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408页

第408页


  本来是十二五计划中,并没有将该项目列入发展规划的,国内从事高能物理的科研工作者中,只有科学院高能所属下的一个小实验室,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黄修远知道未来科学界的一些事情,正如同杨院士所言,高能物理的盛宴已过,大型粒子对撞机可以发现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少了。
  如果没有黄修远这只大蝴蝶,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西洲联盟的那个大型粒子对撞机尽管经过多次升级改造,却仍然没有什么成果。
  反而是米国的哈佛大学,通过另辟蹊径的尾场加速器,实现了粒子对撞机的小型化,还将粒子对撞的能量量级,提升了两个量级。
  在三十到四十年代,米国科学界在高能物理上,获得了非常多成果,就是基于尾场加速器的技术发展。
  黄修远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项目,毕竟尾场加速器最大才一公里多,比起动辄几十公里的大型粒子对撞机,性价比超高。
  国内也有学者一直在劝说官方投资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特别是随着这几年国内经济高速发展,这种声音更是日渐喧嚣起来。
  上面也好几次咨询过他,但是黄修远和杨院士的意见一致,想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上获得高能物理的突破,基本可能性为零。
  因为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能级,已经很难在提升了。
  他和杨院士联手否决了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提案,毕竟要建造这个项目,投资至少要1500亿华元。
  如果这笔钱是全球各地一起承担还好,问题是现在西洲联盟、东瀛、北美还没有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自然不会出钱搞这种项目。
  而高能物理方面,国内的人才相对比较少,就算是建成了,也是要便宜了外国科学界。
  这种舍己为人的国际精神要不得,黄修远宁可将这笔钱砸到托卡马克装置上,也不愿意投入大型粒子对撞机。
  搞得高能所的大型粒子对撞机派,对他也是满腹牢骚,只是不敢明着反驳。
  对于这些私底下风言风语,黄修远和杨院士等人也听到了不少,只是他不为所动。
  毕竟此时国内的科学界中,黄修远可以算是应用科学的顶峰,而杨院士则是高能物理的顶峰,俩人开口否定的事情,是很难被推翻的。
  更何况,比起虚无缥缈的高能物理,航空航天、新材料、基因工程、可控核聚变之类,这些有实际用途的项目,更加吸引上面。
  不过黄修远并没有否认高能物理的重要性,燧人系自己也有三个高能物理相关的实验室。
  魔都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成立,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不过,这件事也导致国内高能物理领域,现在分成了两个派,既坚持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大型派,和支持尾场加速器的尾场派。
  尾场派的大本营,就在魔都高能研究所。
  黄修远和魔都光机所的高能激光专家陈文东博士,站在一个实验室外面,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
  此时一台多重尾场加速器,就陈列在实验室中间。
  一个星期之前,从汕美总部送过来的CSi纳米晶体,成为尾场加速器中的激光激发晶体。
  由于效率的提升,让激光器在单位时间里面的激光输出功率,也跟着提升了一倍多。
  经过多重尾场加速器的加速,让粒子流在末端的速度和温度,都达到了一个质变。
  设计实验的陈文东博士,一脸紧张的看着电脑上的数据。
  突然黄修远眼神一凝,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参数:“这是阳电子的信号?”
  “没有错!”陈文东激动不已说道:“这就是我们也在在寻找的阳电子产生方案。”
  黄修远终于想起了一些记忆,魔都光机所在2021年确实有发表过一篇论文,通过高能激光产生大量的阳电子。
  如果他的记忆没有错误,那一次实验中,产生的阳电子数量,绝对没有现在多。
  对于国内二十年代的科研项目,黄修远确实并没有亲身参与过,但四十年代的激光器可以产生阳电子规模,也只有眼前的80%左右。
  显然他带来太多的未来技术,导致国内科学界的配套设施、材料都在突飞猛进。
  如此密集的阳电子规模,都可以用肉眼看到明显的电光了。
  黄修远再次仔细翻看起实验设计的内容,一旁的陈文东博士也冷静下来了,开始查看检测出来的数据。
  由于第一次实验室,激光器功率只启动了75%,接下来他们一点点提升着激光器功率。
  随着功率不断提升,真空腔中的阳电子产生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甚至出现了电浆状态。
  黄修远看完实验设计内容,又看到电脑上的各项数据,隐隐约约抓住了一丝灵感,但又感觉隔着一层纸。
  “究竟是什么?”
  听到他的自言自语,陈文东博士一头雾水:“黄院士,您说啥?”
  黄修远摇了摇头:“没有什么,就是有一点摸不着头脑的灵感。”
  陈文东也没有太在意,而是说起了这一次的发现:
  “尾场加速器和高能激光简直是天作之合,可以产生如此规模的阳电子,以后我们就不缺少阳电子了,不过现在没有静电场,不能束缚这些阳电子,真空腔中的阳电子都和周围的电子湮灭了。”
  突然黄修远脑海中灵光一闪,整个人仿佛着魔了一般:“电子湮灭?正负电子淹没?对,就是这个。”
  “额?正负电子湮灭有什么奇怪吗?”陈文东博士满脸问号。
第五百零二章  关键一环
  黄修远笑着说道:“我想到了一个解决中子照射的方法。”
  “额?”陈文东博士一脸诧异,他还以为是关于正负电子的发现,却没有想到,是中子照射的问题。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反应过来了:“中子照射?您是想通过阳电子将中子变成质子?”
  在场众人都是高能物理的顶尖学者,自然知道中子和质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而阳电子和中子结合,恰恰可以形成质子,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两者的结合概率,以及中子的速度和能量。
  核聚变不同于核裂变,核裂变产生的中子,绝大多数都是速度比较慢,含能比较低的快中子,可以通过减速剂转变成为慢中子(又叫热中子)。
  但是核聚变的快中子,是蕴含的能量,是核裂变快中子的十几倍,这种高能快中子,超出了目前材料的可承受范围。
  将裂变堆的内壁材料,其抗中子照射能力设定为1,那么聚变堆的内壁材料,需要的抗中子照射能力,需要达到100以上。
  别说达到100了,以为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的快中子裂变堆来计算,该级别的裂变堆内壁材料,其抗中子照射能力,也仅仅可以达到15左右。
  距离100这个大关卡,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快中子裂变堆的抗中子能力,其实已经到达了目前材料界的极限。
  至少分子—原子级别的材料,是没有办法扛住高能快中子的长期照射的,除非人类可以发明中子简并态材料,用简并态材料硬抗高能快中子。
  可简并态材料需要的技术和理论,比可控核聚变还要难几个量级,给人类多一两百年时间,都不一定可以摸到简并态材料的入门门槛。
  而现在,黄修远的突发奇想,给众人带来了另一条解决思路。
  中子难以控制,那是因为它们不带电,很难被静电场、磁场控制,如果可以将中子转变成为质子,那就可以通过静电场或者磁场进行控制。
  黄修远思考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验证这个方案。”
  “我同意,如果阳电子真的可以将高能快中子转变成为质子,那可控核聚变真的指日可待了。”陈文东也跃跃欲试。
  黄修远并没有着急着实验,而是封锁消息,然后让一众知情人,全部前往蜀省巴中市的核聚变研究基地。
  紧接着又迅速安排了实验需要的大量设备,将这些设备物资,全部运输到巴中市。
  前前后后,忙碌了四个多月。
  直到10月21日,巴中的核聚变研究基地内,黄修远通过替身机器人来到这里。
  而国内在核聚变领域的大牛们,也来到了现场,观摩这一次实验。