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第9章 先斩后奏

第9章 先斩后奏


  叶凯眼前这份“草稿”,和他平时看到的正式图纸相差无几,而且画法和厂里其他技术人员不一样,非常清晰明了,只是看图纸,就能完全想象出来成品的样子。
  “这是个滤渣系统?”叶凯问。
  “是的。”
  “这部分可以循环?”
  “没错。”尹从南也很惊讶,一个十几岁就参加工作,只有技校文凭的工人,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明白机械构造,叶凯在这方面真是有天赋。可是有了上次的教训,尹从南把想要夸他的话,憋了回去,以免不小心再触到他的逆鳞。
  尹从南虽然没说话,旁边的赵工开了口,“不错啊,叶凯,你跟高工学得够快的,一眼就看懂了。”
  叶凯跟赵工笑笑,目光回到尹从南脸上时,又板起了脸,清清嗓子说,“这个循环滤渣系统有点复杂,大件套小件,里面的小东西焊起来很费劲。而且不规则的形状太多,下料的时候可能要好好算算,怎么弄最省料。是不是赵工?”
  “是,这都挺费时间的。”
  尹从南点头,“确实,为了节省时间,工艺方案必须要做好。这套设备工期只有短短三个月。我们现在在赶图纸赶工艺,咱们车间这边还有其他的工作。大家都很头疼。”
  叶凯听着他的话,脑子里开始琢磨,他抬头环视着整个车间,说,“图纸你就这么画就行了,看得很清楚。”他说着原地转了一圈,又低下头盘算了一会儿似的,什么都没说就直接走了。
  尹从南看到他默默离开,已经对这个人莫名其妙的举动见怪不怪,幸好该问赵工的都问完了,就也告辞,准备去下一个车间。走出铆焊车间,他把手里的图纸在阳光下展开。“看得很清楚”?这是夸奖吗?
  下午,各个车间终于正式得到了通知,援非项目要启动了。首先制作的是整套设备中最简单的两个部分,明天就能拿到图纸和工艺方案。
  车间的领导给大家加油鼓劲,动员大家的劳动积极性,让工人们做好加班的准备。
  任浩光在后面抱着胳膊跟叶凯说,“加班?怎么加?咱们现在给邻省做的这套设备,下月初就要交了,上次不是还接了一个发酵设备的活儿吗?做得完吗?”
  叶凯对任浩光挑挑眉毛,笑了笑,“做得完是肯定做得完,不过咱们这领导不一定知道怎么才能做得完。”
  “领导不知道,你知道?”
  “你猜呢。”
  “你又卖什么关子?给我说说。”
  叶凯不说话,转身走了,任浩光跟在他屁股后面,“你就跟我说说呗。”
  果然,两个项目齐头并进,不出一个礼拜大家就乱套了。下完的料堆在一起,分不出是哪套设备的,画错记号导致对接出错的,接错了还要拆了重新接的。大伙儿活儿干得越来越多,效率却不升反降。
  当然最着急的是车间领导,大家班没少加,却不见出什么活儿,厂领导问起来,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要出了错,王栋就跟工人大吼大叫,被工人反问一句,“要不你想个办法”,他立刻就哑火。副书记贾鹏倒是脾气好,可也给不出个解决方案,向上安抚领导情绪,向下给大家做思想工作。
  高俊友带的班,工作做得最细致,几乎就没出错。看到领导批评别的班的同事,任浩光就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同时又翘起了尾巴。
  “连领导都不敢跟咱们班炸刺儿。还是师父带得有方法。”任浩光说着给高俊友点了根烟。
  这是高俊友连抽的第二根烟了,更衣室里还有其他人在抽烟,屋里烟雾缭绕,直辣眼睛。
  听了自己徒弟拍的马屁,高俊友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这样干下去,任务根本完不成,出的活儿还不如改的错儿多。援非的项目做不出来,之前定下的活儿也得耽误。”
  叶凯倒是轻轻松松地,“嗨,高工,你发这个愁干什么。正好趁这个机会逼一下咱们那两个只会动嘴的领导。他们不想办法,整个车间跟着他们吃亏,到时候工作完不成,大家的奖金没了,挨骂的是他们。反正咱们加一天班有一天的加班费。”
  “你在这儿说便宜话。”高俊友瞪了叶凯一眼,“他们挨骂,但是大伙儿不也跟着白忙活一场。这套设备要是完成不好,失去的是国家的信任。要是再耽误了其他的活儿,以后谁还找咱们厂做设备?咱们这帮工人去喝西北风吗?”
  说到这里,任浩光忽然想起了什么,“叶凯,那天开车间大会的时候,你不是说,活儿肯定能做完吗?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
  叶凯看了看任浩光,又看了看师父的脸色,觉得也是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再拖下去,就真的会像高俊友说的那样,大家一起跟着倒霉了。
  “办法我确实有一个。要干咱们就赶紧干!”
