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斩道纪 > 第54章 三关庙

第54章 三关庙


  马车在泥路上跑着,车轮的轨迹留了一路。眼前的这匹马比想象的要聪明灵气,根本不需要人来驱使。林纪早早的就将马鞭放下,然后靠着车厢眯眼休息。
  休息够了,就看着沿途的风景。
  山川河流也好,树木也罢,都和旗云镇里的不太一样,甚至天空的云层都没有山上看见的那么白。
  林纪一边看着,一边和十三聊天说话。
  “我们所在的这方天地很大,现在要去的中州是大陆的中心,大陆之上,中州的东南西北分别绵延数千万里的地界;而剩下的地方全是海水。”
  “海水有边界吗?书上说汪洋无边无际。”
  “你头顶的天空会有尽头吗?”十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有,白灵说起过,北边的尽头天上有个大窟窿,那里连接着另外一个世界。既然天上会出现窟窿,就说明有尽头。”
  “天都有尽头,海水怎么会没有?”
  林纪想想也是,忽然觉得自己的问题有些蠢笨。
  “姐姐,能跟我说一些关于修道界的事情吗?”
  “这方天地修道的宗门世家不计其数,但最为出名的势力一直都是那几个。西边漠土里的悬空寺,东边的云顶山,北边的白水泽,南边的南华山,中州的文庙和九大门。你要去的中州白家,在九大门里也是前游的家族,只是不知道你一个边陲小镇的小子,怎么会和他们扯上关系。”
  林纪听着这些修道势力,心里则是在猜想着自己的娘亲会在哪里。
  “你所在的旗云镇不在任何一处修道势力境内,天地灵气也是极为稀薄,不适合修行,你离开是对的,不然在修道一途会难有寸进。”
  “你虽然有负阴上境的修为,但还只是初入修道界,不明白里面的风险很容易遭险。修道者不单单只有人而已,还有妖和精怪。有些妖和精怪生性纯良,但有些确生性残暴,还有些善于改变身形,欺诈道行不深的修道者。行走江湖,凡事都要谨慎小心。”
  林纪听着十三的教诲,点头应着。
  说完这番话,马车停了下来。夕阳落下,天色将暗,眼前正好有座破庙,他们打算在庙里休息一晚,明早太阳出来再出发。
  十三和林纪下了马车。
  “三关庙?”十三抬头看了一眼庙门上的匾额,微微蹙着眉头。
  匾额缺了一角,半挂在庙门上面,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掉落下来。上面缠绕着不少的蜘蛛网,还有几只蜘蛛在上面爬行继续吐着丝线。
  庙门左右两边的柱梁破败不堪,底部受潮的部分铺满苔藓。
  不过地面上的青砖还算完整,没有坑洼的地上,只是灰尘铺满一地。
  庙门里是一尊菩萨塑身,上面也是铺满灰尘,结满蛛网,拈化印的那根手指被横斩了一半。
  林纪进入庙门,看见菩萨塑像,双手合十恭敬地拜了三拜。
  庙里的穹顶缺了一个大口,应该是年久失修,经不住雨水,上面的横梁腐蚀断了半截,所以屋顶的瓦片跌落下来,因此有了缺口。
  缺口在西北角的位置,像是一处天井。
  林纪抬头望天井外看了眼,然后将地上的干草重新整了一下,把下面没有落灰干净的铺到上面。
  铺完之后,十三满意地点点头,坐了下来。
  她的嘴唇掀起,看着林纪抱着一些干草跑去外面喂马,顿时觉得有这么一个懂事听话的弟弟,似乎也很不错。
  喂完马,林纪在外面生了火,将干粮里的烧饼烤热,撕了一半给十三。
  林纪边吃烧饼边问十三,“姐姐,我应该怎么修行?”
