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 第十四章 小本生意

第十四章 小本生意



        因为是晌午了,光光和孝正就说下午再来帮忙准备回家吃饭,韩老爷子和王氏怎么也不肯放他们回家要留在家里吃饭。

        “孝闵呐,你去同你二爷爷知会一声,就说光儿和孝正晌午在这边吃了。”

        韩老爷子吩咐着小孙子去隔壁送信,韩孝闵答应一声就去了。

        光光无法,也只有留下来了,毕竟两家都是血亲,他们两个又都只是小孩子吃顿饭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韩老爷子的长孙次孙都已经成家生子了,就只剩下韩孝闵还没到娶亲的年龄,同样是种二十亩地,韩得禄韩得寿少年时就去做了木匠学徒也算一门手艺,学成归家后农闲之时兄弟俩就接些木工活啥的补贴补贴家用,所以韩老爷子家的生活比光光家好的多。

        中午韩老爷子家吃的是小米稀饭,配上三和面的饼子(豆面,玉米面,麦面。),炒了一盘土豆丝,一盘凉拌黄瓜,一盘烧茄子,一盘青豆角。虽然同样是没有肉吃,但是韩老爷子家的气氛很是祥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让光光好一阵感叹,跟自家的韩老头一比还真是同人不同命呐。

        吃完了饭大家就开始做简单的清洗工作,虽然这个年代没有农药啥的,但是野生的果子总会被蛇虫爬过,还是要注意清洁卫生的。

        然后春花的大堂哥韩孝庆就抱来了一箩筐的竹签子,他还有些担心的问“做这老些,卖得完不?”

        光光和春花相视而笑“先试试吧,要是卖不掉我们就把它们都吃了。”

        逗得院中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春花和孝正孝闵包括韩大奶奶王氏都来帮忙串水果了,光光还告诉大家还可以各种水果搭配着穿起来,这样五颜六色的裹了糖会更好看。

        然后光光就跟宋氏容氏一起下厨房炒糖色,当然了烧火的是宋氏,炒糖裹糖的是容氏,光光也只是指挥着火候和糖色,炒糖色的时候火候一定要掌握好,还有一点就是冰糖和水的比例,不然炒不出好看适中的红糖。

        按照光光的要求韩得禄又给她们做了三个插糖葫芦的草靶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干枯的稻草或者麦秸秆绑在准备好的木棍上,方便裹好糖的糖葫芦晾干。

        要是批量的裹糖,这些水果糖葫芦都放在一起会黏起来的。

        等都制作完成,裹了有足足两百来串,众人都是第一次做这么多小玩意都还是比较心满意足的,要是都能卖完就更高兴了。

        约定好了明天早上早点出发去镇上,光光和孝正就回家了。

        一到家里,站在院子里的小莲就叫住了两人“咱奶叫你们。”

        光光和孝正对视一眼,心下直突突,这陈氏不会是发现啥了吧?

        进了正房发现韩老头陈氏都在,相伴陈氏而坐的是江氏,韩喜儿韩乐儿两姐妹在内间的床上做着针线活呢。

        “爷奶。”光光和孝正忙甜甜的叫了韩老头和陈氏。

        韩老头露出一点笑容来“啊,孝正和光儿回来啦?”

        “爷,你找我们呐?”光光这是明知陈氏找她们故意这么问的,跟陈氏相比韩老头还是比较好说话的。

        韩老头呵呵笑了“哦,晌午孝闵过来说你们帮他们摘那啥野果子啥的留你们吃饭。”

        “啊,这个啊。我们也没帮啥忙,重的我们背不动,就采了些没人要的野草莓。”

        陈氏不满的冷哼“没人要的野果子,你大奶奶家拿来做啥?总不会是自己家吃吧?那你们怎么没把果子拿回来孝敬孝敬我们啊?”

        孝正一溜烟的跑出去把背篓里剩下的一些果子拿了进来“爷奶,我们没忘你们,都在这呢。”

        江氏拿过了背篓一看就是一些野草莓李子还有不少的苋菜叶子,忍不住撇嘴“切,俺以为啥好东西呢?”

        韩老头不悦的看了一眼江氏“胡咧咧啥,这都是娃大老远跑山上背回来的,我咋没看见孝禹为我们老两口端一碗水啊,半大不小的小伙子了,天天东串西串,像个混子一样也不学好。再看看孝周孝延,都能够去做工了。”

        陈氏冷嗤“做啥子工?我可没见着他们两个的一分工钱。”

        韩老头被陈氏怼了一句就没再吭气,因为陈氏说的是实话,韩得昌把孝周孝延带去酒楼做跑堂一晃都两三年了,只说酒楼里管吃住,说他们都还是小孩子属于学徒没有工钱可拿。

        江氏眼睛转了转,把目光放在了光光和孝正的身上“那你们大奶奶家摘那老些野果子做啥?吃得完啊?”