  大家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了叶凯身上。
  叶凯从自己的柜子里拿出了纸和笔,在大伙儿中间摊开,一边画一边解释起来。
  尹从南这几天也听说生产上出了一些困难,铆焊车间连续加班小一个星期了,他这里却一点反馈都没得到,每次去车间都没有人理他,车间领导只说没什么问题,让他去看看别的环节。看来,车间领导在的时候,他问不出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只好等到大家加班快结束,领导不在的时候,直接问问工人们。
  今天他一进车间就傻了。没有一个人在干活儿,三三两两地在一起搬设备,天车也启动了。站在车间中央指挥的是高俊友和叶凯。
  “高工!”尹从南大喊了一声,朝高俊友跑过去,“咱们车间这是干什么?”
  “小尹同志啊。你等一下啊。”高俊友抬头对天车做着手势,“往后一点,往后,再往后!”
  叶凯看到尹从南过来,也没理他,继续指挥着同事搬设备。
  高俊友指挥完天车,回头才又跟尹从南说话,“小尹,你也加班?”
  “我就想来了解一下,咱们最近有什么困难,是不是需要我们配合。来了几次问王主任和贾副书记,也没和我说什么。”
  叶凯连头都不回,说,“你问他们能问出什么来。”
  “所以我今天才这会儿来,就想直接问问大伙儿。”
  “让一下让一下。”两个人搬着设备,尹从南正好挡着他们的路,他一路后退,退到了车间门口。高俊友干脆直接把他拉了出来,站在车间外面。
  “小尹同志,今天没时间跟你细说了,我们要干很多事儿,等明天上午你再来,你一看就明白了。今天早点回家吧,我们还得再忙一会儿。”
  高俊友说完就转身进车间了。尹从南从外面往里望,大家确实都各有各的忙,没人有空搭理他。以免自己碍事,他只好听高俊友的话,有什么事,明天再过来看个究竟。
  第二天,尹从南直接傻在了铆焊车间门口。这还是他之前看到的那个铆焊车间吗?
  车间一共被分成了清晰的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共用区域,放着需要共同使用的设备;两边是生产区域,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来,两边为了生产不同的设备,做了相应的布置。把车间这样规划起来,不仅整齐有序,避免了材料混淆,重复劳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两边可以同时开工,大大提高了效率。
  原来他们昨天是在调整车间的布局。
  “你们有没有跟生产科报备!背着我做了这么大改动,有没有安全隐患,出了问题谁来负责!”王栋站在车间对着工人大喊,“叶凯!是不是你!”
  尹从南的兴奋和欣喜全被王栋的声音破坏了。他看到叶凯正要向前一步的时候,高俊友拉住了他,“主任,是我让大家那么干的。这不还没开工了吗?可以让生产科的人过来检查一下,没有问题我们就开始了。”
  贾鹏也是一脑门官司,对高俊友说,“高工,您还不清楚吗?这属于车间改造,要提前跟生产科打报告的,怎么能先斩后奏呢。”
  “贾书记,咱们这一个礼拜没出什么活儿,打个报告再批下来,少说又要十天半个月,到时候我们再动手就晚了。大伙儿天天加班,又不出活儿,白忙活一场不说,到时候一统计,是咱们车间拖垮项目进度,你们怎么跟厂里交代?这也是大伙儿一起帮整个车间想的办法。”
  两个领导的额头咚咚咚直跳,可是高俊友说得句句在理,资历又老,他们说不过他也不能说他。
  “叶凯!是不是你撺掇的高工!”王栋只好把炮火转向叶凯。
  “主意是我想的,高工只是觉得这样做行,大伙儿就一起干了。今天咱们把生产科的同志叫来,如果出什么问题,我可以负责。”
  尹从南看不下去了。虽然他不知道现在这样改造是否具体符合生产安全规范,但是至少布局是合理的。哪怕有问题,也可以在这个布局上进行优化。车间领导这种不看实际成效,只想找人负责的态度,令他不解又气愤。
  “王主任,贾书记。”他开口,大伙儿这才看到在门口不声不响的他,“现在工期这么紧急,用些紧急办法也是大家想为工作出力。既然已经把车间布局好了,咱们就先请生产科的同志过来评估一下。如果没有问题不是皆大欢喜嘛。”
  王栋知道自己刚才急赤白脸的样子都被这个留学生看见了,一时觉得没面子,话也说不出来了。贾鹏看到尹从南,赶快走了过来跟他握了握手,“小尹同志,你这么早就来了。”
  尹从南也跟贾鹏笑笑,“我昨天晚上看到大家在重新给车间布局,要是有什么不合规,也算我一份。我现在就去大楼,问问生产科的同志,让他们尽快过来。”
  “哪能让你跑一趟呢,我跟你一起去。”贾鹏拍拍尹从南的肩,一起向车间外走。
  尹从南回头,发现叶凯正在看他,他微微点点头。
  作者有话说:
  留个言吧,让我知道有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