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第43章 用热情融化钢铁

第43章 用热情融化钢铁


  一个大罐的环缝几个小时就焊好了。工人们观察了焊道,当真是和手持焊把人工焊接的样子不一样。没有什么鱼鳞纹或者蛇皮纹,而是平平整整的一道焊缝,透着冷冰冰的工业气息。
  有些工人颇有微词,说这样的焊缝不如人工手把焊美观,看来这高科技的东西还是不如咱们的能工巧匠。但也有人说,也不是每个焊工都能用手把焊把焊缝焊得结实又美观。机器焊缝虽然可能不如一些优秀工人的焊缝漂亮,但是效率确实高,而且也结实,牺牲一点美观是值得的。
  大卫在旁边不知道这些工人在讨论什么。当尹从南把这些话简单翻译给他听时,大卫感到非常不理解。首先,是他并没有觉得他们生产的焊机的焊缝哪里不美观,其次,他认为,对于工厂来说最重要的是效率和质量,美观并不是需要首要考虑的东西。
  尹从南当然理解大卫的思维,但是好像一句两句很难和大卫讲明白中国工人的道理。他和大卫说,“这些来我家时都可以慢慢聊聊。”
  厂里两位领导也在后半段观看了大罐焊接的过程。李瀚在心里算了算,如果按照这个焊接速度,每年光是造纸设备和发酵设备的订单,就可以多接三分之一左右。他和马国胜说,“老马,看见了吗?咱们这步棋没有下错啊。”
  马国胜看着在机器上匀速转动的大罐,点点头。
  李瀚又说,“这还只是第一套设备。”
  马国胜接着说,“充满希望。”
  设备调试成功的当天,自然免不了还要宴请一下大卫。席间,两位厂领导和工程师们,问了很多大卫关于美国工业的问题。大卫作为外来的和尚,自然免不了要多念几本经,两位厂领导也抓住机会,好好取取经。
  重要的事情谈完,马国胜想起来说,“小尹,你和这位大卫先生,是校友?”
  “对,我去美国留学时,就和大卫认识了。”
  “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没想到你们又在中国重逢了。”
  尹从南说,“是啊,我也没想到,大卫居然在蓝星工业工作。还是大卫通过研究所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我。”
  大卫听完尹从南的翻译,对两位领导说,“尹在专业方面是要强过我的,他是硕士,而我只是学士。采纳尹的建议,是正确的选择。”
  尹从南当然知道不能把这句话这么直白地翻译过去,于是他说,“大卫很感谢你们能够选择和蓝星工业合作。”
  两位领导笑笑,也对大卫表示了感谢。
  尹从南趁着宴请即将结束的时候,向领导请示,自己和大卫许久未见,他希望能有时间和老朋友叙叙旧,也很想在工作之余带着美国朋友看看这座北方城市。提议得到了两位领导的批准。
  于是趁着第二天周末,尹从南叫上了叶凯,大卫带着乔治,在尹从南家的小公园篮球框下,进行了一场毫不激烈的二对二比赛。
  结果显而易见,美国队以巨大的优势赢得了比赛。
  虽然只有短短半小时,但是叶凯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一个救球动作让他脚下不稳,跌坐在了球场边。他想爬起来,却有点腿软,喘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心想,就算是穆铁柱来了可能都对付不了这个美国佬吧。大卫是他见过的最灵活的高个子。好在他也在大卫头上得了几分,不算丢人。还有旁边那个乔治,虽然个子比自己还矮一些,但是也非常敏捷,嘴上说着从来没有跟大卫打过球,两个人却配合得相当默契。
  大卫走过来,像一堵墙一样挡住了阳光,然后他伸出一只大手,想要拉叶凯起来。
  叶凯觉得这难道是瞧不起我,觉得我累趴下了吗?
  这时就听到尹从南在旁边说,“这是在赛场上表示有好的方式。”
  叶凯不想做个没风度的人,他拉着大卫的手站了起来。
  “打得不错,兄弟。”大卫的话一经翻译,叶凯就觉得美国佬也没什么嘛,不也是到处称兄道弟的。
  叶凯用英语回答,“谢谢。”紧接着又用中国话说,“有机会咱们打乒乓球。”
  尹从南翻译完,大卫就直接喊了声,“不!如果打乒乓球,我一定会输。”
  说完,几个人都笑起来,这场只有四个人的中美篮球友谊赛,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晚饭是尹从南和叶凯亲自掌勺。准备了几个家庭小菜。而大卫则拿出来自己特意从美国带过来的红酒。菜色和酒虽然有些不太搭配,但友情作调料,没有人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叶凯和尹从南互相都对对方会做菜感到惊讶。
  尹从南说自己在国外,虽然国家和美国那边的学校都有奖学金和补助,但是生活压力还是不小的。必须学会几样简单好做的菜,这样才能节省成本。时间久了,外国菜也吃不惯,自己也会嘴馋中国菜,就琢磨着自己鼓捣了几样记忆中妈妈给做过的菜,没想到还挺成功。于是,做菜就成了尹从南的乐趣,也成了一种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方式。
  “你呢?你是怎么学会做菜的?”