        光光不理会江氏,对着韩老头说道“爷,我们正想跟你说呢,春花姐和孝闵哥他们明天要去镇子卖野果子叫我们去给他们做个伴,打个下手啥的。大奶奶说,要是得了钱不白使唤我们呢!”

        韩老头乐呵呵的应了“去吧去吧,你大奶奶就是客气,你们小娃就是跟着去凑热闹能帮啥忙哦。”

        光光和孝正都还小,地里的活也帮不上忙,既然韩大奶奶说了韩老头乐见其成,本来两家关系因为自己老婆子的原因就不怎么好,这些小辈要是走动的热络也是好事一件。

        陈氏却撂下了脸子“去啥去?镇子上人那么多要是让拐子给拐了你们哭都没地哭?再说了,家里的猪草还没人割呢,现在衣服也没人洗,都是事,就知道胳膊肘往外拐,干别人家的活倒是勤快。”

        光光和孝正也不跟陈氏呛声,都直直的望着韩老头,等着他发话。

        韩老头被小辈们看着,刚刚自己这个一家之主已经答应过了的,老婆子一点面子不给自己留,面上就有些挂不住,韩老头就沉着脸对孙子孙女说“啊,光儿孝正,你们去吧,明个儿直管去就是了。”

        光光和孝正如蒙大赦,一溜烟的就跑了。

        正房里却传来了韩老头和陈氏的争吵声,而且是越变越凶,不一会儿韩老头气鼓鼓的背着手走了出来,边走还边回头怒喝“我不给你这个老虔婆掰扯,就跟你掰扯不清楚,狗屁不通的玩意。”

        然后不管陈氏在里面如何叫骂,韩老头自顾自的出门下田转悠去了。

        光光和孝正也不敢去触陈氏的眉头两个人老老实实的回房待着去了。

        果不其然,等晚上韩得平和林氏回来无缘无故又被陈氏叫去骂了好一通,陈氏才算是气顺了点。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光光就被早起的林氏给叫醒了,光光简单的梳洗了下跟孝正一人拿了一个玉米饼子就出门了。

        天还没大亮,农村里又不流行高门大户里挂灯笼照明,到处都还是黑蒙蒙的。

        出了自家门隐约能看到三个黑影,却原来是背着背篓的宋氏和韩孝闵春花母子三人。

        容氏说因为担心他们都太小,走道上不安全就一起去镇上了。

        五个人也没搭车,就都慢慢的往梨花镇上来了。

        大柳村在镇子东边六里多路的位置,一条小泥土路有些弯曲不平,几个人花了半个时辰才走到镇子上,这时天光已经放亮了,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

        梨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占地面积也非常大,加上又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大部分都要在此打尖中转,所以还是比较繁华的。

        天一亮,道路两旁的行人就慢慢的多了起来,镇子中心是一条十字街,坐落着各种店铺。

        穿过十字街容氏带着几人来到了人鱼混杂的大西街上,这里是一条步行街,小商小贩不计其数,行人也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就在这里卖吧。”容氏选了一块空地放下了背篓。

        然后韩孝闵就把插满了糖葫芦的草粑子都从半人高的背篓里拿了出来,看着渐渐多了起来的行人,几人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人出声。

        容氏没做过生意也没出来卖过东西,有些张不开口吆喝“咋都没人过来看一下啊?”

        春花也有些着急“我看别人的摊子都有人主动去问价挑拣。”

        光光扶额,这些常来的摊贩都有了回头客自然是不用吆喝叫卖了,他们的糖葫芦以前又没人出来卖过,加上他们几个人都是生面孔没人来问也是正常的。

        光光嘿嘿一笑想起了好主意“不用怕,看我的。”

        光光往前走了一步大声的吆喝起来“各位大婶,大娘,大嫂大姐姐们,都来看一看瞧一瞧啊,甜掉牙的冰糖葫芦,不甜不要钱,又脆又甜的冰糖葫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了,都来瞧一瞧,看一看,不甜不要钱的冰糖葫芦,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

        光光的声音不仅又脆又好听,一番叫卖的说辞也比较稀奇,再加上她们卖的东西从前是没有过的,很快就吸引了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围观,特别是跟着来赶集市的小娃们,看到又红又亮裹着糖的果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是啥玩意啊?好吃不?”

