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109页

第109页


  对于IBM、甲骨文等公司的联合,以及所谓的公告,在他看来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
  “修远,IBM以前研发过玻璃硬盘,这一次联合起来,恐怕来者不善。”陆学东有些担忧。
  黄修远摇了摇头:“不用担心普通玻璃硬盘,不仅仅数据储存密度很难提高,而且抗振能力非常差,故障率可不小,至少在两年之内,他们别想进行大规模生产。”
  “那倒也是。”
  其实黄修远心里面非常淡定,因为玻璃光盘的可重复刻录技术,他心里面早有答案。
  只是现阶段没有必要,按苗国忠团队的计算,玻璃光盘的读取精度和速度,才是限制玻璃光盘数据储存容量的关键。
  因为现阶段的铝纳米网,最小精度可以做到12纳米(单纯的纳米线排列,非纳米线晶体精度),而玻璃光盘用的精度,也是这个精度。
  而且铝纳米网的精度,要提升上来,难度并不会太高,反倒是刻录机的精度,才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坑,在未来的玻璃光盘发展历程中都出现过,自然有不少解决方案。
  既然IBM和甲骨文他们想反抗,那就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努力之后的绝望。
  时光博客,燧人公司的官方号上,黄修远更新了一条最新动态。
  [近期拜读了大刘的三体,感觉其中有一句话说得挺好的。]
  附图上是三体二中的一页,其中最中间的一句话,就是“主都知道,主不在乎。”。
  这句话,那藐视一切的淡然,和近期燧人公司的遭遇遥相呼应,表现出燧人公司的淡定。
  [黄总V587!]——最后的火星人
  [真的不在乎?损失了几十亿米元的订单,ㄟ(▔,▔)ㄏ估计躲被窝里号啕大哭。]——大号滑稽
  [@大号滑稽,你以为他在乎那几十亿米元?]——土木提桶人
  [藐视拉满,希望不要被打脸。]——废都居民甄深深
  [@废都居民甄深深,听说你个250考上西大了,我549是没有办法上西大了,真是羡慕嫉妒恨。]——纽约大货车
  [@纽约大货车,其实你只差了一个爹乁(˙ω˙乁)]——中二病司马北
  [米国还真拿燧人公司没有办法,他们公司本来就没有什么国际业务,至于出口产品,除了平底锅,不知道药玻和高端轴承算不算。]——北极企鹅
  [干翻这些外国佬,反正我是一万个支持,如果没有燧人公司,国内牛奶的质量又差,价格又非常高。]——海国图志
  网络上,关于燧人公司的热度,近期一直在霸屏。
第一百三十五章  内部整顿
  9月3日。
  在岭南呆了两个多月的黄修远,再次北上鲁省。
  经过四个多月的修建,东营—临清的输水管道一期工程,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竣工验收。
  这一次北上,他有几件事办。
  第一件事,是参与东营—临清线的开通仪式,顺便巡视冀省的各个分公司,最后到北平参与环保座谈会,讨论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相关条款。
  由这一次的行程安排,是先路过豫省,再进入鲁省的临清,因此黄修远一行人先秘密考察豫省的分公司。
  豫省,周口市的太康县。
  黄修远的车队低调进入这里,除了黄伟常、张雷、萧英男等人,和一众安全部的安保人员,便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行踪。
  就算是在总部的林百杰等人,也不知道这边的具体情况。
  车队在县城找了一处酒店,黄修远等人就简单的乔装打扮,加上口罩和眼镜,就算是总部的员工,都不一定认得出他的样子。
  在路边随便询问了几个环卫工,看看太康县的环卫系统,现阶段的情况如何。
  黄修远一行人以大学生的身份,用社会调查的名义,和几个环卫工谈了谈工作、生活、公司的情况。
  中午,烈日当空。
  一处环卫休息点,三个环卫工正在吃饭。
  黄修远抬了抬眼镜,拿起圆珠笔和笔记本:“大姐,你们现在的工资多少?”