  “我啊,我就是给我大娘打下手学会的。我三岁还没桌子高的时候,就踩着凳子帮大娘擀饺子皮儿,五岁就会捏饺子了。”叶凯几乎是在炫耀自己的儿时成就。
  “六岁就会骑三轮车,给爷爷拉大白菜了。”
  叶凯一惊,“你还记着呢?”
  尹从南点头,“我记性可好了。”
  “那我以后说话可得小心了。”叶凯切着黄瓜,忽然念叨起来,“早知道把我大娘叫过来,做一桌子好菜,让这老外开开眼,享享口福。”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完成了五六道菜。
  大卫惊叹说,“这才是我想吃的中国菜,就像你们平时吃的一样。”
  尹从南说,“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希望你能喜欢。”
  大卫说,“看着很好看,闻着也很香。现在该我来开酒了。”
  尹从南家里没有合适的酒具,只拿了几个玻璃杯子出来。大卫觉得这样很好,他说自己现在就好像是普通中国家庭的一员。
  一顿简单的家常便饭,大家聊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叶凯问了好多他对美国好奇的问题。私下的场合没有什么避讳,尹从南全都直白地翻译了过去,而大卫也都非常耐心地一一回答。说着说着,大卫就想到了调试设备那天,工人们对于机器的看法。
  “尹,你当时没有告诉我,现在可以说了吗?”
  叶凯问尹从南怎么回事,尹从南没有着急跟叶凯解释,只是对大卫说,“中国的工人,特别注重手艺。所谓手艺,就是一个人通过双手完成的工作。一个工人的手艺,就是他们的技术,是一个人通过长期练习,不停研究,而练就的只属于自己的一种技术。譬如,焊工们焊接后在焊缝上留下的纹路,每个人的操作方法有稍微的不同,他留下的焊缝纹路就是不同的,这是作为一个焊工的标记,是他的特色和骄傲。然而现在有了机器,这些个人化的鲜明的记号消失了。变成了平平整整冷冰冰的焊缝。工人的个人痕迹,在机器的革新中被抹去了。他们当然会有一些不适应和不接受。”
  大卫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但脸上又依旧带着疑惑。他喝了口玻璃杯子里的红酒,终于舒展开了眉头,“我懂了。你们的工人爱着自己的工作,你们对着冷冰冰的铁,也有热情。”
  尹从南很意外,大卫会说出这么有东方哲学意味的话,他举起酒杯,“为了我们热爱的工作。”
  叶凯茫然地跟着他们碰了杯。
  送走了大卫和乔治。叶凯留下和尹从南一起收拾。他看着桌椅问,“你这餐桌跟椅子是什么时候买的啊,我上次来还没有。”
  “最近这两个周末去旧货市场买的。”
  “你也去旧货市场?”
  “跟你学的。”
  “那你怎么不叫上我。我还能用自己车帮你拉回来。”
  尹从南摇摇头,“老板帮我送了一趟,我自己走了一趟,就拿回来了。”
  叶凯显然不满意,抱怨一句,“不拿我当兄弟。”
  尹从南没想到,他还有脾气了,笑着说,“我这儿还缺一张床,下次你帮我用三轮车拉。”
  叶凯笑了,“没问题啊。”
  洗着半截碗,叶凯想起了吃饭时尹从南和大卫那段对话,他很好奇。尹从南把当时说的话翻译给了叶凯听。叶凯不仅对大卫的理解感到惊奇,他同时也很敬佩尹从南,他竟然这么懂工人的心思。
  “对了。”叶凯突然想起来,“我在机器的铭牌上,看到了几个英语单词。是什么什么in  USA。”
  “MADE  IN  USA?”
  “好像是吧。”
  尹从南用湿着的手在水池边上的台子上写了一遍,“是这样的吗?”
  “对对对,就是这个。”
  “这是生产于美国,美国制造的意思。”
  叶凯点点头,继续刷着手里的碗。过了一会儿他说,“什么时候,咱们中国生产的机器也能出口到各个国家,不仅仅是那些非洲国家、南美国家,还有像美国这样的大国。让他们都想用咱们中国生产的机器。现在咱们觉得他们的东西是好的,是先进的。再过三十年,不,二十年,甚至更短,也让他们觉得咱们中国的东西是好的。都抢着想买咱们生产的机器。不只有机器,还有咱们生产的汽车、电视机、咱们生产的飞机、火车。那时候咱们就是真正的工业大国了!”
  叶凯说着,眼睛望向了窗外,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夜空一般的星光。
  尹从南被感染,因为叶凯的心里有着和他同样的梦想。他看着叶凯闪烁的眼睛,脱口而出问了一句话憋在心里很久的话。
  “叶凯,你有没有想过考大学?”
  作者有话说:
  剧情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凯凯要不要考大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