        “冰糖葫芦?是冰糖做的不?可别唬人哦?”

        “这什么冰糖葫芦咋卖的啊?”

  第十五章第一桶金

        一群女人孩子立马讨论开了,光光看到来询问的基本上都是女人和孩子满意的点点头,毕竟男人不爱吃零嘴,更少有大男人爱吃又酸又甜的零嘴小吃的。

        容氏见有人来问马上跟人唠开了话匣子“哎呦,大妹子,瞧你问滴?冰糖葫芦可不就是冰糖做的,你们来看这果子上面裹的这一层,可都是冰糖熬出来的,吃起来是又脆又甜,保准你们以前没吃过,吃了一次想二回。”

        有个穿着还算不错的妇人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娃,小娃一阵的摇晃妇人的大腿“娘,我要这个,我要这个。”

        妇人被孩子闹得没法只好问“你们这冰糖葫芦咋卖弟?”

        光光立刻脆生生的答道“大婶,三文钱一串,小弟弟可以上前来在这上面随便挑选一串。”

        妇人一听三文钱有些不舍得“有点贵了吧。”

        “一点都不贵的大婶,这冰糖都要卖三十文钱一斤去了,我们都没赚啥钱,都算是成本价了,而且我们这个是随便顾客挑选,喜欢哪一串就要哪一串。”

        小娃一听蹦蹦跳跳的指着一串野草莓糖葫芦“娘,我要这串。”

        妇人一看有些肉痛,想要拿上面的李子“啊,小宝,咱要上面这串,这串更大点。”

        妇人麻利的拿出来了三文钱递给容氏,那小娃却是不依哭闹着就是要自己选中的那串。

        光光见此情景就大声的笑着说“婶子,这些不一样的冰糖葫芦口味都是不同的,您可以让小弟弟先吃他喜欢的,觉得好吃下次再来买不一样的,换换口味也挺好的。”

        小娃子拿到了心仪的糖葫芦,迫不及待的舔了一口上面的红糖“好甜,好好吃。”

        把一旁围观的娃子们馋的都纷纷找父母闹着要买糖葫芦。

        有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就顺利多了,慢慢的买的人就多了。

        “我要这串。”

        “我要这两串,我家闺女没来,得给她带一串回去。”

        “这串好看,老板给你钱。”

        只不过一会工夫,容氏和韩孝闵春花就忙的不亦乐乎了,等人潮散去买的人就变成了零星的散客了,虽然没有遭到哄抢之类的,但也没到晌午就卖的差不多了,容氏特意留了十几串“等会走泰康酒楼去看看孝周孝延,把这些拿给他们尝尝。”

        光光无比感动,最起码容氏很细心很体贴,照顾到了他们兄妹的情绪,毕竟他们很难得来一次镇子上的。

        收拾了背篓几人又往回走,在杂货铺里容氏又买了两斤冰糖这才来到镇子中心。

        泰康酒楼说大不大,但也说不上小,在梨花镇也算得上是老字号了,韩家大伯韩得昌就在这里做记账先生。

        刚走到酒楼门口,就有小伙计迎了上来,也是个半大的小伙子,看起来跟孝闵差不了多少,人长得很精神也还算和气是“几位是想用饭啊,快里边请。”

        容氏客气的答道“啊,小哥,我们不用饭,是来找人的。”

        小伙计也没不耐烦“婶子你找谁啊?”

        容氏忙从背篓里拿出两串糖葫芦塞到小伙计手里“都是自家做的吃食,小哥别见外。我们找韩孝周韩孝延,不耽误你的时间的话请你叫一下他们。我是他们的堂伯娘,这两个是他们的亲弟弟亲妹妹。”

        小伙子不好意思的收了糖葫芦忙应了“哦,孝周孝延的家人啊,我去喊他们,现在也不咋滴忙。”

        然后小伙计就进去了,不一会果然出来了两个做小伙计打扮的少年,高一点的是大哥韩孝周,黑一点瘦一点的是韩孝延。

        两兄弟见到弟弟妹妹都是非常欢喜,韩孝周摸着光光的头问道“你们咋到镇上来了?是跟着二伯娘来赶集的?”