  放下筷子的中年妇女,想了想回道:“现在的工资?上个月发了2700多。”
  “2700多?”黄修远笔记下这个数字:“那有什么福利之类的?”
  “有一个什么高温的。”
  “还有工会发的购物券。”一旁的老环卫工插嘴了一句。
  黄修远询问了十几个问题,最后合上笔记本,一旁的张雷给三个环卫工送了体恤衫,并且合影留念。
  回到中巴车上。
  “对比一下。”
  黄伟常点了点头,吩咐属下对比数据,通过安全部的财务统计系统,根据三名环卫工的工号,很快就调出相对的资料。
  [王红梅(环卫—0507—00862)2009.08.01—2009.08.31,工资3671元(含高温补贴300)—实到3121元。]
  [周铁柱(环卫—0507—00506)2009.08.01—2009.08.31,工资3852元(含高温补贴300)—实到3302元。]
  [王文化(环卫—0507—00811)2009.08……]
  看完了对比情况,黄修远的脸黑了下来:“好胆,给我查,安全部在周口分公司的工作干什么吃的?还有这边的工会,立刻给我换人,既然不想为基层员工服务,就让他们滚蛋,岂有此理。”
  “我明白,我一定严查这件事。”黄伟常急忙回道。
  黄修远非常生气:“有问题的人,不仅仅要开除,还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事实上,这一路北上巡视,他就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环卫公司方面,中层管理者利用职务之便,以及环卫工文化水平低下的情况,巧立名目克扣一部分工资。
  要知道一个县的环卫站,通常有几十上百名环卫工,一人扣三四百块,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在丰民农业、蓝色时代的基层员工中,目前都有这种苗头。
  黄修远继续吩咐道:“要建立完善的基层反馈机制,要鼓励基层员工举报,给举报员工设立一个举报奖励,如果查实确实违规,违规人员非法所得,分一半给举报者,以及根据情况给1000~10万的奖金。”
  “我会安排下去。”黄伟常记了下来。
  黄修远继续说道:“可以找几个典型,然后推出几个举报实例,在内刊进行刊登,全公司通报。”
  “另外要严密保护举报者的身份信息,对违法违规的员工,要一查到底,法务组给我行动起来,绝对不接受私下和解,不采用雷霆手段,这帮家伙就要搞烂公司了,而且是从根子上烂掉。”
  当天晚上,各个分公司在安全部负责人,视频会议的通知。
  黄伟常在会议中大发雷霆,直接点名了十几个不作为的督察员,又宣布实行举报有奖制度。
  一股风暴突然在燧人公司内部刮起来,不到三天时间,就有四十多名中层员工,因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被公司开除和起诉。
  还在太康县的黄修远,看着眼前的中年人,脸色冷淡地问道:“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中年男子额头上尽是冷汗,嘴唇发白的回道:“黄总,非常抱歉,这一切都是我疏忽,我愿意接受公司的处罚。”
  “难道你不做背景调查的吗?给我念一下公司的人事条例第22条。”黄修远那目光仿佛直刺人心。
  中年人感觉唇干舌燥,下意识地吞咽了一下口水:“咕!地方分公司的管理层亲朋好友,如果被公司聘用,不得在当地入职,同时不得直接担任中层管理工作。”
  “为什么明知故犯?你以为山高皇帝远?这里就是你说了算?”黄修远说完,又转过头向另一个青年员工训斥道:
  “你负责安全部的监督工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属于严重失职,自己去刺槐蚁报到,去敦煌水务公司当基层督察员。”
  “我接受公司的处罚决定。”年轻人羞愧难当。
  同样蓝色时代周口分公司的经理,也被直接一撸到底,发配去新开拓的赤峰分公司当基层员工。
  随着这一次大整顿的推进,以及燧人内刊的宣传,加上安全部、工会的内部调整,越来越多基层员工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