,打残萧绎其实也只是愿意与否的事情了。
        萧绎自然也知道杨忠不算是最终的话事人,求过杨忠之后,派舍人王孝祀送其子萧方略到长安作为人质以求和,宇文泰当下也答应下来。
        约法三章:一、双方魏国以石城为封疆,梁国以安陆为国界,请求按照附庸关系,发展贸易以通有无,永远作为邻邦和睦相处。
        二、对萧察境内不得侵犯;
        三、萧察的哥哥萧誉的事情,西魏不干涉。
        这个时候,萧誉已经被重重围困,这件事事关萧绎的核心利益,所以,宇文泰也不便强求,再者,萧察也没有求宇文泰救他的哥哥。
        倒不是萧察不愿意求,而是他没办法代替萧誉做决断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也实在没有什么资本和宇文泰来谈条件。况且,萧誉远在长沙,中间隔着长江呢。
        诚所谓鞭长莫及。
        对宇文泰来说,实质好处到手,他与萧誉也没打过什么交道,也没见过,诚所谓,你的生活关我屁事的状态。
        这时萧绎的六哥邵陵王萧纶心中还是比较想救河东王萧誉的,而兵粮不足。萧衍的诸多儿子当中,邵陵王萧纶还算有点人性。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就拿萧衍的儿子来说,最坏的应该就是萧绎,但是萧绎命最长,最好的应该是萧衍的长子昭明太子,但是最好的那个人死的最早。
        邵陵王萧纶也还有点良心,这时候给萧绎写了一封信,让他放过河东王萧誉,毕竟是亲叔侄,搞你死我活的厮杀让天下人看笑话。
        再说了,父皇还尸骨未寒。
        再说了,大梁之外,西魏、东魏目前都是虎视眈眈,这封信萧纶写的很真切,信中说,天时地利,不及人和,况乎手足肱支,岂可相害!
        今社稷危耻,创巨痛深,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
        本来,侯景肆虐,攻克京城,主忧臣辱,这本应该是大梁所有的人臣子民共克时艰,匡救国难的时刻,萧绎和萧誉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矛盾。
        若外难未除,家祸仍构,料今访古,未或不亡。
        当时的人,都觉得萧纶不如萧绎聪明,当时从这封信而言,萧纶其实是比萧绎聪明的,毕竟萧纶清楚的看出来,大梁在萧衍刚死之后,就搞这种手足相残,最终绝逼亡国。
        但是萧绎看不出来,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同时也减除一切其他大梁宗室可能的机会。
        甚至萧纶在信中已经讲明,如果将萧誉兄弟逼迫到死里求生的份上,必定是求援于魏国引狼入室。
        但萧绎的刚愎自用,骄狂之态,在他回复萧纶的信中表述的很明显,在复书中,萧绎极口表示萧誉过恶不赦。
        对于宇文泰派遣杨忠入寇,他切词掩盖,自我吹嘘,说:“萧察勾引杨忠来相侵逼,又怎么样?我谈笑之间,已却秦军。“
        萧纶得书,投之于案,慷慨流涕:“天下之事,一至于斯!湘州若败,吾亡无日矣!“
        他没有料到的是,萧绎对他也起了杀心。
        而此时,宇文泰与萧绎约法三章之后,江南形势的下一步发展愈加明朗,侯景的地盘越来越扩大,最开始,侯景所号令的不过是南京城内。
        但随着这一段时间,侯景的军力逐渐恢复,侯景派往各地的敕使也逐渐拿到不少地盘。
        这时候整个态势基本都还是向着宇文泰预料的方面发展的,侯景暂时没有向长江中上游用兵,侯景这时是向着如今的杭州、绍兴一代用兵。
        长江中上游,是侯景最后的目标。
        而内陆的杭州、绍兴等地,在当时很繁华,这些地方对于侯景来说也很重要。
        侯景占领这些地方,其实也很快,基本上都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这里面,有很多例子可以见证当时的大梁何等的文恬武嬉。
        侯景所扶持的帝王,当今的大梁天子简文帝的儿子萧大连为东扬州刺史,当时的东扬州即治所在今天的绍兴。辖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建安、晋安七郡。
        尽管当时江南已经乱成一窝粥,但是当时的会稽(绍兴)丰沃,胜兵数万,粮仗山积。
        因为侯景特别残虐,在南京城里用舂米的石碓,将人放进去砸成肉饼。南京一时成阿鼻地狱,南人恐惧,纷纷逃离南京,逃入绍兴一代。
        毕竟绍兴也还是大梁地盘,还是皇子萧大连统治,乱世的百姓是悲哀的,哪里还平安就往哪里跑,还总爱往有权力的官员平安地跑。
        但萧大连对这些逃来的百姓绝不抚恤,试想,侯景进攻都城的日子,他都没出一兵一卒,怎么可能善待百姓?
        他最大的一个嗜好是喝酒,他是喝酒喝到有奇闻的人。
        他麾下的军司马东阳人留异,为人凶狡残暴,为众所患,萧大连不但不责罚,还将军事重任全部交付。侯景派遣宋子仙攻会稽,萧大连弃城而走,留异奔还乡里,寻以其众降于子仙。
        萧大连欲奔鄱阳,留异则当起了侯景党羽宋子仙的乡导,追及萧大连于信安。
        最可笑的是,萧大连被俘的时候还在宿醉之中,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俘,后来被押送之南京,萧大连连醉几日,到了南京还没醒过来。
        可怜的简文帝见到儿子醉成这幅衰样,引帷自蔽,掩袂而泣。
        侯景这边在发展势力的同时,萧绎那边整顿内部的斗争也已经到了收官时刻,河东王萧誉所在的长沙城破,河东王萧誉被俘,随后被杀

七五八一个新的王朝崛起了
        就在萧誉的长沙被攻破、萧誉被萧绎处死的当儿,侯景也攻占了三吴之地,整个浙江都落入了侯景手中。
        而就在这时,一件突发的事件几乎打破了宇文泰的发展计划,而这次突发事件,对于宇文泰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次突发事件,来源于另外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当然就是东魏,但是现在,东魏这个名字已经被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我们年轻的皇帝高洋同志,公开篡位了。
        和宇文泰不一样,高洋的地盘和大梁接壤的地方,高洋该做的文章早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他已经占有了几乎整个淮南之地,长江中上游高洋暂时也没有机会染指。
        毕竟,那是宇文泰虎视眈眈的地方。
        高洋也没想过要发动渡江战役击败侯景,毕竟高洋和侯景其实也没什么矛盾,何况,何必替萧绎报仇,替萧绎承担侯景的压力呢?
        所以,高洋现在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好干。
        既然没什么事情好干,那么就不如称个帝玩儿了,高洋称帝,这时候差不多一切事情也算水到渠成,东魏不比宇文泰的西魏,东魏早已经完全熟悉高家的统治。
        东魏的重臣几乎完全都是高家的人。
        不像宇文泰麾下,还有独孤信那么忠心耿耿的皇室保皇党。
        高家篡位的工作基本在高澄时代,就已经几乎是半公开的进行了,而孝静帝又因为谋反被高澄所幽禁,高洋当政之后,看守部署的更严密。
        孝静帝完全没有任何机会,朝廷上的一切诏命、权利都来自于高洋。
        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一切都已经应天顺人,这个时候不称帝,高洋都感觉有点对不起自己,尤其是之前跟随高洋谋划称帝和改朝换代工作的一帮臣子们。
        他们当年陪着高澄做了半拉子的改朝换代工作,因为高澄的死突然就中断了,如今捡起来重新续起来,他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