  这个问题,林纪在自己识海的时候问过南离前辈,可前辈说自己的修行之法是妖法,不适合他。前辈还说,外面的姐姐或许有适合自己的修行之法,林纪一直忘了问,现在他想了起来。
  “多看看我给你的那卷书,时间久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别忘了练字,也别忘了练刀。每天能做到练字练刀和读书就够了。”
  “可这些哪里是在修道?”林纪问的是修道。
  “这些就是修道。”十三回道。
  林纪没再说话,只是想着修道和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
  他吃完手里的烧饼,起身走出破庙,走到马车旁,从背篓里拿出那把刀。
  林纪没有解开布条,他只是握住刀柄像往常一样开始练刀。
  练刀的招式很简单,简单到只是挥刀落下的动作。
  这个动作其实没有什么好练的,但林纪就是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他的固执,坚持变成了脸上手臂上的汗水。
  但不得不说,林纪挥出过成千上万次的一刀,变得格外的纯熟有力,手里的刀,就像是手臂一般,十分自如。
  刀落下的时候,呼呼生风,但和先前的那几刀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练完刀,林纪将刀放回背篓里,又从里面拿出那卷书走回庙里,打算读会书。
  还没走进去,他又走了出来。夜色昏暗,庙里没有烛火,仅凭缺口照落下来的天光根本不足以看清楚书上的字。所以林纪暂时没有进屋,而是在没有灭的火堆旁看书。
  拉车的马吃着林纪送来的干草,越吃越慢,马脸也是越拉越长。这些干草很不好吃,味如嚼蜡,和院落外和着杨槐花的鲜嫩青草完全没法比。
  它想念那些青草。
  干草吞咽不下去,它抬起马头咬灌木的树叶,发现树叶比干草还难吃,十分苦涩,只好无奈的继续吃干草。
  昏昏夜色,薄薄云雾,烧烈的火堆,少年席地而坐,手里捧着一卷青书,月光和火光照在书上,分外明亮,书上的内容看的清清楚楚。
  林纪今天读到的,是《学记篇》。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林纪看着这句话,觉着十分很有道理。他在镇上学堂的门口听到过这句话,当时的教书先生讲解过。说的是纵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不会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
  想到这,林纪渐渐明白十三姐姐为什么一直让自己好好读书,书读的多了,才懂道理。
  但他还是不明白,这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他回过头去往庙里面看,看见姐姐依旧是坐在自己铺好的干草堆上,但是她的前方,站着一个人。
  林纪心里忽生警惕,他急忙起身跑向马车,将书扔进背篓里,然后将里面的刀拿出来,手里握着刀冲进庙里。
  “姐姐!”林纪喊道,他担心站在十三面前的人不是什么好人,鬼鬼祟祟的人哪里会是什么好人。
  十三瞥了一眼冲进来的林纪,顿时觉得好笑,心想这孩子难不成真的将那句我会保护你的话放在心里?
  可自己是圣人,若是连她都不能解决的麻烦,你来又有什么用,送死吗?
  站在十三面前的人回了头,林纪看着这人的面容,觉着他应该不会是坏人。
  他的额头很宽,鼻梁很高,脸很俊朗,虽然没有南离前辈那么好看,但依旧是好看的一张脸。他的眼神很温和,没有凶意,神情更是温润。
  看着不似坏人,更像是书生。
  随后林纪注意到他束着云冠,青衣长靴,和镇子里迟迟没能考出名堂来的穷酸秀才一样的装扮,想着难不成是赶考的书生?
  林纪心里猜测了很多,眼前的人则是眼神平静地望着他,朝他露出了温和的笑。
  “刀练的不错,看书也很勤快,不过坐在地上看书终究是不够严肃庄重,尤其读的还是那卷书。”眼前的人缓缓说道。
  林纪皱着眉头,听不明白,这都什么跟什么?
  “姬涯,不是每个人读书都要像你一样,容不得一点不庄重不严谨。”十三哼了一声,脸上有着不少怒气。
  姬涯,就是千年前姬家的那位圣人,也是旗云镇上那家酒楼的老板。
  十三来到半山腰林纪家所在的院落,将姬延格杀,又过了十多天带着收拾好行李的林纪上路离开。
  傍晚的时候,姬涯将酒楼里所有的银子收进柜子里,然后叮嘱了新来的小二让他好生看店,自己则是换了一身书生的装扮,朝着北边迈步而去。
  那只野猫拦在了路中央,浑身炸毛。
  姬涯蹲下身子,将野猫的毛发抚平抚顺,然后轻声道:“放心,我只是去看看,只是看看而已。”
  说完他绕开野猫,扬长而去。
  世人都以为姬涯在当年的那场大战中死了,但他还活着,而十三一直知道姬涯没死,只是想不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
  她已经有千年没有见过姬涯,但纵使过了千年,十三心里的怨愤并没有变淡消失,毕竟当年的那场大战,他是唯一临阵而逃的圣人。
  “那是规矩。”
  “规矩?”十三冷笑,“你心里还有规矩?”
  姬涯是姬家的圣人,但在没有入圣还是普通修道者的时候,他也是中州文庙学堂的学生,和十三是同一年入的学。
  后来姬涯回了姬家做了圣人,而十三入了春秋阁成为了夫子的学生。
  所以,他读的也是圣贤书,奉行的也是规矩。
  姬涯说的是读书的规矩。
  十三说的,是那三位定下的规矩,以及临阵不逃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