        光光看着兄弟两的面色也看不出啥好歹来,最起码酒楼里应该是吃得饱的,就是不能经常回家“嗯,我们跟着二伯娘来卖东西。”

        容氏把用油纸包好了的冰糖葫芦都拿给了孝周孝延,兄弟俩怎么也不肯要。

        韩孝周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在酒楼里已经做了三年的跑堂小伙计了,心智比同龄人成熟许多“二伯娘,我们不能要你的东西,你拿回去给春花妹子还有孝闵弟弟吃。”

        容氏嗔怪两兄弟“你这孩子,还跟二伯娘见外,这些可不是二伯娘花钱买的,是我们自己做的又不花什么钱,还是光儿想出来的主意呢,今天我们就是来卖这个的,都卖完了,特意留这些给你们尝尝鲜的,快拿着。”

        兄弟俩都是吃惊无比,韩孝周用力的揉了揉光光的小脑袋“我们小妹现在这么能干了。”

        “那是!”几人都跟着夸赞起来。

        又说了一会,酒楼里就来吃饭的食客了,就有个胖胖的中年大叔站在门里喊孝周孝延去招呼客人,几人这才不舍的告辞了。

        来到镇子口,容氏又去糕点铺买了两包小米糕几人商量着花了五文钱搭了辆顺路的牛车往大柳村来了。

        主要是今天的冰糖葫芦卖完了,也挣到了第一桶金,而且容氏觉得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赶路上,要抓紧时间回去摘野果子,这才大方的坐了牛车,不然平时她断然是舍不得的。

        回到了家里,韩老爷子和王氏见他们的背篓都是空的,就知道他们把东西都卖了。

        宋氏还非常吃惊呢“两百多串呢。就都卖完了?”

        春花自豪道“可不是啊,大伯娘,好卖着呢,我们的冰糖葫芦这么好吃,受欢迎着呢。”

        容氏就笑着把装钱的兜袋解开,把里面沉甸甸的铜钱哗啦啦的都倒到了院子中的石桌上。

        韩老爷子和王氏都非常欢喜“哎呦,这么多啊。”

        春花和光光就动手数了起来,数一百个用绳子串起来一串,一共串了七串还剩下一大把铜钱,有五十文左右。

        韩老爷子震惊了“有七百多文啊,这都赶上一亩粮食了。”

        其他人也都露出了笑容,容氏就说“我还买了两斤冰糖,两包小米糕花去了八十四文,总共应该是八百多一点才对。”

        韩老爷子捋了捋胡子算起了账“现在出去两斤冰糖和小米糕的钱还剩七百五十文,得禄媳妇得寿媳妇,孝闵春花,孝正和光儿你们一共六个人,按照事先说好的就是一人得一百二十五文钱。”

        光光摇头“大爷爷,你说的不对,还有昨天做糖葫芦你们俩的一斤冰糖本钱还没除呢,还有大堂伯他们做竹签的工钱没扣呢。”

        韩老爷子大笑,点了点光光的额头“小东西,你这么见外啊,今天的糖不是算过成本了,昨天的就算了,再说了你大堂伯他们削签子能要什么功夫?就不算工钱了。”

        孝正一板一眼的对着韩老爷子说“大爷爷,那公是公私是私,我们下午又得去摘果子,回头大堂伯他们得做更多的竹签,那也是很累人的,怎么能白忙活啊?”

        光光补充道“那就算大堂伯削二百多个竹签是半天工好了,半天工算三十文,昨天那一斤冰糖就当是我跟我三哥占便宜好了不算钱,那就还剩七百二十文,我们六个人分,应该是每人得一百二十文钱。”

        别说其他韩家人了,就连颇有见识的韩老爷子都惊讶了“光儿,你这算账都是跟谁学的?”

        古代知识匮乏,大部分人都是不识字的,就是算账这些大人遇到了也得算老半天,光光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娃,却可以张口就来,这也太反常逆天了吧?

        “啊,就是小时候看我大伯总打算盘,慢慢听的多见得多,简单一些的就学会了。”光光随便扯了个谎,不管韩老爷子信不信,反正韩孝正是不信的。

        孝正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也没有当众戳穿小妹的谎言。

        韩老爷子点头,韩家两房只有韩得昌读过几年书,不过后来屡考不中才改学了打算盘记账,好谋生计。再后来就是韩孝宗了,从小就跟着舅舅读书认字,二房的孩子从旁学到点旁支末节也是有可能的。

        光光和孝正分别装好了钱就要回家吃晌午饭去,容氏就把小米糕塞给了光光“特意给你们奶买的,不然你们不好交差。”

        光光也没推辞,有些东西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需要点明。

        而光光也非常感激容氏的细心和照顾,她在心里默默地记着,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好好的报答韩家大房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